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我是刀哥。
今天下午出的稳定币的视频的文字版,大家可以参考。
原视频在这里:
一会儿上播,有兴趣可以进来看看:
文字版原文我通过AI做了修整,大家可以看看:
一、稳定币的起源与核心价值
解决加密货币波动性问题加密货币与法币兑换时存在显著时间差,期间价格剧烈波动导致使用体验差(如交易延迟引发的汇率损失)。稳定币应运而生,其价值锚定美元(如USDT/USDC保持1:1美元挂钩),大幅降低波动性,成为加密货币市场中的“稳定介质”。
替代传统跨境支付体系Swift系统存在两大痛点:
手续费占比1%-4%(如5000美元支付需50-200美元手续费);
新兴市场美元获取困难(如尼日利亚奈拉难以兑换美元)。稳定币通过链上点对点传输实现秒级到账,成本降至0.1%以下,且无需依赖银行账户。
效率低下
:跨境支付需经多级中转行(如非洲→欧洲→美国→香港),耗时3-5天;
成本高昂
二、主流稳定币现状与监管演进
市场主导者:USDT与USDC
稳定币
发行方
规模占比
特点
USDT
Tether
62%
新兴市场首选,流通性极强
USDC
Circle(原含Coinbase)
24%
高合规性,已上市(市值450亿美元)
总市值突破1.5万亿美元,60%用户来自新兴市场(尼日利亚、阿根廷等)。
监管框架落地
美国《天才法案》
:要求储备资产中短期美债≥60%,赋予稳定币“数字美元”地位;
香港《稳定币条例》
: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支持跨境贸易结算;
处罚历史
:USDT/USDC曾因反洗钱漏洞被罚1850万/4200万美元。
三、稳定币的核心商业逻辑
盈利模式
储备资产收益
:用户兑换的美元被投资美债(年化收益5%),形成“铸币税”(例:Tether 2024年盈利140亿美元);
支付网络垄断
:构建封闭资金池(类比支付宝),收取交易手续费。
新兴市场驱动增长
需求本质
:规避本币贬值(如阿根廷比索年通胀70%);
美元替代
:在银行渗透率低的地区(非洲40%人口无账户),稳定币成为“链上美元生命线”。
四、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当前瓶颈
无利息
:持有成本高(对比美债4%收益),Circle尝试通过消费返利(4%)补偿;
1:1锚定限制
:制约规模扩张,未来或转向部分准备金模式(如10%保证金发行)。
地缘金融博弈
香港试点CNH稳定币服务“一带一路”贸易;
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美元霸权扩张
:稳定币将美元渗透至美国银行无法覆盖的地区(南美、非洲);
中国破局路径
:
终极形态多国主权货币支撑的稳定币网络(如蚂蚁币、EUROC),形成全球支付新基建,逐步取代Swift。
关键结论:稳定币不仅是技术产物,更是美元全球化2.0的核心工具——通过“链上美元”突破主权边界,重塑全球金融权力结构。中国需加速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布局,争夺新兴市场支付话语权。
以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