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美团由3月高位都回落了2成半,在一众港股科技股中表现较弱。在这段期间,即配平台股却跑出了亮眼表现,三方即配龙头顺丰同城(09699.HK)最近一个月累计涨近四成。此背后源自一场外卖战,或正上演“渔人得利”的一幕。 2月,京东正式宣布入局外卖市场,推出巨额补贴抢占市场,对手美团及饿了么也不坐以待毙,随即加入补贴行列,迅速燃起了一场外卖大战。 打得火热的外卖战也吸引监管部门注视,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已经会同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平台公平有序竞争。 事实上,今次也非第一次爆发的外卖战。2018年,滴滴在无锡第一次尝试外卖,凭高额补贴强势搅入美团和饿了么外卖战局,当时战况甚为疯狂,消费者可以低至“0.01元吃炸鸡,1元喝奶茶”。不过,比起第一次外卖战较聚焦于外卖本身,如今第二场外卖大战,背后更多反映各大平台争夺新消费模式下的即时零售市场。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到2030年更将达到2万亿元。 图片 从规模来看,即时零售的主要品类仍是休闲零食、酒水饮料、蔬果生鲜、肉蛋禽奶、粮油副食等。然而,即时零售品类不断扩展,快速覆盖到数码家电、母婴用品、美妆、医药保健、宠物、鞋服等各项生活所需。 据《即时零售消费电子行业白皮书》显示,过去3年,消费电子品类在即时零售市场获得了高速增长,预计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5%,2026 年即时零售消费电子行业规模将超千亿。 图片 这场外卖大战,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暂未有分晓,但作为第三方即配平台,则肯定成为赢家,包括行业龙头顺丰同城。 顺丰同城作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其中立第三方定位可对接多平台,发挥协同效应,本身已具备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