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格外活跃。短短半年时间,就有42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总共筹集了1055亿港元的资金。这个融资规模,让港交所一举成为全球IPO集资最多的交易所。但更猛的还在后面——再融资!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向市场“伸手要钱”的再融资活动更是火爆异常。今年前6个月,港股再融资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738亿港元,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时期暴涨了227%!更夸张的是,这半年的再融资金额,几乎快赶上2023年和2024年两年的总和(2023年946.2亿,2024年871.4亿)了。有超过230家上市公司开启配售融资行动,平均每家公司配售融资近7亿港元。这显示出上市公司从市场拿钱的意愿非常强烈。在港股市场,再融资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主要方式包括配售、供股、代价发行、股份认购权计划等。其中,配售作为港股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上半年累计金额达1358亿港元,占了整个再融资大盘子的78%,比去年同时猛增374%。港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三个配售融资项目,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两个。比亚迪在3月11日完成配售,筹得435.09亿港元,是港股有史以来第二大配售。小米紧随其后,在3月25日通过“先卖旧股后发新股”的方式,也筹到了426亿港元,成为史上第三大配售。目前排第一的,还是美团在2021年4月完成的约542亿港元配售。除了比亚迪和小米这两大巨头,今年上半年还有24家公司也通过配售筹到了超过10亿港元。为什么配售这么火?因为它快!港股市场的再融资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捷高效。尤其是“闪电配售”,大部分操作可以在当天股市收盘后进行,公司甚至不需要停牌,就能非常迅速地完成融资。前面提到的比亚迪配售,就是这样快速搞定的。这种高效的背后,需要公司事先在股东大会上获得一个“一般授权”,允许董事会在一定期限内发行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0%的新股,而且发行价一般不能比市场价便宜超过20%。实际操作中,为了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