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恶化 吸引谁买房?

柳叶刀财经
06-21

大家晚上好,我是刀哥。

这几天都没时间更新。在广州开设我们的第一期的管理课,非常非常牛的一门管理课。客观说,管理也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的科学化的去思考。

发一张现场图给大家看看:

中间这位是我们请的老师,我是主办方老板。我也全程听了,老师水平很高,确实是顶级的管理学老师。

今天本来想水一篇的,但是,很多同学一直想看视频号的文字版,正好有,就同步一篇过来:

房地产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房价恶化了,5月份,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全军覆没,平均降幅0.7%,比上个月扩大0.5个百分点。北京跌0.8%,上海跌0.7%,广州跌0.8%,深圳跌0.5%。而一线城市新房的价格环比由持平转为下降0.2%,北京跌0.4%,广州跌0.8%,深圳跌0.4%,只有上海硕果仅存环比上涨0.7%。

之前我讲的一期《房价何时止跌》,其中提到一线城市中,上海和深圳有可能最先企稳,5月份的数印证了上海房价的相对坚挺。

再说好消息,广州全面取消限购。房地产上一轮周期里的抑制性政策就剩下一线城市限购了,广州打响彻底松绑的第一枪,原因是四个一线城市里,广东的商品房库存最高,所以过去一年在四个一线城市里,广州房价跌幅最大。广州先取消限购,但大概率不会是最后一个,下一个会是谁?之前说过,北京、上海、深圳的库存去化周期分别是19.9个月,13.1个月和9.7个月,这么看深圳的库存压力最小,北京较大,如果纯粹从消化库存看,理论上下一个应该是北京。但房地产政策的变动,北京向来不是领头羊,往往都是先在其他地方试点,最后才到北京。再考虑到目前上海的房价相对坚挺,那下一个放开的会不会是深圳呢?

为什么说大概率还会放松其他一线城市的限购呢,因为5月份的房价数据宣告了去年9月底那波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效果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在上周五,国常会上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这个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广州提出取消限购,当然不会是巧合。房地产止跌回稳这个词一直在提,但这次前面加了个前缀:“更大力度”,懂得都懂,这就是告诉市场,稳住房地产这个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股市也是这么理解的,在5月份房价数据的利空出来后,大A多家地产公司反而涨停了,市场在用钱下注,房价利空会逼出来政策利好,也就是2.0版的刺激政策也许不远了。但别一听就立刻上头,觉得你的房子一定会被托起来的,很多房子未来可能不属于国家操心的范围了。

我们思考一下,房地产怎么才能企稳,那就是要有新的接盘侠来买房,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得有人掏钱买房。我们用象线思维把人群分为四类。

第一类,有钱还想买,但有限购买不了。只有一线城市有限购,所以一线城市确实还有一部分被压抑的需求。这类人如果放开限购,只会买一线城市的房子,比如在广州打工的东北人,限购现在放开了,可以买房。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啊,四个一线城市都放开了限购,短期内确实会有一波需求释放,就像之前几轮放松限购,比如取消“认房又认贷”、取消单身购房限制那会儿。但根据之前的经验,在房价不企稳的情况下,这类需求的量有限,因为除非真有居住需求,否则干嘛接房价下跌的飞刀呢。

第二类,有钱但不想买房,这类人群不属于刚需,他们的决策依据与房价高度祥光。没有金融属性的房子纯纯就是一堆砖头,只有房价上涨或者至少房租收入能持续超越存款利率,房子才有投资价值,这部分人群才会考虑投资房子。想想居民端150多万亿的储蓄,确实有不少找不到好投资方向的土豪,他们有的在转战香港、东京买房了。激活他们买房的想法,就得有能保值增值的好房子。这次国常会提到推进“好房子”建设,说白了,要打造有品质有价值的高端房产。打开你的想象空间,未来的房地产将是极端分化的,不仅北上广深和鹤岗是两个世界,即便是在北京一个城市里,海淀区和郊区不再是一个市场,甚至都是海淀的同一片区,可能马路一边的好房子在上涨,而另一边的老破小一蹶不振。比如今年北京拿出不少优质地块上市,而且主要做高端的改善产品,这就是明确信号。闭眼买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未来买房相当考验一个人的眼力,买不好就会踩坑。无论如何,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房子作为居民财富效应的蓄水池,都需要房价不能持续全面下跌。相反地,如果能有一部分好房子企稳上涨,就会吸引储蓄搬家,重新有人关注房子,房子只要卖的出去,就能带动土地销售和整个产业链的就业和投资。

第三类,没钱但想买房,这批人属于刚需,数量巨大。都说年轻人躺平,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他们天生就清新脱俗,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吗?实在是因为就业、收入预期不乐观。想让这部分群体有钱买房,是个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就业和收入改善。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一直趴在零轴之下的CPI和PPI提示我们,通缩这个魔鬼一直鬼阴魂不散,它伤害的是整个经济。

想改变通缩需要更多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不光关系到房地产,也关系到整个经济。大家关注CPI和社会融资的数据,什么时候CPI到了2%左右,居民的长期融资额明显增长了,刚需们估计就开始买房了,到时候更多城市的房价就该企稳了。

最后一类,没钱也不想买房,这些人属于最后一个梯队,可以暂时先不考虑。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