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日本打贸易战,日本失去三十年。
美国和中国的关税战如果打到底,我相信美国会失去三十年。
你能看到,关税战至今,妥协的一直是特朗普。
图片
特朗普想要零元购Tik Tok,延期90天,又延期75天;
特朗普决心对我们每年14亿个小额包裹征税,先秒按取消,研究两个月之后,延期到5月2日;
特朗普推动全球关税战,对中国平均145%的关税,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留了暂缓其它国家90天的口子,这意味着中国商品转口贸易,以及海外供应链依旧畅通。
成年人必须做选择,要得越多,失去的越多。
你看特朗普,既要高关税,又要低通胀,还想美债美股不跌,这是妥妥的特朗普不可能三角。
图片
特朗普不可能三角的高关税,幺蛾子最多:要么海关系统崩溃,实现技术性免关税,要么豁免征收,要么延期征收,要么留下第三方国家中转的口子。
特朗普不可能三角的低通胀,就是笑话,Costco抢鸡蛋了解一下?美国通胀预期已经飙升到40年高位,物品涨价侵蚀美国人钱包,然后车贷还不起了,逾期率直线拉升。
图片
特朗普不可能三角的美债坚挺,呵呵,上周美国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美债越跌,需要向债权人付的利息就越多,总规模3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能彻底砸烂特朗普的草台班子。
关税战打到现在,特朗普进退两难,本质是发起点选错了,让美国变成制造业大国,这是跟产业周期对着干,纯属找不自在。
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一共经历五次产业转移:从英国到美国,从美国到德国和日本,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从亚洲四小龙到中国,从中国到东南亚,历史从不开倒车。
低成本人口红利是产业转移的核心,今年三月美国工人时薪28.92美元,假设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22天,换算成人民币的月薪就是3.7万元,这能有竞争力吗。
回过头来看,中国为什么不妥协,反而果断回击,你叫地主我就抢地主,你加倍我就超级加倍。我认为核心原因有四点:
第一,掌握生产资料的一方,韧性更强。
最近中国制造商涌入外网,揭秘全球各大奢侈品的产地和成本价,例如有大神将爱马仕铂金包,每一块皮革,每一个五金件的成本和供应商拆得明明白白,精确算出爱马仕铂金包总成本为1395美元,但售价却高达3.8万美元。
图片
好,你现在要对我征收145%的关税是吧,那我不玩了,掀桌子,在Tik Tok开直播做同款,类似小米借鉴保时捷,从包包代工厂升级成品牌商,要质量有质量,要性价比有性价比,就算你把关税提高到500%都有性价比。最近LV就躺着中枪,股价大跌。
图片
第二,拿捏住关键的时间节点。
中国针锋相对的加关税,制造业去美国就等于要反复挨打,向中国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要挨打,把产品卖到中国又要挨打。别说制造业回流,有的美国制造商已经考虑外迁。现在坚决反击的话,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奇迹,永远不会在美国复刻。
图片
与四十年前的美日贸易战不同,当时美国汽车和半导体产业,虽然被打得节节败退,但完整的供应链还在。今天,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已经跌破10%,打的就是它制造业空窗期。
第三,核心资产承压能力不同。
众所周知,美国的核心资产是股市,中国的核心资产是土地和房地产。关税战一打,美股直接炸了,电子产品为什么要豁免关税,还不是与美股七姐妹直接相关,它们也许可以接受情绪带来的股价波动,但无法承受关税对业绩的损伤。New money已经出手,Old money的掣肘还会远吗?
再看中国,几年前我们主动用“三条红线”挤出房地产泡沫,现在央国企主导的房地产土拍市场有序运行,今年Q1房地产也开始呈现止跌回暖的态势。
与此同时呢,科技公司在极限施压之下快速进步,正在从房地产手中接过中国核心资产的大旗。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中国果断反击的原因,还在于美国的极限施压,既是疯狂的挑战,也是历史级的机遇。
2015年金融战的时候,人民币贸易跨境支付金融为0.48万亿,十年之后的202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75万亿,增加了364倍,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显著。
2017年科技战的时候,芯片产业全盘劣势,华为遭遇重点扼杀。八年之后再回看,中芯国际突破了7nm高端制程,华为手机满血回归。不止于此,12英寸大硅片产能暴增,光刻胶市场份额大增,5nm刻蚀机进入台积电产线,先进封装突围,芯片产业上下游几乎处处有惊喜。
所以2024年芯片出口能做到1.1万亿元,超越手机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根据半导体研究机构 Knometa Research预测,2026年中国晶圆产能有望以22.3%的份额占据全球第一。
从华为手机浴火重生,芯片出口以及晶圆产能等维度看,美国过去几年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已宣告“彻底破产”,还有效的锻造了中国科技产业。
那么,2025年特朗普气势汹汹的发动关税战,这既是金融战、科技战之后的又一次极限施压,也可以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美国和日本打贸易战,日本失去三十年。
美国和中国的关税战如果打到底,我相信美国会失去三十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