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自强:2025之后,不同类别资产前景如何?
展望不同类别资产的前景,邢自强将国内目前可投资的资产进行大体的分类:A股以国有控股和传统制造业为主,港股以商业创新和服务业为主,中概股以互联网科技为主。港股因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期重估幅度最大。未来3到5年,资产表现将分化。他还看好先进制造业(如智能汽车、新能源、AI上下游),认为这些行业将经历整合,最终诞生全球冠军,但行业占GDP比例未必提升。服务业占比将因经济规律和人民需求而上升。投资应攻守兼备,重视科创能力板块和防御性的高分红、高红利公司。
方三文:我把中国目前可投资的资产进行大体的分类。在A股的上市公司以国有控股型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为主,在港股的上市公司以商业创新、服务业为主,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以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为主,这些资产在中国的GDP里面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它们整体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的?
邢自强:对于反映中国科创能力的平台经济科技股,以及反映中国改善股东回报、抵御经济下行能力的高分红、高红利的股票,其实都反映了一个很好的理念——大环境的挑战还在,需要攻守平衡的去配置资产。自从1月下旬大家重估中国资产以来,海外的以港股为代表,被视为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公司得到的重估幅度最大。
这可能是历史原因导致的,毕竟A股上市公司的数目更多,涉及到的传统行业更多,可能大家需要看到广谱意义上的经济复苏,这样A股整体的体温才能进一步的改善,所以它有一个先后顺序。当前我们看到的就是在科创领域,小龙带动巨龙腾飞,企业家信心有所回升,所以港股和ADR率先复苏。
方三文:在将来的3~5年里,哪一类资产更可能获得超越大盘的收益?哪些份额会扩张,哪些份额有可能会下降?
邢自强:我比较认同现在是一个结构分化的年份,过去两三个月,我的同事们也上调了对中国权益资产的评级,肯定是比去年更看好了一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是非常强调结构分化的,比较认同要攻守兼备、平衡的配置,一是对反映中国科创能力的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AI上下游的板块的重视,二是对宏观大环境还没有一举能够打破低物价循环的时候,广谱意义上的消费、地产ROE没有提升的时候,还是比较重视高分红、高红利的这些偏防御性的公司。可能这两块都不能忽视。
我比较看好在中国已经崛起的先进制造业。智能汽车、新能源、AI上下游,它更多的是一个行业整合,最终出现全国乃至全世界冠军的过程,未必是行业在GDP中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我们现在整体制造业占GDP的比例很高了,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部分产能过剩、赚吆喝不赚钱的迹象,哪怕是最近大家比较看重的人形机器人的崛起,我们做了一个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强的图谱,其中60%在中国,有很强的产业链优势,但如果各地都重复建设的话,可能这个行业目前也是处于像五年前、八年前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锂电这些行业,过多的产能要慢慢淘汰、大浪淘沙、逐渐竞争的阶段,也许五年之后会有真正头部的公司诞生,它的创新能力、产能的规模的集群能力,导致它既能够给大家带来好的产品,又能带来股东回报,效益也好。
现在可能还属于初始阶段。中国现在不是制造业和工业占整个经济的比例还能上升的阶段了。更多的是在这些行业里面通过更好的资源配置,减少一拥而上的供给侧过度投资的风险,使得这些行业经过几年的整固整合之后,涌现出真正的全球冠军。
在整体经济领域我还是认为服务业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使然,也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使然。这一块占经济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