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AI话题如火如荼,看上去很高大上,总会有一些“不明觉厉”的概念出现,让人眼花缭乱。前不久,有篇研报认为找钢集团是全球领先的AI产业互联网龙头,那么我们来看看,在钢铁行业,AI是如何应用的?
其实,也不必过于“神秘”Ai,查看找钢的资料就不难发现,Ai在钢铁行业中的最大价值是处理售前的信息匹配问题。听上去很高大上,说人话就是「聊天」,资料显示,找钢已全面接入 DeepSeek。
因为钢铁行业距离C端消费用户太远,你可能会买涂料,甚至可能会买袋水泥,但也不太可能买钢,所以很多消费者很难想象钢铁交易场景。其实很简单,也跟普通消费者买东西差不多。钢材交易的流程是这样的:买家问「某个型号有没有?」如果有,接着问「多少钱?能不能便宜?」确定好了,买家表示要了,交易结束,系统自动锁货下单。这就是一场简单的聊天,来来就是这些问题。
数据显示,找钢已经有10%的交易是由Ai代为回复的,Ai也能讨价还价,随着Ai的发展,这个AI在交易场景中出现的频次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说Ai在ToB行业的应用场景会更加广阔,这里有一个最基础的逻辑是,工业原材料价格波动快,其询报价方式匹配价格的场景,十分适合运用 AI 大模型。找钢集团将钢铁交易的流程分成售前、售中、售后三块,并在这三个环节中,通过AI大模型实现询报价商机的自动匹配交易,是国内最早使用Ai的钢铁贸易服务商之一。
更重要的是,找钢做钢贸非常早,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现在找钢的交易吨量约**国三方线上钢铁交易总吨量的40%,对于AI来说,最重要的是数据,找钢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用户习惯等,这就给找钢创造了良好的Ai应用的数据基础。
AI价值之一:降本增效,构建竞争壁垒:
2024年找钢集团结合AI大模型打造了12个AI Agent,并全面接入DeepSeek,形成了AI交易助手、AI采购助手、胖猫云AI掌柜和胖猫小蜜4个AI产品,实现了售前、售中、售后和内部组织的AI化。
同时,找钢非常重视研发,截至到2024年底公司在国内拥有44项注册专利、165项注册商标、345项软件版权及104个域名。
再来看一组数据,看看Ai具体帮助钢铁交易解决了哪些问题。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找钢自研SaleMatch交易引擎每天能处理1000万多条消息量,解析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完成数亿级的智能交易匹配。目前,“AI采购助手”已对接了1.2万家供应商员工,自动更新2000万条商品信息。
在售中售后环节,胖猫云“AI掌柜”就像是胖猫云用户的企业智能总管,会安排AI商务助理自动生成打印并发送超过14万份业务单据。AI资金专员实现收付款自动化,已处理超过436.5万笔收款单&付款单。AI风控专员严格审查车辆资质,监控物流,保障交易安全,已审查近2万次车辆资质,监管超40万次物流轨迹。AI仓储专员7*24小时精准完成货权确认和指令发送,已经入驻超百家仓库,自动处理完成过万次收货确认。
对于行业而言,Ai的应用,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更重要的是,AI的匹配度精准度会更高,提升了效率。
AI价值之二:可以快速进行跨行业工业原材料领域的拓展
工业原材料相似之处很多,价格波动频繁,交易的单价相对较高,现在,找钢在钢铁行业搭建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平台,正在复制到非钢领域。2018年,找钢集团和腾讯成立的合资公司推出了首个B2B交易型CRM——腾采通,为电子元器件、电工电气、物流货代等多个行业用户提供询报价服务,据内部信源,找钢未来还会在有色金属等领域做布局。
除了行业的相似性让找钢有先天优势进行跨领域AI布局,还有一个优势在于,采购钢铁的终端客户主要有工厂和建材两大类群体,这些客户除了采购钢铁外,也会购买其他工业品和原材料,如电子元器件、电工电气、五金机电及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拥有与钢材相似的特征,比如型号多、价格波动快、产品相对标准化等。找钢集团基于钢铁行业搭建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平台,正在复制到非钢领域。
工业原材料和向一般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存在不同,主要是工业原材料价格波动快,需要通过询报价方式进行下单,而TO C商品则价格相对固定,由消费者自主搜索下单。公司基于工业原材料特征打造了一些列询报价系统,并首先和AI技术进行结合,以高效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价格变化快等特点。此外B2B交易链条长,有着复杂的售中售后环节。找钢基于B2B的特征,打造了AI询报价、B2B支付、物流、供应链、SaaS、AI和大数据,七大行业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仅适用于钢铁行业,还适用于其他工业原材料行业。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腾采通在服务付费商家有6389家,覆盖SKU超过1100万种,日交易匹配过亿次。
2024年成立的“找钢工品”则专注于电工电气行业交易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钢铁行业交易业务累计合作供应商371家,合作客户为1728家,覆盖SKU超过6.8万种,完成订单19811笔。非钢交易业务产生GMV4.1亿元,同比23年增长193%。
最重要的是,找钢这些年的积累,会逐渐形成产业互联网行业AI的“马太效应”,这也符合ToB行业的特质,积累越深越久,释放的潜能就越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