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关于小米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和很多朋友做了交流。有一位业内朋友的观点非常犀利且到位。在征求同意后,我完整转载了他的观点,如下:
1、“赛博U型锁”
有朋友的朋友在小米上班,提及过去的一个月,说到是到处都是水军。
我直觉觉得不可能。询问了几个传媒业的朋友,都觉得,如果各处评论区里的攻击,都是花钱买来的,估计没哪家掏得起这笔钱。
那怎么解释大家看到的现象呢?那就是“赛博U型锁”,有人成功地煽动起了这样的认知,是真的有一大群普通网民真的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米有罪,需要严厉批评。
我一直主张,不低估人群的道德热情,也不高估人群的认知能力。在互不见面的互联网广场上,是没法正经辩经的。逻辑越简单、声音越粗暴,才有机会赢。
你首先应该理解,绝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只是互联网舆论场的看客,不发生的。这就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而剩下的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中,质疑和攻讦,是最有力、也最容易满足表演欲,以及获得奖励(主要是流量和认同)的手段。
攻击能带来快感,批评能带来优越,理解了“赛博U型锁”的本质,才能理解互联网舆论场的本质。
2、“恶意守恒”和“谁赢他们帮谁”
朋友无法理解,按照批评者的逻辑,一辆车过去一年,各路权威机构、专业媒体都反复验证了非常OK,怎么一个月之内突然发现问题很多,这不合逻辑。
其实,这不需要什么逻辑。只要能理解,挥舞“赛博U型锁”的人群根本动机就好了。我总结就是两条:
第一条叫“恶意守恒”。互联网舆论场的攻讦中,总有那么多闲人,他们总要在各类议题下发表意见、表达胜利。恶意总是要表达出来,“赛博U型锁”总是要砸向某些人的脑袋的。不是你,就是他而已。不光是小米、去年的理想的MEGA遭遇的一切其实同理。最近你家被干破防了,被扣上“有罪推定”盯上了,那汹涌的“赛博U型锁”挥舞过来就不出奇了。
第二条叫“谁赢他们帮谁”。所以不得不说《让子弹飞》该申遗呢,这片子真的是越咂摸越有味,越体会越好使。
为什么能煽动起这么多人?根源还是互联网舆论场“赢学”。帮更强,帮更大,打顺风仗,带着容易理解的“大义名分”逻辑,在网暴霸凌中享受快感,才是永恒的主题。所以,才有这么一说,互联网舆论场,就像个小孩圈,总有人被霸凌,你最好祈祷你不是被盯上的那一个。
3、“BBC行为”
我觉得我的朋友有够无聊,居然花了一下午时间,跟我分析各条批评内容。
越看越觉得有趣,你很难看到如此中西合璧的玩法,“赛博U型锁”和“BBC行为”居然合二为一了。
比如某媒体,把另一个品牌的违章内容,替换成小米的画面;又比如,某机构媒体记者,自己微博发的内容,说明自己不小心剐蹭了别人,还特别提到现在小米的车无论是剐蹭别人还是被别人剐蹭,都有一堆人举着手机拍,结果转眼之间,又进了某些人做的事故合集中去了。
加滤镜、做拼贴,阴阳怪气、张冠李戴、以偏概全、造谣扭曲,我们过去反感BBC对中国报道所用的扭曲手法,现在似乎都被某些人群用上了。你有时候不由得赞叹,某些人群的创造力都花在这些脏事上了。
至于拿当下的规模、研发投入、专利来霸凌的,把别人进步归结于“偷”的,认为强者理应恒强的,这些逻辑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没错,美国就是这么攻击中国的。
所以,有时候就得打出个问号:这些“BBC行为”背后,某些人,到底是真爱国,还是只爱某些企业,或者是只爱耍“赛博U型锁”的快感呢?
4、“速度是一种信仰”
过去一个月,小米去年发布会上某一页PPT上的这句话,算是核心攻击点。这个点,拆开看看,实在太值得品了。
第一,整件事里最见鬼的是,小米居然没有努力去捍卫,整个汽车圈居然没有去捍卫。
废话,性能车不信仰速度,难道信仰彩电冰箱大沙发?汽车不追求速度,国家造高速公路干什么?不追求速度,是不是马车更低碳环保?换句话说,当年针对高铁也吵过一阵,高铁要不要追求高速?为啥现在高铁一度降速下去,现在复兴号还是提速到了350?
至于安全,难道不是不言而喻的底线吗?至于小米安不安全,看权威机构检测、看专业媒体评价就行了。除非小米说“速度比安全重要”,那就值得痛批批臭。
第二,拿“速度是一种信仰”来骂街,就是“赛博U型锁”最具象的表现。
有人说,“速度是一种信仰”,怎么不是安全?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朋友圈对女朋友说,“XX我爱你”,旁边有人跳出来说,“你怎么不说爱国?”“难道不是先要爱父母吗?”
照这个玩法,是不是得回到开头先来一段“最高指示”。或者,不先说一段社会主义价值观24字真言,以后就没法说话了?
5、“你不能因为男性有**,可能用于**,就要求阉割”
关于性能车,安不安全,如何保障安全的话题实在太大,但我们有个简单的验证判断:
你不能因为飞机事故致死率高,就要求禁止航空业
你不能因为高铁速度快,就要求禁止高铁
你不能因为身强力壮的人伤害能力强,就要求禁止健身、禁止武术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因为男性有**,可能用于**,可能就要求男性阉割
对吧?你不能因为汽车有事故可能撞死人,就要求禁止汽车,改用马车
说到底,走路最安全,肯定撞不死人,那干脆把马车也禁了,毕竟马车有时候也能撞死人
最终,如果性能车有问题,主管部门自会有结论,对吧?否则,你打死小米也没用。除非,你的目的就是要打死小米。
但这样,真的对所有人、对中国汽车好吗?看看德、日两国历史之鉴就知道了,这个有空下次再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