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研究员Will | 关税只是分析问题的起点

粮厂研究员Will
04-10

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和很多朋友一样,这两天我也读了无数关于关税和宏观的报告,从花旗银行Mohammed Apabhai的神预测,到桥水Ray Dalio的恢弘叙事。结合小米的投资,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税是分析问题的起点,但其后续带来的潜在影响却非常复杂。

从关税实质角度来说,小米几乎不受到任何影响。供应链上,小米BOM里绝大多数供应商和美国无关;很多看起来是美国公司,但生产却在美国之外。销售端上,小米都没有进入过北美市场,更谈不上加税。

关税后续的发酵,会带来政治、地缘、大宗商品、货币市场等一系列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股价。例如关税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铜、油、钢铁等)会影响自身产品的BOM成本;关税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影响公司的海外业务结算和财报数据;关税带来的货币政策变化,会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和现金支出;关税带来的地缘不利政策会影响公司的全球化扩张和布局;关税带来的全球投资者risk on/off会直接冲击股价和流动性。

这些宏观因素里,有一些是公司可以规避管理的,例如通过衍生品合约对冲汇率、利率和大宗的价格波动(类似于买个保险),这需要小米有成熟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执行能力。但是,更多的风险是小米也无能为力的,例如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不利政策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等。

几乎可以很肯定的预测,在Trump任期内,这些不可控因素会越来越多。一方面,来自于Trump本人的不确定性,频繁跳出游戏规则,来换取博弈优势。另一方面,来自于中美之间的底层逻辑,中美在核心利益上的分歧和竞争远未达到平衡,尤其是在芯片和AI这样的尖端科技上。

回到投资小米的角度,我的建议个人投资者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 在Trump任期内,类似“对等关税”的事件随时会再来(即便现在也只是90天的宽限期)。当日内股价再次波动15-20%时,你的投资组合是否在国别、资产类别和行业上足够分散来降低波动?你的流动性是否足以支撑自己留在牌桌,而不出局?

2. 从中美博弈的角度,这必然是一个中长期多领域的动态竞争,并且过程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而小米会或多或少被裹挟其中。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中美平衡的达成?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小米集团在中国资产里脱颖而出?

希望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对大家的投资和持仓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粮厂研究员Will

2025年4月10日 于香港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