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关于小米最近的事件,简单说几句:
1. 三位女生因为事故离开了,这是一场无可争议的悲剧。每一个为人父母的都难免会有代入感而产生强烈的共情。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并且尊重女生父母在事件后的言行,因为悲伤的消融过程必然包含否认(denial)、愤怒(anger)和恳求(bargain),最后才是接受(acceptance)。
2.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共情”,我们看到铺天盖地的舆论,来表达自己的正义感。但是对于非当事人,尤其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放纵自己朴素的正义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不正义(过去互联网舆论反转的案例比比皆是);往往是善良的愿望,把人们带入人间地狱。所以,法律从来都是强调“程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只有在程序中才能产生可看见的、可接受的、对当事双方都公允的正义。在这次的事件里,很多朋友可能需要先厘清执法权、知情权、隐私权的常识,才能对整个调查和披露过程有基本的认知。
3. 在善意的共情之外,也有非善意的抹黑和蹭热度。这是小米作为网红体质公司的双刃剑,在享受互联网流量放大自身优点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负面舆论下,互联网对小米会比其他企业更苛刻。大家可以简单反思一下,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其他车企身上,大家是否会发出同样的声量和投入同样的情绪?厘清这一点,大家就不会轻易被互联网的恶意舆论所裹挟,而找到评价这件事的基准线。
4. 更重要的是,社会是否需要给与这些科技领域前沿的探索者一些宽容?无论承认与否,科技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一些所有人都不希望发生的代价。从1952年伦敦光化学污染事件,到1979年福特工厂首例机械臂击中工人身亡,再到2018年uber发生第一起自动驾驶撞人致死,以及最近的美国少年被AI教唆杀人,这是人类在发明和驯服科技过程中的副作用(side effect)。不幸中的万幸是,人们总是会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并进一步让科技更好的服务人类;所以我们看到伦敦环境法案、美国安全生产法案和AI伦理法案因为这些事件而推动。
回到这个案件上,众所周知自动驾驶当前仅仅是以辅助驾驶的形式协助人类,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因此,如果小米是在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已经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我希望大家应该给与一些宽容。
5. 最后,我相信“真诚”和“勇气”是小米面临任何困难的药方。真诚地面对当事人妥善处理好事件,真诚地和所有消费者沟通和解释SU7的安全性;然后勇敢地重新收拾出发,成为世界前5名车企的路上一定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粮厂研究员Will
2025年4月3日 于阿布扎比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