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沃伦·巴菲特受邀在圣母大学做了三场演讲。在那个很难有音视频影像的年代,我们从浩瀚的资料中偶得一份记录手稿。
其中最核心、最系统的一场是面向MBA学生的演讲与问答。
在这场极具现场授课感的分享中,巴菲特通过三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好生意、好管理和好的资本配置:
1、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vs 汤姆森报业,资本密集型生意与轻资产生意的天壤之别;
2、喜诗糖果 vs伯克希尔纺织业务,品牌护城河与毫无议价权商品的鲜明对照;
3、CBS电视网 vs 大都会通讯,优秀管理者与庞大机构的成败分野。
他提出一个极为简洁、却极具穿透力的判断标准:好生意的标志是,你可以轻松涨价,而顾客仍然愿意买单。
巴菲特还反复强调,面对一门生意的投资分析,对自己的要求是:判断自己到底在哪些领域比较擅长;预测这些业务未来的现金流大致如何;同时意识到自己在哪些地方根本看不清现金流的未来。
虽然缺少视频,但我们通过这份详实的文字记录,尽可能还原巴菲特授课时的状态和语气,希望大家能感受到这堂时隔30多年的沉浸式上课体验。
很有意思的是,在授课最后,巴菲特被问到,是否还喜欢“便宜的烟蒂公司”。巴菲特用了一个选择配偶的比喻说,“你可以娶你梦中的女孩;或者你也可以找另一个人,然后说,只要她去看五年心理医生,再做点整形手术,也许就能行。嗯……也许能成吧。”
哈哈,非常精妙。
Ps.在圣母大学另外两场演讲中被提问到特朗普的话题,巴菲特直言不讳地批评他靠过度举债支撑企业扩张的模式,指出杠杆才是许多聪明人最终失败的根源。要知道,1991年的特朗普正深陷巨额债务危机,巴菲特借此提醒在场学生:真正的商业智慧,在于坚守底线、稳健经营,而非一味追逐规模和表面的成功。
如今的局面当年肯定万万想不到,但依然会认为,巴菲特的点评很一针见血。
这么精彩的内容,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精译并重新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懂得的人喜欢~~
20年代末,艾迪·坎特(Eddie Cantor)曾跟高盛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投资经历。他在他们那里投资了点东西,结果亏惨了。所以后来他在表演时就把这段经历编进了段子里调侃他们。
你们知道,华尔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人们坐着劳斯莱斯过去,去听那些每天挤地铁上班的人给他们提建议。
我接下来想讲一个在投资上最重要的观念,也是我认为对你们职业生涯同样至关重要的。
因为,你搭上哪列火车,真的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尤其是刚从商学院毕业时,人们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该上哪趟列车。而这会对你未来造成巨大的影响。
你是否加入了一家有前景的公司,真的差别很大。因为:有前景的企业会有更多的机会;你会赚更多钱;你的成长也会更顺畅;整个职业路径都会不同。
你最好选择一家其股票未来也会是一项好投资的公司,这通常意味着它是一家好企业。
而如果你进入的是像我曾经涉足过的某些行业——比如蓝筹印花公司这种正在衰退的业务,就有点曲折了。
(聪投注:尽管蓝筹印花业务本身在衰退,但巴菲特和芒格通过利用其“浮存金”控制了后来的Wesco Financial、喜诗糖果、布法罗晚报等多个优质资产。)
所以你进入的公司是什么类型的业务,真的会对你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我给你们准备了这份材料:公司A与公司E的对比。
第一组公司案例
我暂时不告诉你这两家公司是哪两家,只告诉你一件事:其中一家公司,让它投资人亏的钱,比几乎任何其他公司都多;而另一家公司,让它投资人赚的钱,比几乎任何公司都多。
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中的一家,让它的主人跻身全球最富有的五人之一,而另一家公司则让它的投资人变得非常贫穷——可能比那个时间点上任何公司都要惨。
现在我再告诉你们一些细节,目的是引导你们思考“企业类型是否真的重要”:
我问问你们:光凭这些信息,你能猜出哪家公司更成功吗?又为什么?
如果你只能从这两个公司中选一家来投资,而你只能问我一个问题来决定买哪家:如果你问对了问题,你很可能就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正确的选择会让你非常非常富有。
【现场问:它们生产的产品是什么?】
这两家公司所生产的产品,都是日常使用的。它们起初都是必需品,很实用,并不晦涩难懂。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