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昨天的布局逻辑,简直一字千金!
见昨天文章末尾:
然后看看今天的市场:前排的都是什么!
图片
然后昨天抄底了三个方向:消费中的食品、以及政策向的三胎、还有后续埋伏的地产。
三个今天换来了两个板:YMSP盘中加仓做T,HZW没动。
剩下两个地产的,一个目前接近8%。一个快板了。
大A的逻辑昨天其实已经做了比较简单的判断了。就是关税的对抗逻辑。
目前来看关税的影响只是进度到了半程,后面双方持续加码的可能性在60%以上。
因此,外贸暂时别指望,能看的就是内需。那么内需的逻辑是什么?
促消费政策,三胎政策,婴幼消费,食品,地产,白酒等等。
政策可能出什么,我们就布局什么,找好方向中的龙头票,提前进场就好了。
永远要记住,大A是一个完全的政策市。所有逻辑在政策面前都不堪一击,盯紧政策就好。
后续的演变是什么?
今天市场资金已经开始了初步切换,从之前的机器人、AI方向慢慢往消费、地产、基建等切换。
后续是否有持续性就是值得观察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昨天就抢了先手,现在你就是市场中的佼佼者,你有最低位的筹码,无论你想做T,还是持筹,都会变得很简单。
这就是我强调的先手的重要性。
然后说下美股:
美股的判断就比较复杂了。
昨晚在看到了很多外资交易台的操作,大概就是认为目前关税进入了缓和期,看跌期权比较昂贵,目前在逐步清仓。这样的行为可能引起一波市场的反弹。
但是这个反弹只是死猫跳,如果你要做波段,你就要清楚的知道你交易的是什么预期。
再说一次,这不是反转,可能只是一次轻微的反弹。
在我看来,如果你不是精力特别旺盛的交易者,你甚至可以不做这波交易。
为什么我判断这不会是反转?你要独立思考几个问题:
1、关税进行到什么程度了?结束了吗?
2、关税之后的经济数据会如何?通胀会爆表吗?
3、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大吗?降息就是好事?
当然我对于宏观的判断可能不准,但是从最近看到的很多研报和分析看来,这场中美之间的关税并没有进行到高潮。
也就是关税带来的巨大危害并没有达到极致。有一个核弹级别的剧本如下:
以上的剧本看不懂没关系,但是你需要知道一点,如果中美再次加码关税,那么事情就会朝着最差的方向去走。
那时候的美股市场可能才是灾难,目前这波只是提前的演习而已。
你可能会说我悲观,但是做交易就是要去考虑最坏的情况,要去提前预演出现这个情况你应该如何迅速应对。
你要有Plan A,Plan B,还要有Plan C。
言尽于此,今年的美股可能没有β了,投资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要么空仓等大趋势,要么提高自己做α的能力。
-----------------------------------------------------
布局:
大A:
继续持有先手的食品、三胎、地产等低位股,等政策出来,出来就兑现。
港股:
恒生科技水上走了一半,水下亏着走了另一半。后续交易暂不考虑港股科技,性价比有点低。
美股:
夜盘上车 $Tempus AI(TEM)$ 和 $D-Wave Quantum Inc.(QBTS)$ 拿一个先手,其他AI股不排除上车可能。
控制仓位在7成以下。
另外,抢先手是有风险的,切记。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