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领域的领军者,时隔半年后,明略科技的控股公司汇智控股于2025年6月10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且此次申请公司正式更名为明略科技,并以该品牌直接上市,旨在进一步强化其技术定位与市场认知。
在人工智能新时代,DeepSeek与Manus的崛起虽然揭开了历史新序幕,全球企业也争相拥抱AIAgent,但在实际应用端无法掩盖的事实是通用大模型在垂直战场频频“失语”,而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当AI工具缺乏精准数据源与行业know-how时,企业开箱即用终究仍是理想。
基于这种大环境,在互联网数字赛道中深耕了近20年,构建了强大垂直数据资产护城河,并储备了丰富技术成绩的明略科技在这场竞争中突围一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至今,包括腾讯、快手、红杉中国、淡马锡都现身其投资阵营中。
其中,腾讯更是5次追加投资成为最大外部股东,并在业务上、管理上与明略科技深度协同,例如共建数据中台和AI中台。
营收连跳后现“疲态”
作为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货商(按2023年总收入计,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明略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深耕多年的行业数据积累与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力:
以“数据智能”为底层逻辑,构建了营销智能、营运智能、行业AI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覆盖零售、消费品、汽车、3C等多个行业。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服务135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大客户留存率高达84.4%,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见其高质量和高粘性的客户群体优势。
业绩层面,其营收也总体保持相对稳健。2022年-2024年,其分别实现营收12.69亿元、14.62亿元、13.81亿元,增速出现放缓甚至缩水的情况。
在营销智能领域,集团于2006年创立的秒针系统作为国内比较早期的广告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整合媒体支出优化、社交媒体管理等工具,为客户提供全链路营销解决方案。
作为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该板块收入7.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5亿元减少,占总收入52.9%。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3年底,秒针系统的客户续约率超过90%,中标率亦超90%,显示出强大的客户黏性。
营运智能业务则聚焦线下场景,为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屈臣氏等连锁品牌提供人员调度、供应链优化等营运服务。2024年该板块贡献了近38%的收入,为5.2亿元,也较上一年的5.9亿元有所下降。通过整合线下门店的人、货、场数据,明略科技旨在帮助客户实现数据及资金等资源优化配置。
相较来说,占比不足10%的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是2024年唯一增长的板块,收入较2023年的1.1亿元微增至1.3亿元,不过体量与权重都太小,目前难以支撑整体业绩。
透过这些细分业务表现,可以明显察觉到当下的明略科技存在一些增长问题。此外,过去三年公司的经营效率虽然得到持续优化,但至今还未摆脱亏损。数据显示,其年度运营亏损一路从2022年的10.09亿元降至2023年2.1亿元、20274年1.32亿元;对应经调整净亏损从11亿元缩至4511万元。
腾讯、红杉扎堆投,Manus幕后推手的底牌有多硬?
大概是受基本面增长情况的影响,明略科技的估值也从2020年投前的29亿美元、投后的超30亿美元腰斩式降至2024年初投前的15亿美元。
这对于处在赴港上市节点的明略科技而言,无疑不是好事。
好在基于“数据+场景”的双轮驱动模式,明略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短期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相较于通用大模型,其垂直场景的AI解决方案更强调“数据闭环”—— 通过持续收集、分析行业专有数据,不断迭代模型,形成“数据越用越准、模型越训越强”的正向循环。
正如吴明辉所言:“没有独有数据,就没有独有模型”,这种数据资产的稀缺性,或许将是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企业级AI市场立足的根本。
与此同时,豪华的股东投资阵营以及未来非常可期的产业可能性也让明略科技极富吸引力。
作为成名已久的AI独角兽,明略科技背后投资人阵容非常豪华。
据悉,成立至今,明略科技已累计完成2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持股26.96%)、快手(2.48%)等知名产业投资方,还有红杉中国(7.46%)、淡马锡(4.14%)、金拓资本、华兴资本、星界资本、春华资本、睿嘉资产、金沙江创投、弘卓资本等数十家顶级财务投资机构。
产业维度来说,在AI Agent浪潮开始席卷全球的当下,企业级AI应用拥有了更多正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商业落地的机遇。据GrandViewResearch的报告,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76.3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503.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45.8%。
而作为在企业服务领域深耕近20年明略科技,其AI Agent整合了知识图谱、多模态交互等核心技术,符号化认知智能能力ze 直接继承自“NEST知识引擎”与“SCOPA 知识图谱平台”。这些技术优势将支持企业在AI“蓝海”中获益匪浅。
目前,其推出的Agent Show平台汇聚了近20个针对不同行业场景的AI Agent,涵盖数据分析、广告营销、市场洞察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其旗下武汉夜莺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知名通用AI智能体Manus的研发。
结语
明略科技,既拥有难以复制的数据资产与百余家优质客户的信任背书,又不得不直面主力业务萎缩、毛利承压的残酷现实。
当吴明辉喊出“数据是金矿,模型是商品”,其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金矿冶炼为可流通的黄金。
香港资本市场或许愿意为它的“企业级AI智能体”故事给予耐心——前提是明略能证明三件事:营销智能业务的企稳反弹、营运智能的规模效应拐点,以及Agent产品成为真正的新增长曲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