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产正在被抛售?从「Sell America」交易到野村18亿美元逆势布局,看懂2025资金转向的全球投资密码

美股個股 美股ETF
04-24

2025 年初,华尔街对「Sell America」(卖出美国)交易的警告声浪愈来愈大。这个原本属于小众的宏观观点,如今已被主流市场接受,反映出资本正逐步撤离美国资产,背后的原因包括地缘政治紧张、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人对美国整体治理能力的疑虑。然而,与此同时,像野村证券这样的全球机构却重磅押注美国市场,凸显出长线资本对美国资产依然怀有信心。对专业投资人而言,如何在矛盾讯号中找出投资方向,必须从十个关键问题切入,深入理解当前资本市场的结构转变。

所谓「Sell America」交易,是反映出对美国整体经济环境信心下滑的资金流向现象。政治对联准会的干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对预算赤字与债务上限问题的担忧,让投资人开始调整配置,撤出台股与美元资产。这不仅是避险操作,更显示投资人对美国政策一致性与制度稳定性的深层疑虑。

市场反应极为明显。标普500 指数 $标普500(.SPX)$

近日单日下挫超过 4%,创下近两年最大跌幅;道琼与那斯达克亦同步重挫。同时,美元指数与美债殖利率双双走低,过去被视为避险资产的美债,如今也不再具吸引力。根据ETF数据,针对美国股票的资金已连续三季净流出,机构资金调整方向相当明确。

导致这一波资金退潮的其中一大原因,是总统川普对联准会的频繁干预。他公开批评主席鲍威尔、甚至传出考虑撤换其职务,这些言论动摇了全球对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信任。一旦央行政策失去公信力,通膨预期将难以锚定,市场波动性自然上升,这是全球长线资本最忌讳的风险因子之一。

但就在市场人心浮动之际,日本野村控股却宣布以 18 亿美元收购澳洲麦格理资产管理在美国与欧洲的业务,这笔交易等于逆势加码美国市场。这显示野村押注美国经济长线韧性,认为现阶段市场修正提供了绝佳的布局机会。收购案完成后,野村的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将成长超过 25%,同时大幅提升其在美国机构市场的渗透率。

然而,这笔交易也非毫无风险。野村大幅扩展美国业务,势必承担当前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波动压力。如果美国国内政治持续动荡、联准会公信力进一步流失,或是市场对利率预期反复无常,收购单位的短期绩效恐受到挑战。但野村显然认为,当下的动荡反而是长线建仓的好时机。

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来看,美国贸易冲突升温,迫使机构资金重新评估风险配置。对欧洲与亚洲商品祭出新一轮关税,已引发供应链中断与报复风险。面对这类系统性冲击,资产管理人选择将资金转向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亚太与拉美新兴市场,进一步加深对美股的压力。

在基本面方面,IMF 已将 2025 年美国 GDP 成长率预估从 2.1% 下调至 1.8%。高盛亦调高美国今年下半年陷入技术性衰退的机率至 35%。这代表企业盈余成长前景不明,特别是依赖全球供应链与贸易流的工业、科技制造板块,面临更高风险。

同时,避险资产再度走强。黄金突破每盎司 3,500 美元历史新高,日圆与瑞士法郎对美元明显升值,反映资金正加速寻找「非美元」资产避风港。甚至连过往视为风险资产的比特币,在近期美股修正中也同步走强,显示资金对美元资产避险能力的整体信心正在瓦解。

面对这样的全球资金重构,专业投资人应采取战略与战术兼顾的调整策略。短期内,降低对美国周期性产业的曝险、转进大宗商品与全球固定收益市场,是控管波动的有效做法;中期而言,应积极布局具备政策稳定性与人口红利的亚洲与拉美资产,强化地区分散。

至于「Sell America」是否会逆转?答案取决于三大关键:联准会能否恢复独立性、美国是否重新展现财政纪律,以及贸易冲突是否有缓解契机。若这三项出现明确改善,则目前遭低估的美股大型股、高品质成长股与基础建设、AI 等政策支撑题材,将重新吸引国际资金回流。

总结来说,虽然目前资金与风险指标明显偏空,但像野村这样的长线投资布局,说明仍有机构看好美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反弹潜力。对专业投资人而言,眼前最重要的,不是跟风或恐慌,而是根据政经讯号、政策动向与资金流向,动态调整投资策略。真正关键的问题不是该「卖掉美国」,而是该「如何精准配置,为不确定性预作准备」。

23年特斯拉,24年英伟达,25年你更看好?
$纳斯达克(.IXIC)$ 截止圣诞前涨幅约35%, $标普500(.SPX)$ 涨幅约26%,其中有53家上涨超过50%。去年美国市场交易量最大,也就是散户最爱的股票是特斯拉,今年是英伟达,看来大家喜欢的公司,虽然不是指数里股价涨幅最大的,但一定是具备长期发展前景的好公司!【展望2025年,你更看好哪家公司?】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