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雷顿暗盘大涨,详解H股纳入港股通的市值门槛

郭二侠说财
05-06

博雷顿IPO打新分析文章《博雷顿有妖股内味,赌一把,有一句“博雷顿虽然市值68.3亿港元,但这是一只H股,H股部分市值只有43.4亿,要想达到最新72亿的纳入港股通门槛还得拉升65%才行”。

后台有投资者对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太理解,让我解释一下。

新手不理解很正常,其实很多老手也不一定能搞明白,因为这短短一句话隐含了三个知识点。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H股?

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H股模式(直接境外上市),即以中国境内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直接作为上市主体,发行H股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另一种是红筹模式(间接境外上市),即将中国境内企业的资产或权益注入在境外设立的控股公司,然后以境外控股公司为上市主体在港交所上市。

通过直接发行H股上市模式,不需要搭建红筹模式如开曼BVI的境外架构,公司结构重组较为方便,只需将境内公司主体资格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即可,但在上市、融资等方面需要同时受中国证监会和港交所的双重审核监管,须同时满足两地合规要求。

其次需要知道H股的总市值和H股部分市值是怎么回事?

在H股模式下公司主体为境内注册公司,其股份类型分为H股(境外)、内资股(境内)、非上市外资股(或有),仅有境外H股可以在港交所上市流通交易,H股部分市值也就是流通市值的意思,其他股份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

因此,内资股股东想要减持、股份质押以及股份溢价获利等都很困难,公司整体流动性也受限。

H股公司境内股份要想在港交所上市流通需要申请H股“全流通”,公司可以根据境内未上市股份股东的意愿和股票市场价格等因素,自主决策申请H股“全流通”的时间以及申请流通的股份数量,H股“全流通”并不意味100%的股份均必须“全流通”。

一旦境内未上市股份到港交所上市流通后,未来将不得再转回境内。因此,如果H股公司有后续“回A”计划,则可以只申请部分境内股份到港交所上市流通。

第三,为什么纳入港股通的最新市值门槛是72亿港元?

准确的说应该是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的市值门槛,因为要先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才能进入港股通(A+H股中的H股除外)。

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的市值要求是,最近12个月日均市值由大到小排列,累计市值排名前94%的公司,这就使得纳入市值门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行情动态变化的,例如,由于近期港股市场持续回暖,上市公司纳入港股通的市值门槛亦在快速上升。

据LiveReport大数据测算,截至2025年4月22日,新纳入港股通的市值门槛约为71.55亿港元。通常上市公司为了确保纳入港股通,在市值管理的时候都让公司市值略高于测算的纳入市值门槛。

恒生综合指数在纳入H股时,仅计算在港交所上市的H股流通市值,不包括未上市的内资股或其他非流通股本。这一规则旨在更真实反映市场交易情况,并避免非流通股对指数的影响。

一家公司纳入港股通会改善股票的流动性,从而提升股价,方便前期投资者股票解禁后套现。很多中小市值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后,都会积极推动公司进港股通,甚至从IPO阶段就开始准备,例如减少发行股份数量,方便维护公司市值。

种种迹象表明,布雷顿进入港股通意图明显,值得一搏,郭二侠不是靠运气预判正确的,而是综合运用港股市场各种规则得出的合理推测,这也是一种认知变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