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先要搞清楚这是赚钱这个动作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价值研究+择时交易策略。关于择时和风控在我们会员专区的投资认知扫盲课里前几节课已经讲了,但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一个股票,一个代码只是一个好的上市公司而已,不代表你能在他身上赚到钱。
在川大智胜这种明显的炒作概念票上,很少有亏得倾家荡产的,但21年、22年在大肥鹅和宁德这种超级好公司上,亏得倾家荡产的人很多。因此一定要学会在印钞机上,择时取钱的投资方法,而不能单一笃信价值或者笃信交易。价值研究是择时交易的基础,没有价值研究找到的印钞机,择时交易就是在沙漠里打井,很难出水。但在价值研究的印钞机上择时,审慎的进行交易,遵守止盈止损纪律,则能避免破产,并且帮你抓住价值股的主升浪。
第一,价值投资核心原则是只在认知圈内下注
菜市场潜规则:有认知的收割没有认知的。
价值投资是对印钞机进行下注,这个印钞机除了要进行深入研究、长期跟踪以外,关键一定要在你的认知圈里。每个人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社会资源甚至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因此认知圈肯定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钞机,我能在一个印钞机上择时赚到钱,不代表你也能,反之亦然。
如果是消费品,如果你都不是用户,你都不是对这个品牌非常喜欢,那我劝你尽量不要在它身上取钱了,不如找一个你天天用,超级喜欢的印钞机。要不然就是不要当做价值投资,当做投机去玩玩得了,关于价投和投机的区别,我们的会员专区投资认知扫盲课第一节就讲过,自己去翻翻。
由于我的背景是经济学,而且长期从事消费和互联网投资,而且我还在消费和互联网行业创业过,拥有实业的经验和资源,因此我们把“价值股”仅仅局限在新消费品行业和2C商业模式的互联网行业,其他制造业和2b的商业模式,我们团队认为是在自己能力圈以外,很难建立信仰,因此基本放弃,最多做做小投机。
为什么要在能力圈内做投资,底层逻辑是,市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噪音,由此产生很多超预期的波动,当你的印钞机出现超预期的下跌或者上涨时,如果印钞机在一些人的认知圈以外,他们会随着市场的噪音,过渡悲观或者过渡乐观。但如果印钞机实在你的认知圈内,比如你就是从事相关行业的,或者你天天用,每天都刷小红书看,或者长期跟踪了很长时间,理解很深刻,那你就可以抗住市场噪音带来的波动,收割这些认知不够深、在认知圈外下注的韭菜的钱。
第二,价投一定要自上而下选择印钞机
中国长期有几个趋势是确定的:理性消费、人口老龄化、出海。
中国的GPD不会再回到以前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了,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永远高速增长。当经济增速变慢的时候,增量机会越来越少,主要是存量博弈,因此老百姓消费也越来越理性,即花更少的钱,买到更优质的产品,比如国产美护产品替代国外品牌等等。
有人说是消费降级,其实也对,但我觉得人本身就是理性的,钱都是一块一块赚的,消费理性化下的人们,肯定会追求极致的性价比,能够提供这种产品的公司,有懂的品牌运作,不让人觉得low,就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趋势长期来看很难改变了,因此我们选择的赛道和公司要受益于或者至少不受人口老龄化负面影响。
也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内需是有天花板的,所以出海或者已经在海外市场建立了品牌影响力的好公司,凭借中国的供应链整合优势,以及我们中国人足够的聪明、勤劳和高效的工作方式,拉长时间肯定会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所谓自上而下就是在上面几个大趋势下,先选择有增长红利的赛道,比如国产美护、宠物、精神消费、电子消费品和出海的消费品等。
有一些股票不在这些赛道里,比如地产行业,有时候出了政策就会暴涨,这种逆大势的赛道,我们不会在价值投资的领域进行研究,做价值投资一定要懂得放弃,才能增加胜率。因为涨的时候你觉得什么都对,但一旦跌了,这些长期的逆趋势的负面因素就会全都一下子涌入你的大脑,最后造成涨了你拿不住,跌了你不敢加,很容易被其他人收割。
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请奖励我一个小心心,感谢!
第三,印钞机的核心是成长性和护城河
分析完赛道,下面就是找印钞机了。具体到印钞机层面就看两点,成长性和护城河。一个好赛道的优秀公司,肯定是有自己的快速增长期的。
消费品的成长性来自于扩渠道、扩品牌和扩区域,互联网行业的成长性来自于活跃用户数量增长和ARPU(单个客户贡献的收入)增长。
如果印钞机因为上面的驱动因素处于成长期,接下来就要分析到底他们有没有护城河,也就是说是否有足够强的竞争优势,让赛道的增长红利落到它身上而不是竞争对手身上,以及让它的增速能够维持下去。
一个品牌消费品一旦形成品牌认知,认知又在目标消费群体持续传播,并且公司能够让每次销售都成为品牌加分的购物和使用体验,品牌的就是最大的护城河。这也是消费相对简单的原因,品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旦建立起来,品牌体验在社交媒体上和目标客户群中处于上升趋势,复购情况和公司的财务数据能够交叉印证这种增长趋势,那这种增长驱动因素短期是不会结束的。
但如果有些增长只是依靠外部的因素,比去靠某一个突发事件或者靠某一个特殊的渠道扩张间接拉动的销售增长,不是自己可控的,这种外部因素一旦消失,增长可能就会随时降下来。或者当品牌口碑出现问题,势能开始减弱,也就是要重新研究护城河的时候了。
我有个观点跟其他投资机构甚至跟上市公司创始人是不一样的,我喜欢靠运气成功的印钞机,有一个非常好的管理团队,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因为如果靠努力就能成功,其实护城河都不宽,毕竟努力想要成功的人太多了。
比如出海的消费品品牌,安克、卡罗特这种能够做到海外区域品类第一第二的,除了有一个牛逼的老板以外,同时也是抓住了亚马逊的红利,抓住了海外电商因为疫情导致的渗透率快速提高的红利,一旦形成了品类即品牌,其实后面的挑战者是很难复制的。毕竟国内产品比他们两个又好又便宜的公司很多,但想复制到海外市场,得到当地区域消费者的认可是非常难得事情,需要特殊的时机。
第四,价投要找所有科目打分都是100分的优等生
有人经常是几十个自选股,看哪个都好,每个买一点。但这只能说明你的要求太低了,可能75分的菜就买了,甚至60分及格就算好菜了,因此也很难做到集中持股。但如果你仔细的比较一下每个菜,从行业到公司再到管理层,再到各种财务指标,再到技术形态,再到股东回报公司治理等,把所有但凡让你的信仰有一点点瑕疵的菜放弃掉,最后留下你自己认为在各个科目考试中都是100分的好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胜率,而且在比较和筛选你的自选菜的过程中,你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了菜的基本面,不断地质疑和反问自己,也进一步增加了对这个好菜的信仰。
不是满分的不玩,懂得放弃。
第五,模糊的正确,不要精致的错误
这点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是大问题,但对于一些专业买菜机构就很容易犯精致的错误。他们研究一个菜,把所有的模型,预测现金流,折现价值计算的非常精确。做研究本身无可厚非,但有个问题在于所有事情都是基于未来假设,一个基础的因子稍微调节一下可能就对1年以后,3年以后的业绩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可能过于笃信excel表格的结论,犯了精致的错误。
巴菲特经常说要做模糊的正确,不要犯精致的错误。本质是说安全边际必须是拍脑袋也能想出来的,傻子一听也能听明白的,说白了就是这公司在大趋势上,行业有增长红利,护城河又宽,我们觉得未来三年翻一番,但其实这个菜是有翻2、3翻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安全边际。而不是用一堆模型,把计算器按爆炸最后得到公司收入利润有50%空间,这种基于假设的精致的计算,其实犯错误的空间也是很大的,安全边际反而没有模糊的正确更好。
最后还是要跟宏观大市形态和技术面的信号结合,坚定的使用在印钞机上取钱的投资方法论。
我会在每周日晚上9点,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投资认知和每周菜市场的看法,欢迎大家点击下面的预约按钮预约,这样就可以收到直播提醒啦。
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小圈圈,我会即使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投资认知和策略,建立一对一的联系:
=============
作者简介:王一鹤,天翼基金合伙人,从业20年经历四波牛熊市的资本市场老兵,先后在中信证券,瑞银证券投资银行部任职,主业是私募基金经理,副业是写账号分享投资认知和投资策略服务广大小散
我们的核心投研观点请点击《TO天翼的伙伴~核心观点梳理》查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