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到中美谈判乐观情绪的刺激,今日SPY/QQQ继续上涨。SQCG+0.41%,表现不及大盘。主要原因还是等权指数的拖累,不过在下跌的时候,等权指数的对于平滑曲线意义非凡,这也可以叫盈亏同源。但是进入到今年以来,我们的策略已经稳稳跑赢大盘,一天的胜负得失完全不重要。
2、“鳄指”今日反而上涨明显,20线77.38%,开始接近警戒区间。50线66.26%,200线越过50%大关。一旦20线越过警戒线,我们要做好回调和加仓的准备。
3、今天本来想聊聊最近港股的“消费三巨头”,但是下午一个电话改变了我的想法,我们不妨聊聊当下中国的经济数据:
①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减0.1%,已连续第四个月陷入通缩,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3.3%,创2023年7月以来最大跌幅。这基本已经是螺旋通缩的前兆。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不是这个,鉴于统计局长期美化数据的传统,我们很难认为其数据真实可信,实际情况可能远比数据体现的情况更为糟糕,那么如何获得真实的经济数据呢,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方法:
A、合成谬误:简单解释就是个体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的行为,合成之后却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公共利益的巨大损失。所以寻找合成谬误当中的个体数据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式。
B、举例说明,当下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会有一些逼民企提前还贷行为。这些行为放在平时的危害尚不明显,但是如果被逼迫的是当下的外贸企业,则基本上等同于让企业提前破产。这样的行为在个体上无可厚非,但是却让整个外贸行业对抗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C、分离均衡:简单说就是原始数据的掌握者,在某些策略和机制的影响下发布不同形式的数据,让自己同其他发布者区分开。所以,寻找博弈过程中发布真实数据的那一方往往非常重要。
D、举例说明就是2018年地税和国税合并之后,所有的税务机关已经直属中央管辖。而如果地方政府依然延续以往虚报经济增幅的方式发布数据,就不可能完成中央要求的税收增长任务。如果挖地三尺能够完成,地方政府当然不在乎天怒人怨。但是一旦完不成,则地方政府则不得不改变发布策略,尽量发布真实数据,让自己区别于他人。
E、当然分离均衡更多的用在投资领域,比如两家同业公司接受投资,一家接受并购,另一家只接受借贷。这时候两家企业传递的信息就可以让投资者对两家企业进行区分,以完善自己的评估和报价。
②总体来说,要获得真实的数据,更多的要学习博弈论的原理和技巧。受限于篇幅,今天的分享算是浅尝辄止,但是思路基本就是这样。至于“消费三巨头”,如果明天的CPI数据没有导致市场剧烈变动,那我们明天就聊聊这个我思考已久的话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