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追不追?

柳叶刀财经
07-10

大家晚上好,我是刀哥。

美国有英伟达,我们有大银行。最新英伟达的市值已经突破4万亿美元,太猛了。没想到第一个破4万亿的不是苹果,不是微软,而是英伟达。

当前纳斯达克38左右的市盈率,其实大多也都是英伟达给带起来的,因为权重最大,且市盈率在51以上,因此直接抬高了纳斯达克的估值。

事实上,谷歌只有20倍市盈率,苹果是32倍,微软是38倍市盈率,这几个也不算特别高估的。

而我们确实这一波上证突破3500最大的功臣就是银行,今天晚上我录了个视频,讲了银行涨到现在的逻辑:

视频中也有讲,提到,关于A股一直是政策市。(这个视频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值得各位仔细品味)

特别是有几个政策性的观点,大家如果仔细去观察,你会发现,银行涨到今天不例外。作为投资人,我们要懂得我们究竟为什么错过,以及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不会再错过,而梳理重大的政策性事件,毫无例外有帮助的:

1)国家队下场买入四大行

早在2023年汇金下场的时候,我当时有写过文章,大家可以跟着定投:

出手

2024年也有提:

高股息

而大范围的买入,直接公告买入的就是2024年4月份:

当时直接增持四大行。

同时,在国资以银行股作为“新财政工具”——用股息收入替代土地财政下滑缺口的时候,其他的一些资金,比如:保险、外资、公募资金接力入场,形成“国资点火、机构接棒”的闭环。

2)去年底的对金融机构的约谈

各位应该都有印象。2024年底,债券持续大牛市,利率持续下行,银行、公募、保险等持续怼着债券买,当时的债券直接被买爆了。因为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未来肯定会持续降息降准,所以早点买债肯定是对的。

大家没有印象的,我可以再把之前的观点发给大家看看:

机构疯狂怼债券投资

这个公告大家应该都还记得,2024年12月中旬的:

金融机构不去买债,那买什么能完美替代债呢?当然是高股息的银行股,这竟然比债还香。而买银行股也是监管乐意看到的,毕竟你看我们指数已经3500多了。

3)4月关税风波之后的对公募基金的窗口指导

这个我们就不提了。结果就是公募基金都开始也怼着高股息以及银行去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