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仅 7 个交易日,基金市场便迎来一波密集降费动作,超 20 只产品集中宣布调低费率,覆盖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及 FOF 等多个品类,成为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深化的最新信号。
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率先发力降费
7 月 8 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为降低投资者理财成本,自 7 月 11 日起下调两只债券基金的托管费率:易方达中债新综指(LOF)(A/C/D)与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债券(A/C/D)的托管费年费率均从 0.10% 降至 0.05%。
同日,国泰基金宣布调整国泰农惠定期开放的费率,管理费率从 0.40% 降至 0.30%,托管费率同步从 0.10% 下调至 0.05%。而富国基金则在 7 月初便已启动降费,旗下富国鑫汇养老目标日期 2025 一年持有 A 类份额管理费从 0.60% 调为 0.40%,Y 类份额管理费从 0.30% 降至 0.20%。
除主动调低基础费率外,部分货币型基金同步优化多项收费。德邦德利货币 A、东吴增鑫宝 A、国联现金添利、财通财通宝 A、银河水星现金添利等产品,纷纷下调管理费率、托管费率或销售服务费率;另有产品推出针对性费率优惠,例如 7 月 9 日富国基金公告显示,富国双利增强债券 E 的销售服务费从 0.10% 优惠至 0.01%。
低费率产品阵营持续扩容
事实上,今年以来基金主动降费已成趋势。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基金、兴业中高等级信用债等近 30 只产品,已主动将费率降至 0.15% 及以下的低费率区间。据 Wind 数据统计,目前管理费年费率在 0.15% 及以下的基金数量已达 1050 只,低费率产品阵营持续扩容。
从行业改革进程来看,公募费率改革正分阶段稳步推进:第一阶段的管理费用改革、第二阶段的交易费用改革均已落地,第三阶段降费重点聚焦基金销售环节。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表示,2025 年起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约 450 亿元费用,持续为投资者 “减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