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sforce, Inc.(NYSE: CRM) $赛富时(CRM)$
长期以来在全球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体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但随著最新市场动态,投资人有必要更审慎地检视其未来展望。尽管面临成长放缓与AI采用挑战,分析师依然对Salesforce长期潜力持乐观态度。本文将逐一回答十个关键问题,从专业角度全面剖析2025年Salesforce的投资价值。
首先,尽管当前挑战不少,分析师之所以仍看好Salesforce,主要归因于其在CRM市场中绝对领先的地位、完整多元的云端产品组合,以及稳定改善的获利能力。根据最新数据,Salesforce在全球CRM市场的市占率超过21%,远超过Oracle、Microsoft及SAP等竞争对手。此外,透过积极整合AI技术(特别是Einstein GPT),Salesforce正持续提升客户互动与企业效率。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依然给予正面评价,认为Salesforce的品牌影响力、企业客户基础与数位转型潜力依旧强劲。
其次,将目标价从340美元下修至315美元,主要反映了两个现实问题:一是AI采用进度较预期缓慢,二是全球宏观经济放缓下企业支出更加谨慎。根据Insider Monkey报导,尽管Salesforce基本面依然健康,但分析师基于短期成长速度下降,选择调整预期。
第三,Salesforce所面临的AI挑战确实存在,但属于暂时性而非结构性问题。目前AI整合的推进速度,受限于客户端实施进度及产业差异。大型企业已开始导入Einstein GPT改善销售与客服流程,但中小型客户的采用速度相对缓慢,这反映的是市场教育与系统整合所需的时间成本,而非产品本身的缺陷。
第四,从营收成长趋势来看,Salesforce进入了成长成熟期。从2017年至2022年,年均复合成长率(CAGR)高达23%。但2025财年,Salesforce预期营收成长约9%,全年营收将达到约372亿美元。这代表在规模壮大后,要持续维持高成长已变得更加困难,但相较同业仍属不错的表现。
第五,Salesforce目前的估值水平反映了成长趋缓的现实。截至2025年4月,Salesforce远期本益比约28倍,市销率(P/S)约为6倍。相比过去成长高峰时期的8至10倍P/S,目前的估值已明显回落。若与ServiceNow(10倍P/S)、Microsoft(约9倍P/S)及Oracle(5倍P/S)相比,Salesforce的估值处于中间偏合理位置,反映市场对其成长前景的修正预期。
第六,Salesforce近年推动的降本增效计划已开始显现成果。透过裁减人员、整合办公空间及精简产品线,营运利润率已由两年前的17%提升至目前的25%。这代表即便营收成长放缓,公司依然能透过提升效率,维持稳定的获利能力与现金流。
第七,Salesforce的AI战略正在初步转化为新业务机会,但变现速度仍在起步阶段。根据最新财报,AI相关新服务在过去十二个月内贡献了约5亿美元的新增营收,虽然占整体营收比例仍小,但预期至2025年底至2026年,随著企业客户全面导入,成长曲线将逐步加速。
第八,Salesforce的业务组合高度多元,有助于降低单一事业线成长放缓的冲击。Sales Cloud仍占总营收约25%,但Service Cloud、Marketing Cloud、Commerce Cloud与Data Cloud等新兴板块成长迅速。尤其Service Cloud近年成长率达11%,已逐步拉高在整体营收中的比重。
第九,Salesforce财务结构依然稳健。截至2025年,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35亿美元,长期负债约100亿美元。预计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将超过68亿美元,为持续投资创新、推动并购与执行股票回购提供充足的资本弹性。
第十,未来12到18个月,Salesforce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企业IT预算进一步缩减、与Microsoft Dynamics 365及ServiceNow等对手竞争加剧、AI变现进度不如预期,以及全球资料隐私与合规规范收紧带来的额外成本压力。不过考虑到Salesforce在数据合规方面的良好声誉,相对能缓解部分监管风险。
总结来说,尽管Salesforce已从高速成长时代步入成熟发展阶段,但凭借稳健的基本面、优化的营运结构、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与AI创新布局,该公司在企业软体市场中仍具备长线竞争优势。未来投资人应密切关注AI业务的收入转化进度与利润率表现,同时适度因应市场波动,从长线角度持续评估其配置价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