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i9527
05-12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走马财经:
这家公司,可能是下一个100倍股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1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434027211256144,"tweetId":"434027211256144","gmtCreate":1746997812453,"gmtModify":1746997814602,"author":{"id":4207475882744462,"idStr":"4207475882744462","authorId":4207475882744462,"authorIdStr":"4207475882744462","name":"fifi9527","avatar":"https://community-static.tradeup.com/news/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5,"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0,"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p>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p></body></html>","text":"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4027211256144","repostId":433838311134064,"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433838311134064,"tweetId":"433838311134064","gmtCreate":1746951062402,"gmtModify":1746953120291,"author":{"id":3555926517215344,"idStr":"3555926517215344","authorId":3555926517215344,"authorIdStr":"3555926517215344","name":"走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05de4c75e3b97b2d778531943cbe586","vip":6,"userType":6,"introduction":"同名公众号“走马财经”作者,TMT产业观察者,不客观分析师","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2,"crmLevelSwitch":0,"currentWearingBadge":{"badge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1","templateUuid":"3f8f4b8c193b4343a88817ce07587dbd","name":"星级创作者","description":"累计发表精华帖>=3(或有料帖>=10),且30天内发表过至少一篇精华帖(或4篇有料帖)并参与过评论","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866dcf97a73be1c330f85862546aedc","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f5c5fa8e2c7683bb5a7fce8753ee456","redirectLinkEnabled":1,"redirectLink":"https://www.laohu8.com/activity/market/2023/star-contributors/","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3.31","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2064,"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fd6cd7e77fb9b09d8d3953bae5c6ca7","width":"1080","height":"60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12ec5cdc51b5141d944de5285dd7498","width":"1080","height":"18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6e469cc024b26f7edee951561baaae","width":"1080","height":"136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acf436340660d280b51280bd2d94460","width":"1080","height":"42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afde46a72699bb067ae15c866d74d33","width":"592","height":"8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2fe65e27bb53a022ec7b00ad80ea874","width":"979","height":"87"}],"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fd6cd7e77fb9b09d8d3953bae5c6ca7","width":"1080","height":"60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12ec5cdc51b5141d944de5285dd7498","width":"1080","height":"18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6e469cc024b26f7edee951561baaae","width":"1080","height":"1369"}],"title":"这家公司,可能是下一个100倍股","html":"<html><head></head><body><p><em>本文首发于5月5日,这只是我自己的投资跟踪,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望慎重。</em></p>\n<p>Hims全称是Hims & Hers Health,是一家个性化远程医疗平台,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Andrew Dudum与Jack Abraham 和 Hilary Coles共同创立,旨在通过数字化方式提供个性化、便捷、私密的健康服务,公司最初专注于男性健康,用大白话就是网上卖壮阳药,随后扩展到女性健康、心理健康、皮肤护理和减肥药领域。</p>\n<p>公司目前的董事会主席和CEO是Andrew Dudum,这位老兄背景并不简单,生于1988年的旧金山,成长在创业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热爱音乐,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摇滚明星,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大提琴手。</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fd6cd7e77fb9b09d8d3953bae5c6ca7\" tg-width=\"1080\" tg-height=\"608\"><span>图片</span></p>\n<p><em>(公司董事长兼CEO Andrew Dudum)</em></p>\n<p>有多杰出?他曾在美国和欧洲各地巡演,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过大提琴演出,不过他的另一个梦想最终让自己更加闪耀,高中后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管理与经济,和川普成了校友,这可能也是Hims在川普第二任总统任期前向其捐献100万美金的原因之一。</p>\n<p>总之,Dudum绝非等闲之辈,才37岁的他已经有十几年的连续创业经历,25岁时创立的风投基金与创业孵化器,就得到了硅谷大佬彼得・蒂尔和马克・安德森的支持,并在2020年被评为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领袖”之一。</p>\n<p>彼得・蒂尔和马克・安德森都是川普的支持者,加上Dudum和川普的校友关系,以及2025年初100万美金的投名状,这将使得Hims在挑战传统医疗的过程中减轻一些逆风。</p>\n<p><strong>一、Hims短期有十倍股的潜力</strong></p>\n<p>请注意,并不是说Hims一定会成为十倍或百倍股,大家千万别上头。</p>\n<p>先说下我的简要逻辑:</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12ec5cdc51b5141d944de5285dd7498\" tg-width=\"1080\" tg-height=\"1872\"><span>图片</span></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e6e469cc024b26f7edee951561baaae\" tg-width=\"1080\" tg-height=\"1369\"><span>图片</span></p>\n<p>Hims 2024年的营收14.8亿美金,2025年的指引是23-24亿美金,取中间值23.5亿,增速约60%。请注意,这个指引已经是司美格鲁肽短缺结束——FDA的这一公告可能影响Hims的减肥药销售业绩——之后做出的预测,即便这一公告生效,Hims的营收也可能超预期,而随着它和诺和诺德宣布合作,2025年营收超预期的概率几乎是100%。</p>\n<p>公司给出的远期利润指引是2030年实现25%的EBITDA利润率、75%的毛利率,我们假设这一目标达成——公司过去的一贯表现是超越指引,意味着2025年按照23.5亿美金营收计算的真实潜在利润是5.9亿美金,60%营收增速下给予60倍PE,对应350亿美金市值,或大约150美金股价。</p>\n<p>而当下Hims股价40美金,市值91亿,2025年的市销率仅仅3.9倍,若实现25%的利润率,意味着隐含市盈率仅仅15.5倍,对于一家保守估计增速60%——实际上可能远超预期的公司来说,这个估值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个阶段给予15倍市销率,即60倍的隐含市盈率是合理的,所谓隐含市盈率是指利润率按照远期的25%计算。</p>\n<p>我们预计Hims在2025年有可能达到28-30亿美金营收,去中间值29亿美金,意味着95.9%的营收增速,隐含利润7.25亿,增速更高则应该给予更高估值,按照96倍PE对应约700亿美金市值。</p>\n<p>诺和诺德是Hims今年合作的第一家大公司,但有可能不是唯一一家。所以它最终会走出什么样的曲线,我们只能拭目以待。</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二、远期的百倍股逻辑</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Hims的目标是通过简化就医流程、提升可及性,打破敏感健康问题与专业医疗之间的隔阂,去除健康议题的污名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多大呢?美国有3.4亿人口,且仍在稳步增长,截止2023年底,每个美国人年度医疗支出(含医保和个人支出)约1.3万美元,全国是4.4万亿美金,占美国GDP的17-18%,全球最高。</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些支出中,联邦和州政府医保支出占比40%,私人健康保险支出占比30%,个人自付占比10%,雇主直接支付占比10%,其他占比10%。</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未来5-10年,美国整体医疗支出将轻松突破6万亿美金,Hims始于美国,但终点绝不会止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市场都是潜在市场,总体上这将是一个10万亿规模的市场。</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欧美的消费市场已经逐渐被数字化改造,医疗保健市场是少数的尚未被互联网攻克的堡垒,这是巨大的机会,5-10年内,Hims只需要占据这个市场1%的份额,就是1000亿美金规模的营收,按照25%的利润率,30倍PE对应7500亿美金市值,按照前几天25-30美金股价计算,100倍收益是完全有可能的。</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acf436340660d280b51280bd2d94460\" tg-width=\"1080\" tg-height=\"421\"><span>图片</span></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然,数万亿医疗保健支出中,并不是所有部分都可能被数字化,它们分别是:</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医院服务占比大约31%,主要包括住院、急诊、手术等,这些应该是无法纳入数字化医疗的;一生和临床服务占比约20%,包括普通门诊、专科诊疗、实验室检查等,这些正是Hims等远程医疗平台试图数字化的部分;处方药物支出占比10%,其他耐用设备、辅助用品等占比17%,这些也是可能被数字化染指的;其余护理机构和家庭护理占比8%,牙科服务占比4%、医保行政费用7%、公共健康支出3%都是大多数无法被改造的。</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所以,整体上可能被数字化改造的比例大约50%,若整体规模10万亿,这部分潜在规模就是5万亿,行业头部平台最起码应该占据10%的份额,Hims若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更长期的收入规模达到5000-10000亿也不是不可能。</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然,如果这一点真的能实现,它的利润率应该不太可能维持25%的EBITDA水平,因为目前它涉足的大部分是高毛利业务,像壮阳药、减肥药、催情药等“上不了台面”的品类。</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若以5000亿规模,8%的利润率,也有400亿利润空间,这就是今天Meta的利润体量、接近亚马逊的收入体量。</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Dudum一直以来都自诩为远程医疗界的亚马逊和奈飞,自比亚马逊很好理解,自比奈飞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是以订阅服务实现的。</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三、定性判断</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之所以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因为两点:</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医疗消费领域的变革不仅必要而且紧迫。</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消费领域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医疗消费被数字化是众望所归,也是一定会实现的。借助个性化推荐、AI诊疗等新技术,Hims的路复合大趋势。</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欧美社会对医药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需要破局者。</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认为对医药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保护过度,则只会助长一批药企、保险公司躺在这套腐朽的医疗体系上吸血,而越来越多地普通工薪阶层越来越无法承担,这是Hims之类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拥有巨大的民意基础的关键。</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四、远程医疗界的拼多多</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虽然Dudum常将公司的愿景比作远程医疗领域的亚马逊和奈飞,但是我更愿意将它视作远程医疗领域的拼多多,两家公司有非常多的形似和神似之处:</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1.糟糕的舆论环境</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Hims长期生存在糟糕的舆论环境下,许多不明就里的公众会轻视地称它为“卖壮阳药的、卖假药的、卖减肥药的”,诸如此类,由于某种程度上与欧美的知识产权既得利益者为敌,Hims长期受到舆论攻击、监管风险,一部分机构分析师也对这家公司冷嘲热讽。</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2.顽强的生命力</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Hims成立短短7年时间,2021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当时定价16亿美金,目前已经涨了近6倍,如果按照高点计算,已经超过10倍,而公司的营收也从2020年的1.49亿增长到2024年的14.8亿,4年增长了近10倍,年化CAGR大约78%。</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1年到2024年,订阅用户从61万增长到223万:</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afde46a72699bb067ae15c866d74d33\" tg-width=\"592\" tg-height=\"85\"><span>图片</span></p>\n<p>过去8个季度,用户增速未见衰减迹象:</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2fe65e27bb53a022ec7b00ad80ea874\" tg-width=\"979\" tg-height=\"87\"><span>图片</span></p>\n<p>2024年四个季度甚至在加速。</p>\n<p><strong>3.消费者导向思维</strong></p>\n<p>由于媒体舆论塑造的形象,加上Hims本身涉猎的品类就有争议,它的公众形象并不太好,但是用户很爱他,这就是为什么短短几年它增长迅速,而且早已实现规模化盈利,商业化能力超强,消费者就是愿意为它付费,像脱发、ED等现象对于许多欧美男性是普遍现象,如果完全寄希望于传统的医疗保健系统,许多低收入人群将越来越难以负担,说白了,即便没有Hims,这些人也无法通过传统医疗保健系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Hims从这些人的需求出发组织供应链,必然得罪传统医疗系统的既得利益者。</p>\n<p><strong>4.超强营销能力</strong></p>\n<p>Hims的获客能力有目共睹,在欧美的社交媒体,Hims的舆论轰炸甚至引发许多人反感的程度,大量KOL被他们包养,他们甚至在超级碗这种场合一掷千金,而广告发布当天引发巨大舆论反响,公司股价竟然暴涨20%多。</p>\n<p>这些特点真的不得不让我想起遥远的东方大国的拼多多,两者有相同的舆论环境、生命力、增长速度、消费者导向,甚至连营销手腕和高毛利特征也极其相似。</p>\n<p>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有近乎一样的非共识:大多数投资者还不了解它,甚至天然地排斥它,而少数懂它,或者愿意相信它的故事的投资者对它爱不释手。</p>\n<p>巨大的非共识,有时候就孕育着巨大的机会。</p>\n<p><strong>五、护城河及风险提示</strong></p>\n<p>在理解Hims的护城河时,我曾经反过大错。</p>\n<p>实际上在他20块钱左右时,我就买入过,可是当时接连遭到Meta平台营销规则调整、亚马逊介入远程医疗领域两重暴击,我被震出了车外,但是市场很快纠错,大家逐渐意识到亚马逊实际上无法阻止Hims持续成长。</p>\n<p>我个人理解有两个核心原因:</p>\n<p>第一,是亚马逊太大了,它已经是美国传统规则的受益者,不太可能像Hims这样挑战传统医疗巨头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就像京东实际上是干不了拼多多的活儿的。</p>\n<p>第二,医疗消费领域足够复杂,垂直一体化战略要求很高,像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可以分一杯羹,但是无法做到像Hims这样垂直整合。</p>\n<p>Hims拥有全栈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供应商网络、电子病历系统、线下药房、个性化线上问诊平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p>\n<p>通过7年的努力,Hims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力,用户基础,而数百万异步咨询数据,包括临床数据、消费者洞察将带来更好的个性化推荐、更好的疗效和更好的用户留存。</p>\n<p>Hims在挑战传统医疗系统,但也非常重视FDA监管合规,从它们牵上川普这条线可以看出管理层并不简单,不是那种闷着头搞研发的书呆子。</p>\n<p>所有这一切,都将塑造Hims的护城河,当数据飞轮转动,这条河将越来越宽。</p>\n<p>最后强调,Hims仍然是一家早期创业型公司,无论是十倍还是百倍潜力,都只是可能性,投资有风险,这个漫长的征程即便实现,也100%会伴随着超高的波动性。</p>\n<p>一场舆论风暴、一次业绩不达预期、一次监管政策变化、一次增发融资、一次投资者联合诉讼、一次做空机构的重磅报告、一次管理层减持,都可能让股价暴跌到你怀疑人生。</p>\n<p>如果要说风险,这类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风险,多到你防不胜防。</p>\n<p>所以,入市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仅是我自己的投资跟踪。 <a href=\"https://laohu8.com/S/HIMS\">$Hims & Hers Health Inc.(HIMS)$</a> <a href=\"https://laohu8.com/S/PDD\">$拼多多(PDD)$</a></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em>本文首发于5月5日,这只是我自己的投资跟踪,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望慎重。</em></p>\n<p>Hims全称是Hims & Hers Health,是一家个性化远程医疗平台,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Andrew Dudum与Jack Abraham 和 Hilary Coles共同创立,旨在通过数字化方式提供个性化、便捷、私密的健康服务,公司最初专注于男性健康,用大白话就是网上卖壮阳药,随后扩展到女性健康、心理健康、皮肤护理和减肥药领域。</p>\n<p>公司目前的董事会主席和CEO是Andrew Dudum,这位老兄背景并不简单,生于1988年的旧金山,成长在创业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热爱音乐,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摇滚明星,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大提琴手。</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fd6cd7e77fb9b09d8d3953bae5c6ca7\" tg-width=\"1080\" tg-height=\"608\"><span>图片</span></p>\n<p><em>(公司董事长兼CEO Andrew Dudum)</em></p>\n<p>有多杰出?他曾在美国和欧洲各地巡演,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过大提琴演出,不过他的另一个梦想最终让自己更加闪耀,高中后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管理与经济,和川普成了校友,这可能也是Hims在川普第二任总统任期前向其捐献100万美金的原因之一。</p>\n<p>总之,Dudum绝非等闲之辈,才37岁的他已经有十几年的连续创业经历,25岁时创立的风投基金与创业孵化器,就得到了硅谷大佬彼得・蒂尔和马克・安德森的支持,并在2020年被评为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领袖”之一。</p>\n<p>彼得・蒂尔和马克・安德森都是川普的支持者,加上Dudum和川普的校友关系,以及2025年初100万美金的投名状,这将使得Hims在挑战传统医疗的过程中减轻一些逆风。</p>\n<p><strong>一、Hims短期有十倍股的潜力</strong></p>\n<p>请注意,并不是说Hims一定会成为十倍或百倍股,大家千万别上头。</p>\n<p>先说下我的简要逻辑:</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12ec5cdc51b5141d944de5285dd7498\" tg-width=\"1080\" tg-height=\"1872\"><span>图片</span></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e6e469cc024b26f7edee951561baaae\" tg-width=\"1080\" tg-height=\"1369\"><span>图片</span></p>\n<p>Hims 2024年的营收14.8亿美金,2025年的指引是23-24亿美金,取中间值23.5亿,增速约60%。请注意,这个指引已经是司美格鲁肽短缺结束——FDA的这一公告可能影响Hims的减肥药销售业绩——之后做出的预测,即便这一公告生效,Hims的营收也可能超预期,而随着它和诺和诺德宣布合作,2025年营收超预期的概率几乎是100%。</p>\n<p>公司给出的远期利润指引是2030年实现25%的EBITDA利润率、75%的毛利率,我们假设这一目标达成——公司过去的一贯表现是超越指引,意味着2025年按照23.5亿美金营收计算的真实潜在利润是5.9亿美金,60%营收增速下给予60倍PE,对应350亿美金市值,或大约150美金股价。</p>\n<p>而当下Hims股价40美金,市值91亿,2025年的市销率仅仅3.9倍,若实现25%的利润率,意味着隐含市盈率仅仅15.5倍,对于一家保守估计增速60%——实际上可能远超预期的公司来说,这个估值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个阶段给予15倍市销率,即60倍的隐含市盈率是合理的,所谓隐含市盈率是指利润率按照远期的25%计算。</p>\n<p>我们预计Hims在2025年有可能达到28-30亿美金营收,去中间值29亿美金,意味着95.9%的营收增速,隐含利润7.25亿,增速更高则应该给予更高估值,按照96倍PE对应约700亿美金市值。</p>\n<p>诺和诺德是Hims今年合作的第一家大公司,但有可能不是唯一一家。所以它最终会走出什么样的曲线,我们只能拭目以待。</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二、远期的百倍股逻辑</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Hims的目标是通过简化就医流程、提升可及性,打破敏感健康问题与专业医疗之间的隔阂,去除健康议题的污名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多大呢?美国有3.4亿人口,且仍在稳步增长,截止2023年底,每个美国人年度医疗支出(含医保和个人支出)约1.3万美元,全国是4.4万亿美金,占美国GDP的17-18%,全球最高。</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些支出中,联邦和州政府医保支出占比40%,私人健康保险支出占比30%,个人自付占比10%,雇主直接支付占比10%,其他占比10%。</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未来5-10年,美国整体医疗支出将轻松突破6万亿美金,Hims始于美国,但终点绝不会止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市场都是潜在市场,总体上这将是一个10万亿规模的市场。</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欧美的消费市场已经逐渐被数字化改造,医疗保健市场是少数的尚未被互联网攻克的堡垒,这是巨大的机会,5-10年内,Hims只需要占据这个市场1%的份额,就是1000亿美金规模的营收,按照25%的利润率,30倍PE对应7500亿美金市值,按照前几天25-30美金股价计算,100倍收益是完全有可能的。</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acf436340660d280b51280bd2d94460\" tg-width=\"1080\" tg-height=\"421\"><span>图片</span></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然,数万亿医疗保健支出中,并不是所有部分都可能被数字化,它们分别是:</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医院服务占比大约31%,主要包括住院、急诊、手术等,这些应该是无法纳入数字化医疗的;一生和临床服务占比约20%,包括普通门诊、专科诊疗、实验室检查等,这些正是Hims等远程医疗平台试图数字化的部分;处方药物支出占比10%,其他耐用设备、辅助用品等占比17%,这些也是可能被数字化染指的;其余护理机构和家庭护理占比8%,牙科服务占比4%、医保行政费用7%、公共健康支出3%都是大多数无法被改造的。</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所以,整体上可能被数字化改造的比例大约50%,若整体规模10万亿,这部分潜在规模就是5万亿,行业头部平台最起码应该占据10%的份额,Hims若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更长期的收入规模达到5000-10000亿也不是不可能。</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然,如果这一点真的能实现,它的利润率应该不太可能维持25%的EBITDA水平,因为目前它涉足的大部分是高毛利业务,像壮阳药、减肥药、催情药等“上不了台面”的品类。</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若以5000亿规模,8%的利润率,也有400亿利润空间,这就是今天Meta的利润体量、接近亚马逊的收入体量。</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Dudum一直以来都自诩为远程医疗界的亚马逊和奈飞,自比亚马逊很好理解,自比奈飞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是以订阅服务实现的。</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三、定性判断</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之所以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因为两点:</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医疗消费领域的变革不仅必要而且紧迫。</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消费领域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医疗消费被数字化是众望所归,也是一定会实现的。借助个性化推荐、AI诊疗等新技术,Hims的路复合大趋势。</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欧美社会对医药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需要破局者。</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认为对医药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保护过度,则只会助长一批药企、保险公司躺在这套腐朽的医疗体系上吸血,而越来越多地普通工薪阶层越来越无法承担,这是Hims之类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拥有巨大的民意基础的关键。</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四、远程医疗界的拼多多</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虽然Dudum常将公司的愿景比作远程医疗领域的亚马逊和奈飞,但是我更愿意将它视作远程医疗领域的拼多多,两家公司有非常多的形似和神似之处:</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1.糟糕的舆论环境</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Hims长期生存在糟糕的舆论环境下,许多不明就里的公众会轻视地称它为“卖壮阳药的、卖假药的、卖减肥药的”,诸如此类,由于某种程度上与欧美的知识产权既得利益者为敌,Hims长期受到舆论攻击、监管风险,一部分机构分析师也对这家公司冷嘲热讽。</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2.顽强的生命力</strong></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Hims成立短短7年时间,2021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当时定价16亿美金,目前已经涨了近6倍,如果按照高点计算,已经超过10倍,而公司的营收也从2020年的1.49亿增长到2024年的14.8亿,4年增长了近10倍,年化CAGR大约78%。</p>\n<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1年到2024年,订阅用户从61万增长到223万:</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bafde46a72699bb067ae15c866d74d33\" tg-width=\"592\" tg-height=\"85\"><span>图片</span></p>\n<p>过去8个季度,用户增速未见衰减迹象:</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2fe65e27bb53a022ec7b00ad80ea874\" tg-width=\"979\" tg-height=\"87\"><span>图片</span></p>\n<p>2024年四个季度甚至在加速。</p>\n<p><strong>3.消费者导向思维</strong></p>\n<p>由于媒体舆论塑造的形象,加上Hims本身涉猎的品类就有争议,它的公众形象并不太好,但是用户很爱他,这就是为什么短短几年它增长迅速,而且早已实现规模化盈利,商业化能力超强,消费者就是愿意为它付费,像脱发、ED等现象对于许多欧美男性是普遍现象,如果完全寄希望于传统的医疗保健系统,许多低收入人群将越来越难以负担,说白了,即便没有Hims,这些人也无法通过传统医疗保健系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Hims从这些人的需求出发组织供应链,必然得罪传统医疗系统的既得利益者。</p>\n<p><strong>4.超强营销能力</strong></p>\n<p>Hims的获客能力有目共睹,在欧美的社交媒体,Hims的舆论轰炸甚至引发许多人反感的程度,大量KOL被他们包养,他们甚至在超级碗这种场合一掷千金,而广告发布当天引发巨大舆论反响,公司股价竟然暴涨20%多。</p>\n<p>这些特点真的不得不让我想起遥远的东方大国的拼多多,两者有相同的舆论环境、生命力、增长速度、消费者导向,甚至连营销手腕和高毛利特征也极其相似。</p>\n<p>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有近乎一样的非共识:大多数投资者还不了解它,甚至天然地排斥它,而少数懂它,或者愿意相信它的故事的投资者对它爱不释手。</p>\n<p>巨大的非共识,有时候就孕育着巨大的机会。</p>\n<p><strong>五、护城河及风险提示</strong></p>\n<p>在理解Hims的护城河时,我曾经反过大错。</p>\n<p>实际上在他20块钱左右时,我就买入过,可是当时接连遭到Meta平台营销规则调整、亚马逊介入远程医疗领域两重暴击,我被震出了车外,但是市场很快纠错,大家逐渐意识到亚马逊实际上无法阻止Hims持续成长。</p>\n<p>我个人理解有两个核心原因:</p>\n<p>第一,是亚马逊太大了,它已经是美国传统规则的受益者,不太可能像Hims这样挑战传统医疗巨头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就像京东实际上是干不了拼多多的活儿的。</p>\n<p>第二,医疗消费领域足够复杂,垂直一体化战略要求很高,像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可以分一杯羹,但是无法做到像Hims这样垂直整合。</p>\n<p>Hims拥有全栈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供应商网络、电子病历系统、线下药房、个性化线上问诊平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p>\n<p>通过7年的努力,Hims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力,用户基础,而数百万异步咨询数据,包括临床数据、消费者洞察将带来更好的个性化推荐、更好的疗效和更好的用户留存。</p>\n<p>Hims在挑战传统医疗系统,但也非常重视FDA监管合规,从它们牵上川普这条线可以看出管理层并不简单,不是那种闷着头搞研发的书呆子。</p>\n<p>所有这一切,都将塑造Hims的护城河,当数据飞轮转动,这条河将越来越宽。</p>\n<p>最后强调,Hims仍然是一家早期创业型公司,无论是十倍还是百倍潜力,都只是可能性,投资有风险,这个漫长的征程即便实现,也100%会伴随着超高的波动性。</p>\n<p>一场舆论风暴、一次业绩不达预期、一次监管政策变化、一次增发融资、一次投资者联合诉讼、一次做空机构的重磅报告、一次管理层减持,都可能让股价暴跌到你怀疑人生。</p>\n<p>如果要说风险,这类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风险,多到你防不胜防。</p>\n<p>所以,入市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仅是我自己的投资跟踪。 <a href=\"https://laohu8.com/S/HIMS\">$Hims & Hers Health Inc.(HIMS)$</a> <a href=\"https://laohu8.com/S/PDD\">$拼多多(PDD)$</a></p></body></html>","text":"本文首发于5月5日,这只是我自己的投资跟踪,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望慎重。 Hims全称是Hims & Hers Health,是一家个性化远程医疗平台,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Andrew Dudum与Jack Abraham 和 Hilary Coles共同创立,旨在通过数字化方式提供个性化、便捷、私密的健康服务,公司最初专注于男性健康,用大白话就是网上卖壮阳药,随后扩展到女性健康、心理健康、皮肤护理和减肥药领域。 公司目前的董事会主席和CEO是Andrew Dudum,这位老兄背景并不简单,生于1988年的旧金山,成长在创业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热爱音乐,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摇滚明星,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大提琴手。 图片 (公司董事长兼CEO Andrew Dudum) 有多杰出?他曾在美国和欧洲各地巡演,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过大提琴演出,不过他的另一个梦想最终让自己更加闪耀,高中后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管理与经济,和川普成了校友,这可能也是Hims在川普第二任总统任期前向其捐献100万美金的原因之一。 总之,Dudum绝非等闲之辈,才37岁的他已经有十几年的连续创业经历,25岁时创立的风投基金与创业孵化器,就得到了硅谷大佬彼得・蒂尔和马克・安德森的支持,并在2020年被评为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领袖”之一。 彼得・蒂尔和马克・安德森都是川普的支持者,加上Dudum和川普的校友关系,以及2025年初100万美金的投名状,这将使得Hims在挑战传统医疗的过程中减轻一些逆风。 一、Hims短期有十倍股的潜力 请注意,并不是说Hims一定会成为十倍或百倍股,大家千万别上头。 先说下我的简要逻辑: 图片 图片 Hims 2024年的营收14.8亿美金,2025年的指引是23-24亿美金,取中间值23.5亿,增速约60%。请注意,这个指引已经是司美格鲁肽短缺结束——FDA的这一公告可能影响Hims的减肥药销售业绩——之后做出的预测,即便这一公告生效,Hims的营收也可能超预期,而随着它和诺和诺德宣布合作,2025年营收超预期的概率几乎是100%。 公司给出的远期利润指引是2030年实现25%的EBITDA利润率、75%的毛利率,我们假设这一目标达成——公司过去的一贯表现是超越指引,意味着2025年按照23.5亿美金营收计算的真实潜在利润是5.9亿美金,60%营收增速下给予60倍PE,对应350亿美金市值,或大约150美金股价。 而当下Hims股价40美金,市值91亿,2025年的市销率仅仅3.9倍,若实现25%的利润率,意味着隐含市盈率仅仅15.5倍,对于一家保守估计增速60%——实际上可能远超预期的公司来说,这个估值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个阶段给予15倍市销率,即60倍的隐含市盈率是合理的,所谓隐含市盈率是指利润率按照远期的25%计算。 我们预计Hims在2025年有可能达到28-30亿美金营收,去中间值29亿美金,意味着95.9%的营收增速,隐含利润7.25亿,增速更高则应该给予更高估值,按照96倍PE对应约700亿美金市值。 诺和诺德是Hims今年合作的第一家大公司,但有可能不是唯一一家。所以它最终会走出什么样的曲线,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二、远期的百倍股逻辑 Hims的目标是通过简化就医流程、提升可及性,打破敏感健康问题与专业医疗之间的隔阂,去除健康议题的污名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有多大呢?美国有3.4亿人口,且仍在稳步增长,截止2023年底,每个美国人年度医疗支出(含医保和个人支出)约1.3万美元,全国是4.4万亿美金,占美国GDP的17-18%,全球最高。 这些支出中,联邦和州政府医保支出占比40%,私人健康保险支出占比30%,个人自付占比10%,雇主直接支付占比10%,其他占比10%。 未来5-10年,美国整体医疗支出将轻松突破6万亿美金,Hims始于美国,但终点绝不会止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市场都是潜在市场,总体上这将是一个10万亿规模的市场。 欧美的消费市场已经逐渐被数字化改造,医疗保健市场是少数的尚未被互联网攻克的堡垒,这是巨大的机会,5-10年内,Hims只需要占据这个市场1%的份额,就是1000亿美金规模的营收,按照25%的利润率,30倍PE对应7500亿美金市值,按照前几天25-30美金股价计算,100倍收益是完全有可能的。 图片 当然,数万亿医疗保健支出中,并不是所有部分都可能被数字化,它们分别是: 医院服务占比大约31%,主要包括住院、急诊、手术等,这些应该是无法纳入数字化医疗的;一生和临床服务占比约20%,包括普通门诊、专科诊疗、实验室检查等,这些正是Hims等远程医疗平台试图数字化的部分;处方药物支出占比10%,其他耐用设备、辅助用品等占比17%,这些也是可能被数字化染指的;其余护理机构和家庭护理占比8%,牙科服务占比4%、医保行政费用7%、公共健康支出3%都是大多数无法被改造的。 所以,整体上可能被数字化改造的比例大约50%,若整体规模10万亿,这部分潜在规模就是5万亿,行业头部平台最起码应该占据10%的份额,Hims若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更长期的收入规模达到5000-10000亿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如果这一点真的能实现,它的利润率应该不太可能维持25%的EBITDA水平,因为目前它涉足的大部分是高毛利业务,像壮阳药、减肥药、催情药等“上不了台面”的品类。 若以5000亿规模,8%的利润率,也有400亿利润空间,这就是今天Meta的利润体量、接近亚马逊的收入体量。 Dudum一直以来都自诩为远程医疗界的亚马逊和奈飞,自比亚马逊很好理解,自比奈飞是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是以订阅服务实现的。 三、定性判断 我之所以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因为两点: 第一,医疗消费领域的变革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消费领域数字化浪潮方兴未艾,医疗消费被数字化是众望所归,也是一定会实现的。借助个性化推荐、AI诊疗等新技术,Hims的路复合大趋势。 第二,欧美社会对医药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需要破局者。 我认为对医药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保护过度,则只会助长一批药企、保险公司躺在这套腐朽的医疗体系上吸血,而越来越多地普通工薪阶层越来越无法承担,这是Hims之类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拥有巨大的民意基础的关键。 四、远程医疗界的拼多多 虽然Dudum常将公司的愿景比作远程医疗领域的亚马逊和奈飞,但是我更愿意将它视作远程医疗领域的拼多多,两家公司有非常多的形似和神似之处: 1.糟糕的舆论环境 Hims长期生存在糟糕的舆论环境下,许多不明就里的公众会轻视地称它为“卖壮阳药的、卖假药的、卖减肥药的”,诸如此类,由于某种程度上与欧美的知识产权既得利益者为敌,Hims长期受到舆论攻击、监管风险,一部分机构分析师也对这家公司冷嘲热讽。 2.顽强的生命力 Hims成立短短7年时间,2021年通过Spac模式上市,当时定价16亿美金,目前已经涨了近6倍,如果按照高点计算,已经超过10倍,而公司的营收也从2020年的1.49亿增长到2024年的14.8亿,4年增长了近10倍,年化CAGR大约78%。 2021年到2024年,订阅用户从61万增长到223万: 图片 过去8个季度,用户增速未见衰减迹象: 图片 2024年四个季度甚至在加速。 3.消费者导向思维 由于媒体舆论塑造的形象,加上Hims本身涉猎的品类就有争议,它的公众形象并不太好,但是用户很爱他,这就是为什么短短几年它增长迅速,而且早已实现规模化盈利,商业化能力超强,消费者就是愿意为它付费,像脱发、ED等现象对于许多欧美男性是普遍现象,如果完全寄希望于传统的医疗保健系统,许多低收入人群将越来越难以负担,说白了,即便没有Hims,这些人也无法通过传统医疗保健系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Hims从这些人的需求出发组织供应链,必然得罪传统医疗系统的既得利益者。 4.超强营销能力 Hims的获客能力有目共睹,在欧美的社交媒体,Hims的舆论轰炸甚至引发许多人反感的程度,大量KOL被他们包养,他们甚至在超级碗这种场合一掷千金,而广告发布当天引发巨大舆论反响,公司股价竟然暴涨20%多。 这些特点真的不得不让我想起遥远的东方大国的拼多多,两者有相同的舆论环境、生命力、增长速度、消费者导向,甚至连营销手腕和高毛利特征也极其相似。 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有近乎一样的非共识:大多数投资者还不了解它,甚至天然地排斥它,而少数懂它,或者愿意相信它的故事的投资者对它爱不释手。 巨大的非共识,有时候就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五、护城河及风险提示 在理解Hims的护城河时,我曾经反过大错。 实际上在他20块钱左右时,我就买入过,可是当时接连遭到Meta平台营销规则调整、亚马逊介入远程医疗领域两重暴击,我被震出了车外,但是市场很快纠错,大家逐渐意识到亚马逊实际上无法阻止Hims持续成长。 我个人理解有两个核心原因: 第一,是亚马逊太大了,它已经是美国传统规则的受益者,不太可能像Hims这样挑战传统医疗巨头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就像京东实际上是干不了拼多多的活儿的。 第二,医疗消费领域足够复杂,垂直一体化战略要求很高,像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可以分一杯羹,但是无法做到像Hims这样垂直整合。 Hims拥有全栈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供应商网络、电子病历系统、线下药房、个性化线上问诊平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通过7年的努力,Hims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力,用户基础,而数百万异步咨询数据,包括临床数据、消费者洞察将带来更好的个性化推荐、更好的疗效和更好的用户留存。 Hims在挑战传统医疗系统,但也非常重视FDA监管合规,从它们牵上川普这条线可以看出管理层并不简单,不是那种闷着头搞研发的书呆子。 所有这一切,都将塑造Hims的护城河,当数据飞轮转动,这条河将越来越宽。 最后强调,Hims仍然是一家早期创业型公司,无论是十倍还是百倍潜力,都只是可能性,投资有风险,这个漫长的征程即便实现,也100%会伴随着超高的波动性。 一场舆论风暴、一次业绩不达预期、一次监管政策变化、一次增发融资、一次投资者联合诉讼、一次做空机构的重磅报告、一次管理层减持,都可能让股价暴跌到你怀疑人生。 如果要说风险,这类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风险,多到你防不胜防。 所以,入市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仅是我自己的投资跟踪。 $Hims & Hers Health Inc.(HIMS)$ $拼多多(PDD)$","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433838311134064","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PDD","HIM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7472,"optionInvolvedFlag":false,"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82,"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27,"optionInvolvedFlag":false,"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434027211256144"}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