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的港股市场,A+H 股上市热潮持续升温。港交所数据显示,上半年 40 只新股合计募资达 1021 亿港元,成功重夺全球 IPO 融资额榜首,创下多年来的融资规模新纪录。
在这轮资本浪潮中,制造业企业的上市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宁德时代以 52 亿美元的融资规模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 IPO 项目。同期,超过 60 家内地 A 股公司启动港股上市进程,蓝思科技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从 IPO 备案到通过港交所聆讯仅耗时 83 天,刷新了 "果链" 企业港股 IPO 的速度纪录。
蓝思科技的发展历程与创始人周群飞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这位来自湖南湘乡偏远山村的创业者,15 岁南下深圳打拼,从手表玻璃厂女工起步,历经 30 年奋斗将蓝思科技打造为年营收 699 亿元、市值超千亿的科技企业,自身也被誉为 "果链女王"。
从手表玻璃女工到 "果链女王" 的 30 年逆袭
周群飞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上世纪 90 年代,她在玻璃厂从事镜片打磨工作,机械劳作并未消磨其进取之心。2003 年,她以数十万元资金和数十人的团队为起点创立蓝思科技,专注于手机玻璃镜片研发生产。2007 年苹果提出手机外壳材质新需求时,蓝思科技敏锐把握玻璃材质趋势,迅速投入技术研发,成为苹果早期手机前盖玻璃核心供应商。
凭借与苹果的紧密合作,蓝思科技从第一代 iPhone 开始,持续为苹果主力机型提供前后盖及摄像模组玻璃组件。这种深度合作不仅带来可观收益,还推动其产能扩张与产业链延伸。但与此同时,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也逐渐显现 —— 随着苹果出货量波动及国产手机品牌崛起,蓝思科技面临营收增长乏力、盈利面临压力的外部挑战。
为突破发展瓶颈,周群飞启动多元化战略,在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探寻新的增长引擎。不过从 2024 年财报数据看,智能汽车业务营收占比为 8.49%,机器人业务占比不到 2%,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成为蓝思科技降低对苹果依赖风险、开拓新资本运作空间的重要举措。
图源凤凰网湖南
699 亿营收背后的单极困局:多元化业务占比不足 11%
港股 IPO 不仅为蓝思科技提供资金支持,更有望帮助其重构国际估值逻辑、摆脱 "果链代工" 形象。借助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与国际化属性,公司计划在人形机器人、折叠屏等 AI 终端领域拓展新的市值增长空间。
面对手机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蓝思科技正采取 "稳固手机业务 + 推进多元化" 的发展策略。此次赴港上市作为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能否依托港股市场资源在智能硬件、汽车智能化等新兴领域抢占先机,破解 "果链" 依赖困境,值得持续关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