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必要为“不会发生”的投资而焦虑

肥猫会飞FCF
06-30

随想52:没有必要为“不会发生”的投资而焦虑

肥猫的朋友们,又见面了!

上一周的股市应该让不少人感到舒坦, $标普500ETF(SPY)$ 又创了新高。市场一涨,总能看到不少“变脸”神速的评论员:一个多月前还在唱衰、骂某些股票是“垃圾”的人,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多头,比如 $美国超微公司(AMD)$ 。4月他们的目标价还在$75以下,现在却一口气喊到$200、甚至$300,仿佛从来没有质疑过这家公司一样。

Image

除此之外,牛市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焦虑制造机”——那种拿一只股票举例说:“如果你20年前买了它,或者当初它几分钱的时候投1万美元,现在就已经是5000万富翁了!”听起来确实刺激,也确实说明了长期投资的力量,但往往只是给人平添焦虑罢了。

比如有人在X.com上举 $英伟达(NVDA)$ (英伟达)为例,说如果早在16年前投进去,现在就赚翻了。但肥猫想说,当时的NVDA是个啥?那时候它也不是AI巨头,甚至AI的概念都没成型,风险高得很。更别说中间经历过多少次股价的腰斩、回撤。你真有可能在它跌去50%的时候,提前离场。

其实你完全不需要早在16年前就“押中NVDA”才能赚到钱。比如2020年、甚至2022年,NVDA的价格(拆股后)还只有十几块钱,持有到今天,不也有10倍的回报吗?关键是你敢不敢拿得住。

Image

我们再来设想一个更现实的情境:

  • 2009年,你买入NVDA后一年涨了一倍,你卖不卖?

  • 不卖,那如果半年后跌回原点呢?你还扛得住吗?

  • 好不容易两年后又翻了一倍,你卖不卖?

  • 如果再一次短期暴涨两倍,你忍得住不落袋为安?

  • 然后它再跌80%、横盘一两年,甚至你眼看着同期的AAPL一路狂飙,你真的还能hold得住NVDA吗?

Image

别太高估人类的“信仰持仓能力”。除非你已经在别的股票上尝到过价值投资的甜头,并且形成了一套稳定的心理机制和正反馈,否则很难坚定持有一只高波动的股票。

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长持一只妖股,吃到最后的大肉”?肥猫认为,光有“耐心”还不够,你得满足几个条件:

  1. 你曾有过成功的长持经验,比如你2009年也买了 $苹果(AAPL)$ ,一路持有,尝到了甜头,这会让你相信“长期持有是可行的”。

  2. 你同时持有多只优质股票,这样即便某只股票暂时表现不好,你还有其他的收益来给你信心。

  3. 你有“闲钱”可试错,比如2009年你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资产,那么花1万美元“赌一把NVDA”,就不会对你的整体资产构成威胁,你也就能减少长持过程中的焦虑。

这种人才能真正做到“长期持有高风险股票不动摇”。不是喊口号说“信仰”、“长线”就能做到的。市场残酷,你必须先有一套自己的应对系统。

总结一下: 不要因为自己错过了某只十年或二十年前的股票,就对未来投资感到焦虑。你真正需要的是在当前市场中找到合适的标的,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体验正向循环,并适度试错。焦虑不会带来收益,只有系统、耐心和执行力才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