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许小年
06-21


泡泡玛特会崩吗?从资本周期、情绪溢价与投资逻辑的博弈谈起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资本退潮的真相:高位减持≠崩盘信号】


近期泡泡玛特创始股东蜂巧资本清仓套现60亿港元、董事屠铮离场等新闻引发市场恐慌,不少投资者担忧这是“潮玩泡沫破灭”的前兆。但若穿透表象,会发现这次减持更多是资本周期的必然结果,而非公司基本面的崩塌。


蜂巧资本作为早期投资机构,其人民币一期基金存续期已近10年,基金到期后的退出操作是风险投资行业的常规动作。类似案例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如高瓴资本退出京东、红杉减持美团等,均未对企业长期价值造成根本性冲击。此次套现浮盈超8倍,恰恰证明了其投资逻辑的成功,而非对公司的看衰。


关键思考点:


1. 资本周期≠企业生命周期:早期投资者退出是资本市场的自然循环,与公司经营质量无直接关联;

2. 流动性溢价终结的信号?:减持可能意味着资本认为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短期预期,但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同比475%的增速仍提供基本面支撑。


【情绪价值的双刃剑:盲盒模式的“危”与“机”】


泡泡玛特的核心争议在于其商业模式——通过“盲盒+IP”创造情绪溢价。Labubu等爆款IP的二手市场价格暴跌(如“本我”隐藏款价格腰斩)、黄牛血亏等事件,暴露了情绪价值驱动的脆弱性。


风险警示:


1. 无锚定价的风险:产品缺乏基础功能属性,价格完全依赖稀缺性和社交属性,易受供需波动冲击;

2. 复购率瓶颈:盲盒的新鲜感递减效应明显,用户对重复消费的疲劳可能加速行业增速下滑;

3. 监管风险:若盲盒机制被认定为赌博性质(如日本对扭蛋机的限制),商业模式将面临重构。


机会挖掘:


1. 从“盲盒公司”到“文化娱乐集团”的转型:泡泡玛特正拓展潮玩衍生品(毛绒挂饰、联名款)、布局全球化(欧美门店排队盛况)及IP矩阵多元化(Labubu、Skullpanda等),降低单一IP依赖;

2. 情绪经济的长期价值:Z世代对“小确幸”的需求未减,泡泡玛特通过社群运营(如小红书、潮玩展)持续强化用户粘性。


【高估值下的博弈:如何衡量泡沫与成长性?】


截至2025年6月21日,泡泡玛特市盈率高达95倍,远超传统消费品公司。市场分歧的核心在于:高估值是否透支了未来增长?


数据透视:


- 业绩增速: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06.9%,净利润增长185.9%,海外市场贡献近40%收入,且毛利率高于国内;

- 估值模型争议:若以传统DCF模型计算,其合理估值约千亿港元(当前市值超3200亿),但若将其定义为“文化娱乐平台”,则可对标万代(市盈率30倍)与乐高(私有化前市盈率25倍)的中间值。


投资逻辑的分野:


- 看空者:认为情绪溢价不可持续,当前估值是“市梦率”支撑的击鼓传花;

- 看多者:押注其全球化能力与IP护城河,将其视为“中国版迪士尼”的雏形。


【投资策略: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安全边际?】


对于普通投资者,建议关注以下指标:


1. 海外扩张进度:欧美门店坪效、新品爆款率(如LABUBU 3.0的热度持续性);

2. 股东减持节奏:若后续管理层继续大规模套现,需警惕内部人信心问题;

3. 监管政策动向:国内对盲盒的立法规范及海外市场合规风险。


短期波动中,可参考“事件驱动策略”:若股价因减持恐慌超跌(如跌破200港元),结合业绩超预期信号(如Q2海外增速维持400%+),或存在波段机会。


【结语:潮玩的尽头不是塑料,而是人性的永恒博弈】


泡泡玛特的争议本质是资本市场对“情绪价值资产”定价的探索。与其纠结于“崩不崩”,不如思考:当资本退潮后,企业能否通过IP创新与全球化真正沉淀出长期价值?


个人观点:短期泡沫需警惕,但若泡泡玛特能持续输出“全球年轻人共同的语言”(如LABUBU的跨文化认同),其估值逻辑将超越玩具公司,进入文化符号的更高维度。投资此类标的,需兼具“守正”(关注基本面)与“出奇”(理解情绪经济)的双重视角。


(欢迎理性讨论,拒绝情绪化站队。)

新消费概念大涨!泡泡玛特,大家有买吗?
11月10日,港股新消费概念股午后涨势不止!毛戈平涨超9%,泡泡玛特、蜜雪集团涨超8%,古茗涨超7%,老铺黄金、茶百道涨超5%。【大家觉得泡泡玛特现在是趋势反转吗?上周你有逢低买入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笑猫日记
    06-22
    笑猫日记
    目前贵的离谱,近期也出现了调整的迹象,当然,如果全球范围内,泡泡玛特能否再次制造出新的爆火IP,股价可能再次启动新的行情
  • 上山抓牛股
    06-22
    上山抓牛股
    很多博主都在关注泡泡玛特。都长了几十倍了。难道还想买肉吗?直接放弃。 才是最明智的。 股票有了结果再去关注已经晚了
  • 启程巴芒阁
    06-22
    启程巴芒阁
    泡泡玛特此时高估,是如人群中看到姚明一样,显而易见。现在的难点是,未来的高增长的确定性,如果未来三年能持续保持高增长,高估会变成合理估值,甚至低估。
    如果你此前没有买入,现在只需思考一个问题,巴菲特回以现在的价格买入泡泡玛特吗?他老人家可是投资过迪士尼
发表看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