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年各种AI产品的大肆盛行,一个必然结果就是“AI 游客”——演示时一堆人叫好,甚至掏钱试用,结果没过几天,人全跑光,留下你对着后台数据干瞪眼…
无论国内外,很多AI 新产品都面临着这样局面,数据像坐过山车,用户要么 “用一次就跑”,要么签了短期合同,3 个月内 70% - 80% 都撤了,钱还没赚,用户先溜没影了。
所以,一个几乎都有订阅制AI公司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么让用户去买年度会员?毕竟,年度会员留得越久,净收入就越高,用户越多,边际成本越小,这可是无数互联网公司都验证过的 “财富密码”。
先从数据维度看看,为什么卖年度会员这么香?
根据ChartMogul 对 2500 多家 SaaS 公司的调研:卖年度会员的 “净收入留存率”,比月度会员高 10 - 20 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就是用户一旦买年度,续费率更高,公司收入自然也更稳定。看具体对比:
其实留存用户的巨大鸿沟背后逻辑也很简单——用户掏了一年的钱,舍不得浪费,会更认真用你的产品;就算产品偶尔出 bug、客服回复慢,用户也会 “看在钱的份上” 忍一忍,不会立刻跑路;而且你能提前拿到一年的钱,自然有更多资源去做研发,市场推广这些动作
下面根据growthunhinged与Canva、Duolingo、Grammarly 等企业的增长负责人的的总结,具体说下14个推动年度订阅的实战策略,对AI公司来说,你可以直接来抄作业。
先用一张表格总结。
14 个推动年度订阅的实战策略
策略一:巧妙定位
1,不强行推销
比如有位增长负责人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他们成功将新用户中选择年度订阅的比例提升了 5 倍,但随之而来的是退款率飙升。由于该业务要求用户在免费试用前绑定信用卡,年度订阅的退款率高达 10-14%,而月度订阅仅为 2-3%。很多用户因忘记取消年度订阅,在账单上看到费用后选择退款。
启示:避免强行推销年度订阅,应注重引导和用户主动选择。
2,把 “年度会员” 设为默认选项
SaaS 定价页面目前已普遍将年度订阅设为默认选项,如果你了解过“福布斯云服务 100 强”企业的定价页面,就能看到在 25 家同时提供月付和年付选项的公司中,88% 都将年度订阅设为默认,同时标注 “每月 9.99 美元(按年计费)” 这样的经典表述——既让用户觉得 “占了月付的便宜”,又锁定了一年的收入。
好处:更改默认选项能显著提升年度订阅的选择率。如果你目前只提供月度订阅,不妨新增年度选项,可维持原价(按年计费),同时提高月付价格。
4,让 “年度会员” 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很多公司犯的错误是——“升级年度会员” 的入口藏得比宝藏还深,有些公司的用户想改套餐,得在设置页里翻好几层,导致有人先取消月度,又重新买年度 —— 折腾半天,用户还觉得麻烦…
支招:Canva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在首页侧边栏放个显眼的 “年度会员入口”,不用弹窗骚扰,用户想用的时候,一眼就能找到。
策略二:价格设计
4,提供更大折扣
云 100 强企业的 “年度折扣” 中位数是 20% ,相当于 “一年白送 2.5 个月”——不过不同公司玩法不同:像 Intercom 这种用户离不开的产品,折扣少点也有人买;Grammarly 直接打 6 折,用户疯抢…
支招:一是先算清楚 “用户买年度能给你赚多少钱”(比如用户买年度后,平均用 15 个月,那折扣大点儿也不怕);二是多测试,比如给核心用户(本来就会买年度的人)小折扣,给犹豫的用户大折扣,看哪种更合适。
5,抵扣历史消费
如果新用户买年度时,折扣给少了没人理,就试试 “给老用户补优惠”,很多公司说:用户从月度转年度时,允许抵扣之前付的钱 —— 相当于 “给老用户发福利”,他们更愿意升级。
支招:别给所有用户都补优惠——只给注册 6 个月内的 “新用户”,或者 “还没稳定用你产品” 的人,不然你会亏死…
策略三:生命周期触发
6,别等用户跑了才想起来推年度
很多人以为 “得让用户用够 6 个月,再推年度”,结果大错特错,其实数据显示:用户第 2 个月买年度的概率,是第 9 个月的 3 - 4 倍!
支招:用户刚用产品的前几个月,早退年度——毕竟这时候他们新鲜感还在,容易冲动消费。
7,捕捉行为信号
很多人买月度会员,其实是 “试试水”而已,并没打算长期用。但如果用户开始 “搞自动化流程、用特定功能、甚至给你提需求”,说明他们想长期用,这时候推年度,一推一个准。
支招:在后台埋点,盯着这些行为:设置自动化任务、频繁用某功能、加第三方集成… 发现就马上跟上年度会员计划
8,考虑季节性因素
有些用户爱买月度,是因为 “业务有淡季旺季”(比如旅游公司,旺季疯狂用,淡季直接跑路),这时候公司得 “跟着用户的节奏” 推年度!
支招:用户进入 “旺季” 时(比如旅游公司夏天订单暴涨),主动联系他们:“现在买年度,旺季随便用,淡季也能慢慢规划”—— 这时候他们有钱又有需求,容易成交。
策略四:心理暗示
9,“具体省钱金额” 比 “折扣” 更容易打动用户
比如月度用户用了 6 个月后,你可以直接算笔账:“你已经花了 XX 钱,如果买年度,能省 XX 钱”—— 别扯虚的 “折扣”,用户对 “实实在在的数字” 更敏感。
原理:人天生讨厌 “损失”,看到自己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会更想 “通过买年度把钱省回来”。
10,锁定当前价格
如果你打算涨价,其实也别藏着掖着,直接告诉用户:“现在买年度,能锁定当前价格,以后涨价也不用多掏钱”—— 再设个 “截止日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制造紧张感,不少电商公司也经常这么搞,比如“你的拼单折扣还剩几分几秒”之类,刚过完618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一个例子:涨价前,给用户发通知:“某某日前买年度,永远按原价!” 很多用户怕以后多花钱,赶紧下单。
11,“专属感”= 让用户觉得 “占了大便宜”
继续举例,比如:“你是我的老用户,才给你这个特别折扣”,“只有联系我的用户,才能享受这个福利”—— 用户会觉得 “自己被重视”,更愿意掏钱。
支招:把 “年度折扣” 包装成 “专属福利”,让用户觉得 “错过就没了”。
策略五:提升感知价值
12,“额外福利”= 让年度会员更香
除了打折外,也需要适当给点 “独家福利”,用户更愿意买年度。比如 Squarespace 给年度会员 “免费送一年域名”;很多博主给年度订阅用户 “送独家 AI 工具”…
这些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免费和产品专家 1 对 1 咨询;送独家模板、主题;优先客服支持;品牌周边(比如 T 恤、笔记本);进 “会员专属群组”等等。
13,“优先体验新功能”
AI 功能更新基本是以月单位,用户都想第一时间体验,这里面策略可以是:“年度会员能优先用新功能”—— 既让用户觉得 “自己是核心用户”,又能靠新功能留住他们。
原理:用户一旦习惯了 “优先体验”,就很难再换别家产品,相当于 “用新功能锁死用户”。
14,“AI 积分”
现在很多产品用 “AI 积分” 收费(比如用一次 AI 功能,扣多少积分)。你可以这么玩:年度会员则是 “一次性给全年积分”,用户想用就用,不用怕 “每月限额不够”;还能搞 “积分结转”—— 年度会员没用完的积分,能转到下一年(设个上限),普通用户不行。
效果:用户会觉得 “年度会员更自由、更划算”,主动掏钱买。
最后总结一下这14 招核心逻辑
其实卖年度会员就一个核心:让用户觉得 “买年度更划算、更有价值、更省心” 。不管是设默认选项、给折扣,还是玩心理战术,本质都是围绕这一点。
但要记住,别把用户当 “韭菜” 硬割,要像 “钓鱼” 一样 —— 先给甜头(折扣等),让用户主动上钩,最后才有机会长期留住他们。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