美团的星辰大海—美团正重塑快速消费品行业消费者决策心理

Weber和他的朋友
02-06

我是Weber和他的朋友主理人Weber,致力于从流量数据里面发掘有底层逻辑翻转的to c类上司公司,2023月12月年重仓了腾讯,2024年7月重仓了老铺、小米, 2025年1月重仓了美图.

今天我们从快速消费品行业渠道进化的底层逻辑,审视美团的价值.

什么是快速消费品行业

快速消费品行业可以是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多的行业,包罗万象,从食品到清洁用品,基本上走进去小区便利店 夫妻店或者大超市,看到基本所有商品,都可以归为快速消费品.

行业的巨头公司就是宝洁,联合利华,玛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

在我入行时候,就是商超,我们业内说的现代渠道最鼎盛的时期,对比传统的经销—批发—小门店零售渠道,现代渠道就是连锁便利店比如7-11 美宜佳、万宁、大型连锁商场比如家乐福,沃尔玛

现代渠道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货物流通的速度,就是销售速度,也培养了消费者一次购买很多产品,一车开回家的习惯,当时我很乐观感觉,这就是快速消费品行业流通的一个终极形态了,因为当时国外的发展路径也是这样的,沃尔玛,家乐福,costo,就是行业里面最先进的模式.

对比之前的经销—批发—小门店流通,现代渠道对大品牌的很有助力,但是对于小品牌,或者白牌,真的就是血肉战场,基本这样说,能开一个账号,能入场,就已经被剥皮抽筋,各种费用,和各种条款,保证让中小品牌,杂牌肯定赚不到钱,甚至卖得多亏得多,入场也不保证卖货,几个月后退货退场,还要把货物拉走.

现在大家经常说某多多是索马里电商,某卖水的首富说电商平台抽佣太高,我不知道他回首10多年前巨型商超最盛时候对小商家的剥削,会怎样说.

所以我当时就判断传统经销-批发-小卖部是长期存在,因为中国溢出的产能太多了,不是每个商家,品牌都可以承受现代渠道高昂的流通费用.

如果我去起盘一个小品牌,我没有很大雄心的话,在没有电商的时代,我只需要搞定一个城市的相关品类的经销商地头蛇,和部分熟悉的夫妻老婆店,就可以起盘测试了。

而当时一家不起眼的夫妻老婆小卖部,不要说在学校 车站旁边这样特殊的,就是在小区,经常一个月的利润也可以到2-3W,这在20世纪初的时候,是很不错的了.现代渠道出现之后,这类没有特殊地理位置支撑的小店,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利润暴跌.

当我们从业人员以为这已经是竞争终局时候,更残暴的玩家来了, 就是互联网巨头和社区团购.

快速消费品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消费者原来对价格是不太敏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感觉到,除非是价格非常离谱,一般是不会去比价的.

比如我们在门口小卖部买一个可乐是3元,我们去超市买是2.5元,我们是不会跑去超市买的,甚至我们买3元,也不会觉得自己被坑了,被骗了,因为商品价格本身不贵,就是对快速消费品,没有比价心理。

这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价格体系和消费者心理的一个很大特点.

这个特点,促使了两类渠道(业态)的兴起

1、大型商超--商超能出的大量销售额,就是在丰富的货品里面,并且通过合并大件货物,引发消费者的比价心理.

比如把10罐可乐放在一起卖22元,一罐3元,诱发客户一次买10罐,反正来商超的客户都是开车来的,后备箱可以放得下就行了,整个购物场景变化了.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去商超时候,是不是这样被诱导的,本质就是诱导我们的比价心理.

2、连锁便利店---价格即使不如商超(有时候也不会)也生意兴隆,因为消费者是接受了价格略高,但是方便即可忽略,因为商超经常要一次买很多,但是在便利店不会,更加加深了这个想法---我一次买很少,所以稍微贵一点是正常的

直到出现更暴力的玩家,彻底在一点一点改变这样的消费者决策心理

有没有一种可能,消费者买一瓶可乐,可以又快又便宜,如果快要贵,或者便宜,但是要买很多等很久都是不好的!

如果这样的消费者决策心理被植入,会颠覆整个快速消费品行业渠道.

更残暴的玩家互联网巨头及其徒子徒孙社区团购兄弟,就完全把本来碎片化、不比价的消费行为,彻底引入比价心理和比快心理.

我们可以发现的是,各大外资快速消费品牌的电商化,是比较慢的,比服饰,比化妆品、电子产品都慢,开天猫,京东官方店都慢,为什么,一是不想触碰伤害线下传统渠道+经销渠道的利益,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不想促发客人明确的比价意识.

但是随着网购兴起和特别是社区团购基本毫无底线的价格竞争,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感觉到在不同渠道购买,是可以获取好处和利益的,甚至这个不用一次买10罐可口可乐,买1罐也是可以的!最近2-3年,没有自己自营商品能力的商超不太好过,就是被这个逻辑打败的,互联网+社区团购+超强的物流配送能力,买1罐都可以有优势. 第一波被冲击的肯定是大商超,连锁便利店+夫妻店由于有自己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分分加入配送,甚至加入社区团购,顶住了第一波攻击

但是最近1年,很多地理位置很不错的夫妻店,就在千人小区有10年客情的小店营业额都在快速下降。在经济下行+社区团购烧钱一波后出现,比价心理已经快速在渗透到广大消费者心中.

最恐怖的是,社区团购1罐可口可乐可以便宜,但是还是比较慢拿到手.

美团现在搞的,是可以又便宜又快拿到商品.

把比价和比快两个消费心理植入零碎的快速消费品购买中,这是颠覆级别的事情.

能同时做到这两者的,要有本地生活流量,要有庞大是配送能力.

好像只能美团了

港A市场高位震荡!会调整多久?
11月6日,AH股强势收涨,沪指重返4000点,创业板涨1.8%,算力硬件产业链爆发,恒指涨超2%,机械、有色金属、半导体领涨。但7日港A市场高位震荡。【大家觉得25年最后两个月,港A市场还能上涨吗?你觉得现在该走or留?】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