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交易火热,ETF怎么选?

二套房研究员
07-15

尽管关税战闹得沸沸扬扬,投资者对AI和机器人的热情丝毫未减。

从4月8日市场低点到二季度末,美股七姐妹的平均回报率高达35%,而标普500其他493只股票的回报率只有3.7%。、

都想搭上AI这趟快车,但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ETF,到底该怎么选?

先说核心结论:

求稳图大就看QQQ:对于大多数想省心、又想抓住AI巨头红利的投资者来说,纳斯达克100指数ETF(QQQ)依然是目前最简单直接的选择。如果你相信AI的未来主要由现在的科技巨头主导,那么买QQQ就相当于一键打包了这些核心玩家。

想博取超额收益、投资更“纯粹”的AI概念:如果你认为AI的浪潮会涌现出更多“小而美”的专业公司,那么下面我们要聊的这些专业AI ETF就值得你花时间研究了。

QQQ vs AI主题ETF大比拼

QQQ全名是Invesco QQQ Trust,也没带个“AI”的字眼,怎么就成了AI投资的首选了?

这其实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QQQ追踪的是纳斯达克市场上100家最大的非金融公司。因为纳斯达克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的聚集地,所以这些巨头自然而然地就成了QQQ的重仓股。

简单来说,QQQ的“秘密武器”就是:“科技七巨头”在其中的权重占到了惊人的42%! 像亚马逊、微软、谷歌和Meta这些被称为“四大云巨头”的公司,在过去几年里投入了海量的资金搞AI基础设施建设。据CFRA研究预测,到2025年,这四家公司仍将占据全球AI资本支出的55%。

所以,虽然QQQ不是为了AI“量身定做”的,但它却恰好把当前AI竞赛中最有钱、最有实力的选手都给你打包好了。

当然,市场也看到了专门投资AI的需求,所以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的AI和机器人主题ETF。今年以来,这类ETF已经吸引了4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总规模达到了180亿美元。

那它们和QQQ比起来,区别在哪呢?我们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来看看:

简单来说:

IVES 像是QQQ的“加强版”,更聚焦于AI,科技浓度更高。

AIQ 的视野更全球化,让你能投到美国以外的AI玩家。

BOTZ 和 KOMP 则走了另一条路,它们认为AI不只是软件和算法,更是能改变传统工业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

再比较下:“含AI量”和“差异度”

选ETF,光看名字可不够,得看里面的持仓到底是什么。我们用两个关键指标来拆解一下。

1. “七巨头”含量:

QQQ: 42%

IVES: 32% (最接近QQQ)

AIQ: 19%

BOTZ: 11%

KOMP: 3% (几乎没有)

很明显,如果你想分散对科技巨头的依赖,BOTZ和KOMP提供了非常不同的选择。

2. 与QQQ的“差异度”

它就是衡量一只ETF跟QQQ有多“不像”的指标。 数值越高,说明这只ETF的持仓跟QQQ的重合度越低,风格差异越大。

IVES (61%) 和 AIQ (62%): 和QQQ有一定差异,但仍属于科技赛道。

BOTZ (89%) 和 KOMP (90%): 和QQQ高度不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重仓了QQQ,再买入IVES或AIQ,可能会让你的投资组合在科技巨头上的风险更加集中。但如果你配置一些BOTZ或KOMP,就能有效地实现互补,捕捉到一些QQQ覆盖不到的、来自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AI机会。

聊到这,答案已经很清晰了。未来如何选择,取决于你对一个核心问题的判断:

AI的这股热潮,会继续集中在“七巨头”身上,还是会扩散到更广阔的领域?

场景一:巨头恒强。 如果你认为未来几年,AI的发展和盈利仍将由亚马逊、微软这些巨头牢牢掌控,那么继续持有或买入QQQ,就是最稳妥的策略。

场景二:百花齐放。 如果你相信,随着AI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会有一大批非美国公司、工业领域的企业、或者专注于AI应用的中小型公司崛起,那么,现在就是开始研究和配置AIQ、BOTZ、KOMP这类专业ETF的好时机。它们可能成为你抓住下一波AI浪潮的利器。

如果你是新手,想快速搭上AI这班车?建议是先从QQQ入手,它费用低(0.20%),资产庞大,流动性超好。如果你已有QQQ,想多样化,再看看那些专攻AI的ETF。

$纳指100ETF(QQQ)$ $Global X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BOTZ)$ $DAN IVES WEDBUSH AI REVOLUTION ETF(IVES)$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