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模融合打破AI“幻觉”,海致科技赴港IPO后,商业化拐点已至?

金融叁劍客
06-18

2025年全球AI赛道硝烟再起,微软、谷歌等巨头围绕大模型参数竞赛的“烧钱游戏”持续升温。

然而,中国AI企业海致科技却以“另类”姿态杀出重围,其通过图模融合技术直击大模型幻觉痛点,仅凭单一智能体产品便实现872%收入暴增,成为港股IPO市场备受瞩目的“大模型除幻第一股”。

这家由百度元老任旭阳创立的企业,如何在巨头环伺中杀出血路?其技术护城河与商业化路径又暗藏哪些玄机?

聚焦图模融合技术,打破AI落地“幻觉壁垒”

天眼查显示,海致科技成立于2013年,其专注于通过图模融合技术开发产业级智能体并提供产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首家通过知识图谱有效减少大模型幻觉的AI企业,其图模融合技术的突破使得海致科技能够开发智能体,并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致科技向客户提供两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一是Atlas图谱解决方案,海致科技基于海致科技自己的图计算与数据分析能力构建;其二是Atlas智能体,这是基于海致科技图模融合技术开发的智能体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海致科技的解决方案已在反欺诈、智能营销、智能营运、风险识别、数据治理和智能制造等多类应用场景中实现落地。

而海致科技的核心壁垒也正源于高性能图计算与知识图谱的深度融合。其自研的AtlasGraph图数据库不仅成功打破世界纪录,而且相较于此前的世界纪录,AtlasGraph将测试成绩提高了45%,在全球图数据库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随着图数据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这给国产数据库企业带来了机遇。尤其是当下的中国数据库公司,正在跟世界领先水平不断缩小差距。

再看图数据库领域,国内起步并不比国外晚,同时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庞大的数据规模和人才积累,使得国内的图数据库在世界舞台上颇有竞争力。

对此,海致科技集团总裁杨娟也坦言,“早在2018年海致已经是知识图谱这个领域的头部企业了,彼时海致科技的图数据库产品仍是基于国外开源产品构建的。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深入,开源数据库已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而且出于基础软件受制于国外的担忧,我们发现自研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图数据库十分必要。”

此前,于2021年3月,海致科技与清华大学便共同成立了“海致高性能图计算院士专家工作站”。基于清华大学知识储备和海致科技在应用方面丰富产业经验的产学结合、协同创新,双方共同打造了中国第一款高性能分布式图数据库。

Atlas智能体爆发,从技术优势到商业变现的拐点验证

一直在图模融合赛道深耕的海致科技,也终于迎来自己的商业化里程碑。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致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13亿元、3.76亿元和5.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8%。

其中,2024年营收的大幅增长得益于2023年9月发布的Atlas智能体,其收入由从2023年的890万元增至2024年的8660万元,增幅为872.2%。

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至2024年,海致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30.9%、35.2%和36.3%。值得注意的是,海致科技在2024年已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1693万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3.4%,这一拐点也验证了其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

不仅如此,市场扩张效率的提升也同样显著。客户广度上,截至2024年年底,海致科技已与300多家客户合作。场景深度方面,落地超100个应用场景,从反欺诈、智能营销延伸至智能制造、数据治理。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24年营收计算,海致科技在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五;并在中国以图为核心的AI智能体提供商中位列第一,拥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海致科技在“以图为核心的AI智能体”细分市场占有率超50%,位居第一,充分体现技术差异化带来的定价权。

随着产业级AI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5年654亿增至2029年2861亿(年复合增速44.6%),其先发优势有望加速转化为规模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至今,海致科技已获得君联资本、IDG资本、高瓴等机构的长期押注,上市前估值高达33亿元。

深入来看,机构看中的不仅是技术壁垒,更是其将学术成果(如清华大学院士工作站)转化为产业标准的“产学研贯通力”。

若上市后持续投入图模融合研发,海致或成AI 2.0时代“基础软件国产替代”的核心标的。

结语

海致科技以图模融合技术为核心,通过自研AtlasGraph图数据库打破世界纪录,解决了大模型幻觉这一行业痛点,其Atlas智能体产品在2024年实现收入872%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港股IPO市场瞩目的“大模型除幻第一股”。

凭借在“以图为核心的AI智能体”细分市场超50%的市占率,海致科技不仅验证了技术商业化路径的可行性,更以33亿元估值成为国产基础软件国产替代的标杆。

在产业级AI解决方案市场保持高增速的背景下,其“产学研贯通+场景深耕”的模式,或将为AI 2.0时代的硬科技企业开辟一条“技术壁垒-场景落地-生态扩张”的新路径。 $恒生指数(HSI)$ @话题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