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恒生指数(HSI)$ 经历5月15至19日的三连跌,同期大市成交金额持续减少,并于5月16和19日成交额分别约1,907亿和1,847亿股后,同是少于2,000亿元的2月7日以来交投活跃水平,出现「价跌量缩」后,周二起走势回顺,大升近350点,收报23,681点,为3月25日以来最高。
昨日 (5月21日) 恒指续升,于5月15日发布市评文章时表示,若见连续三个交易日收高于23,500点,后市可憧憬挑战二万四关口。观乎截至5月21日上午收报23,807点,较23,500点高出超过300点,认为已可确认企稳在23,500点之上。
欠利好消息恒指仍升
自5月12日中美联合宣布彼此关税暂缓实施90天的消息出现后,至今未见其他重大利好消息,故此从5月13至19日共五个交易日,其中四日见跌,恒指收市位普遍介乎23,100至23,500点之间,出现窄幅上落势态合理。
不过随著5月20日收报23,681点,自4月7日因美国公布「对等关税」详情令环球股市震荡以来,连同5月12和14日分别收报23,549和23,640点,是第三度收高于23,500点,昨日恒指续升,显然已上破近期窄幅上落区间顶部。到底为何没有重大利好消息加持,港股仍在向好呢?
降准成效股市渐反映
回顾5月15日内地降准生效,当日恒指跌近190点,收报23,453点,维持在上述5月13至19日收市位普遍介乎23,100至23,500点的窄幅上落区间,显然令人将早前人民银行表示降准会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观点抛诸脑后。
从5月15至20日历时六日,配合5月20日港股成交额约2,057亿元,重上2,000亿元以上,隐若见降准成效渐见在股市反映出来,配合同日人行宣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减息0.10% (10个基点),分别落到3.00%和3.50%,因此港股见二连升,实则有寻可迹。
港股处逾三年高水平
此外,于5月20日内地多间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少为5个基点,内媒则引述有国有银行表示,将下调利率最多达25个基点。此举令内地居民存款意欲减少,资金可望流入消费市场及资本市场,为中港股市续升带来助力。
昨日下午恒指续升,全日升近150点,收报23,827点,大市成交额约2,163亿元,高于周二的约2,057亿元,从5月15至19日的「价跌量缩」,转为最近两日的「价量齐升」。目前距离二万四关口相差百余点,并且自2022年2月22日以来,只有七日高于昨日收市位,处逾三年高水平。
笔者认为后市不宜过份乐观,虽然配合人行降准减息,市场资金增加,却毕竟是热钱,现时升势倾向脆弱,倘若下周未见恒指收高于24,000点,投资者宜适量减持股份,尤其是科技股为佳。近日于恒指成份股中大型科技股仅见个别发展,资金倾向追捧医药股$药品零售(BK1247)$ 、汽车股$汽车股(BK1539)$ ,以及消费类股份,同属追落后类型。
正如周一发文时表示现为「炒股不炒市」形势,在大市缺乏重大利好消息之际,资金倾向流入有利好消息的板块或个股。周二发改委在记者会表示稳就业和稳经济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故此认为刺激大市消息,最快要到6月初才可望陆续出现,恒指短期能否企稳二万四关口,有待观察。
聂振邦(聂Sir)
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发出后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