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研究员
二套房研究员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0关注
422粉丝
0主题
0勋章

AI交易火热,ETF怎么选?

尽管关税战闹得沸沸扬扬,投资者对AI和机器人的热情丝毫未减。 从4月8日市场低点到二季度末,美股七姐妹的平均回报率高达35%,而标普500其他493只股票的回报率只有3.7%。、 都想搭上AI这趟快车,但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ETF,到底该怎么选? 先说核心结论: 求稳图大就看QQQ:对于大多数想省心、又想抓住AI巨头红利的投资者来说,纳斯达克100指数ETF(QQQ)依然是目前最简单直接的选择。如果你相信AI的未来主要由现在的科技巨头主导,那么买QQQ就相当于一键打包了这些核心玩家。 想博取超额收益、投资更“纯粹”的AI概念:如果你认为AI的浪潮会涌现出更多“小而美”的专业公司,那么下面我们要聊的这些专业AI ETF就值得你花时间研究了。 QQQ vs AI主题ETF大比拼 QQQ全名是Invesco QQQ Trust,也没带个“AI”的字眼,怎么就成了AI投资的首选了? 这其实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QQQ追踪的是纳斯达克市场上100家最大的非金融公司。因为纳斯达克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的聚集地,所以这些巨头自然而然地就成了QQQ的重仓股。 简单来说,QQQ的“秘密武器”就是:“科技七巨头”在其中的权重占到了惊人的42%! 像亚马逊、微软、谷歌和Meta这些被称为“四大云巨头”的公司,在过去几年里投入了海量的资金搞AI基础设施建设。据CFRA研究预测,到2025年,这四家公司仍将占据全球AI资本支出的55%。 所以,虽然QQQ不是为了AI“量身定做”的,但它却恰好把当前AI竞赛中最有钱、最有实力的选手都给你打包好了。 当然,市场也看到了专门投资AI的需求,所以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的AI和机器人主题ETF。今年以来,这类ETF已经吸引了4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总规模达到了180亿美元。 那它们和QQQ比起来,区别在哪呢?我们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来看看: 简单来说: IVES 像是Q
AI交易火热,ETF怎么选?

首个“索拉纳”质押型ETF美国上市,开启“数字币ETF盛夏狂潮”

美国即将迎来首只允许投资者通过质押赚取额外收益的加密货币ETF。 REX-Osprey Sol + Staking ETF(SSK)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计划周三正式上市交易,这被认为是特朗普政府放松数字资产监管后的重大突破。 这只ETF最大的特色就是"质押"功能。质押简单理解就是:你把Solana代币借给区块链网络帮助验证交易,网络会给你支付"工资"作为回报。相当于把钱存在银行会有利息一样。 索拉纳价格在ETF消息公布后上涨6%至约158美元,截至发稿报155美元。过去七天,索拉纳累计涨幅超过12%,但价格仍比1月份的历史高点低 46%。目前索拉纳的市值为835亿美元,在加密货币中排名第六。 分析师预计,SSK获批将开启"山寨币ETF夏季狂潮",多个加密货币ETF产品有望在未来数月获批。 首个可以“生息”的加密货币ETF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索拉纳相关ETF包括Volatility Shares的SOLZ和杠杆产品SOLT,但都是期货产品,无法提供质押收益。 SSK作为首只索拉纳现货ETF ,将首次为投资者提供通过ETF参与加密货币质押的途径。 以往的加密ETF只是简单持有数字资产,而SSK会把部分资金用于索拉纳网络的验证节点质押,从而获得额外的奖励收益。 可以把“质押”理解成加密世界里的“定期存款”。在Solana网络中,质押者通过帮助验证交易来维护网络安全,作为回报获得新发行的SOL代币奖励。这意味着即使SOL价格横盘不动,投资者也可以靠质押获得一份被动收入。 为了满足SEC的监管要求,该基金采用了独特的投资结构,至少40%的资产投资于其他ETF和交易所交易产品,大部分标的来自美国境外的合规产品,主要追踪Solana和质押Solana的相关产品,这种设计既满足了"投资公司必须主要投资证券"的监管要求,又保持了对Solana的直接敞口。 SSK的费率为0.75%。 "山寨币E
首个“索拉纳”质押型ETF美国上市,开启“数字币ETF盛夏狂潮”

押注德州淘金热!贝莱德专门推出了一只ETF

德州正在成为美国新的商业和投资热土,从马斯克把特斯拉总部搬过去,到甲骨文、惠普等科技大厂纷纷南下,德州俨然成了美国新的"淘金地"。 现在连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都坐不住了,直接推出了一只专门投资德州公司的ETF——iShares Texas Equity ETF(代码:TEXN)。 这只ETF确实踩中了德州经济崛起的大趋势,但投资前还是要理性分析风险收益比。 德州为什么这么火? 要理解这只ETF的投资逻辑,我们先得看看德州到底有多火。 企业搬迁潮正在上演:自2015年以来,已经有超过300家公司将总部迁至德州。马斯克的特斯拉、SpaceX,还有科技巨头甲骨文、惠普企业都选择了德州作为新家。 上市公司占比:德州本土的上市公司占全美的十分之一 经济体量:2024年德州GDP达到2.7万亿美元,单独拿出来能排世界第8大经济体 人口增长:2024年德州人口增长全美第一,总人口突破3100万 为什么这些大公司都选择德州?答案很直接: 税收优势明显:德州没有州个人所得税,企业税负也相对较低 营商环境友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监管相对宽松 产业基础扎实:科技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强劲 这波热度能持续多久? 从长期来看,德州的基本面确实不错。BlackRock自己也透露,他们在德州管理着近38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包括1150亿美元的油气行业投资,说明他们对德州是真看好。 再加上计划2026年启动的德州证券交易所,以及纽交所德州、纳斯达克在达拉斯设立区域总部,这些都在为德州的金融生态加码。 简单来说,德州的崛起可能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 iShares德州股票ETF到底投什么? 贝莱德推出的这只"iShares Texas Equity ETF"(代码暂定TEXN),投资策略其实很简单直接:专门买入总部位于德州的上市公司股票。 EXN覆盖了近200家德州本土公
押注德州淘金热!贝莱德专门推出了一只ETF

油价暴跌前夜,聪明钱早就布局了这只反向ETF

最近两天油价暴跌超过10%,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但有一群"聪明钱"早就提前布局,通过一只反向ETF大赚一笔。 当大家还在担心中东冲突推高油价时,专业投资者已经通过ProShares UltraShort Bloomberg Crude Oil ETF (反向原油ETF)提前做空,押注这次油价飙升只是虚惊一场。 什么是反向原油ETF? 简单来说,这是一只"反着来"的基金。普通原油ETF是油价涨它也涨,但这只反向ETF恰恰相反——油价跌,它反而大涨。 而且这只ETF还带2倍杠杆,意思是油价跌1%,它就能涨2%左右。当然,风险也是双倍的。 聪明钱怎么布局的? 数据显示,在过去9个交易日中,有8天都有资金流入这只反向ETF,月度流入资金预计达到1.21亿美元,创下202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些投资者的逻辑很清晰: 中东冲突虽然推高了油价 但实际的石油供应并没有受到影响 伊朗的报复行动刻意避开了能源基础设施 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一切正常 为什么这个策略经常奏效? 过去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卖出地缘政治恐慌"往往是成功的交易策略。 每当中东出现紧张局势,油价就会应声上涨,但大多数时候这种涨幅都是短暂的。真正影响油价的还是供需基本面,而不是新闻头条。 再比较下这次的情况:虽然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一度让市场恐慌情绪达到年内高点,期货和期权交易量都创下纪录,但实际的石油供应链始终运转正常。 这个案例也给了我们几个启示: 专业投资者往往反人性操作 - 当市场恐慌时,他们在布局相反方向 地缘政治溢价通常是短暂的 - 除非真的影响到实际供应 反向ETF是双刃剑 - 判断对了收益翻倍,判断错了亏损也翻倍 风险提示: 反向ETF特别是带杠杆的产品风险极高,不适合长期持有,仅适合有经验的投资者进行短期交易。投资前请充分了解产品特性和风险。
油价暴跌前夜,聪明钱早就布局了这只反向ETF

15%股息率!这只ETF一边抄巴菲特作业,一边卖期权赚钱

最近,美国ETF市场又冒出一个有意思的新品种。 一家名为VistaShares的基金公司推出了一只专门模仿巴菲特投资组合的ETF——VistaShares Target 15 Berkshire Select Income ETF(代码:OMAH)。它的亮点不仅在于买入巴菲特的重仓股,还叠加了备兑期权策略,目标是实现15%的年化分红收益率! 本质上是把巴菲特的选股智慧和期权增收策略结合起来,适合追求稳定收益但能接受上涨受限的投资者。15%的目标收益率确实有吸引力,但代价是放弃了部分上涨潜力。 自3月上市以来,这只ETF已经吸引了将近2.5亿美元资金,而且确实兑现了15%的分红承诺,表现相当抢眼。 这只ETF怎么玩? 策略组合非常清晰: 10%仓位买入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票 90%仓位配置巴菲特组合中的20只核心重仓股 同时通过卖出看涨期权(Covered Call)来获取额外收益 前四大持仓(截至上周五)分别是: 苹果(AAPL):10.2% 伯克希尔B股(BRK.B):9.8% 美国运通(AXP):8.4% 可口可乐(KO):6.2% 整体配置和伯克希尔的季度持仓报告高度一致,每季度调仓一次,保持“追踪巴菲特”的风格。 15%收益率靠谱吗? 从这几个月的实际数据来看,OMAH确实做到了“用期权收益填平股价波动”: 自3月上市以来,总回报基本持平 标的股票组合下跌了约4%,但期权收益正好抵消亏损 实现了目标的15%年化分红收益率 每月分红,现金流稳定 适合哪类投资者? 这种“巴菲特选股+卖期权赚收益”的组合,更适合偏好稳定现金流、不追求极致上涨的投资者: 看好巴菲特眼光,但又希望有分红收益的小伙伴 追求月度现金流、做退休规划的人群 希望年化分红率达到10~15%的保守型投资者 当然,这类策略也不是没有代价: 在震荡市或熊市中,表现优于单纯买入持有 但在牛市中,卖出的看涨期
15%股息率!这只ETF一边抄巴菲特作业,一边卖期权赚钱

这只ETF,专门挖掘“川普2.0”放松监管里的机会

一只全新的ETF近日在纽交所上市,专门投资那些有望从特朗普政府去监管政策中受益的公司。 6月10日,Free Markets ETF(代码:FMKT)开始交易。简单来说,这只ETF的投资逻辑就是:买入那些最有可能从去监管中获利的公司股票。 下面是对这只基金的详细介绍~ 这只基金背后有三家投资管理公司联手打造,包括Point Bridge Capital、、Tactical Rotation Management和SYKON Asset Management。 关于这只基金诞生的背景,基金经理提到一个关键事件:2024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雪佛龙谦抑原则”(Chevron deference)。 具体有什么影响?以前,如果法律条文模糊不清,法院倾向于“谦让”,尊重监管机构(比如环保局、证监会)自己的解释。现在这个原则被推翻了,意味着未来企业跟监管机构打官司,赢面变大了! 监管机构的权力被削弱了。 这一事情为企业“松绑”打开了大门,而特朗普的上台会是那个最强的“催化剂”。所以,FMKT的投资策略,就是找出那些最可能从“监管松绑”中获益的公司。 说了这么多,它的持仓里都有啥? 据基金经理Michael Gayed透露,FMKT投资范围相当广泛,有比特币、黄金,以及受益行业股票。 目前最大持仓包括: Uranium Energy Corp:美国本土的铀能源公司,“核能复兴概念”里新贵,市场近期给了很高关注度; Robinhood Markets:著名互联网券商,靠低监管打造新“华尔街故事”; Old National Bancorp:一家偏中小型的地区性银行,小银行们对监管松绑尤为敏感。 这三家分别代表了新能源、金融科技、中小金融三大块。 简单总结,这是一只高风险、高收益预期、主题超级集中的主动管理型ETF。 如果你是风险偏好极高,且对“放松监管”这条投资主线深信不疑的“特种兵
这只ETF,专门挖掘“川普2.0”放松监管里的机会

这只比特币ETF再创纪录! 341天吸金700亿美元,比黄金ETF快5倍

贝莱德旗下的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用341个交易日吸金700亿美元,成为ETF历史上最快突破这一规模的产品。这个速度是黄金ETF GLD在2004年创下纪录的五倍——GLD当年用了1691天才达到同样规模。 据彭博ETF分析师Eric Balchunas在社交平台X披露,IBIT于6月6日突破700亿美元大关,刷新ETF行业历史纪录,显示出投资者对比特币资产的空前热情。 在目前市场上共计12只现货比特币ETF中,IBIT的统治力尤为显著。根据Bitcoin Treasuries数据,IBIT的规模是排名第二的富达FBTC的三倍多——FBTC目前管理资产为213亿美元。即使是老牌的灰度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尽管仍持有193亿美元的资产,也已被IBIT远远甩在身后。 从比特币的持仓角度来看,IBIT目前共持有约662,707枚比特币,相当于全球所有由上市公司、私人企业、政府机构、加密交易所和DeFi智能合约托管的比特币总量(约340.4万枚)的近20%。 自去年1月获SEC批准上市以来,比特币ETF的资金流入与比特币价格的上涨呈现出强烈联动效应。当比特币在今年5月底创下111,900美元历史新高时,12只比特币ETF的总资产净值也同步攀升至1340亿美元的历史峰值。 早在去年11月,IBIT的资产规模就已经超越BlackRock旗下的黄金基金,成为这家全球资管巨头管理的1400多只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产品。到了12月,IBIT更以破纪录的速度——仅用11个月——突破了500亿美元大关,比BlackRock另一只明星产品iShares Core MSCI EAFE ETF(耗时近4年)快了整整5倍。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IBIT
这只比特币ETF再创纪录! 341天吸金700亿美元,比黄金ETF快5倍

“特马”开撕、特斯拉大跌后,散户加倍下注杠杆ETF抄底

上周特斯拉史无前例的暴跌并未吓退美国散户,相反,他们转向一种更危险的押注方式——买入双倍杠杆ETF抄底。 5月30日那一周,当特斯拉下跌8%时,散户投资者逆势抄底,单周买入超过44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高盛数据显示,5月30日标志着两个月来最大的单日净买入量,而同期英伟达则遭遇了自2018年以来最长的17天连续抛售潮,净流出22亿美元。 然而,散户期待的快速反弹并未如约而至。上周四,当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争执升级至前所未有的程度,特斯拉股价暴跌17%。瑞银数据显示,其美国散户做市客户当天出现8100万美元的资金流出,这是自2023年9月以来特斯拉股票最大的执行交易量。 面对直接持股的巨额亏损,散户并未选择认输,而是转向了一个更加危险的战场:杠杆ETF。 数据显示,上周五,在特斯拉股价创纪录跌幅后的第二天,其双倍杠杆ETF(TSLL)单日吸金5亿美元,创下该产品2022年推出以来最大单日流入纪录。 高盛ETF部门的Chris Lucas指出,单一股票ETF的资产管理规模主要集中在三只股票:特斯拉、英伟达和MicroStrategy。这个"三巨头"的任何大幅波动都会引发杠杆/反向ETF交易量的剧烈波动。 周四特斯拉被"血洗"时,特斯拉单一股票ETF的资产管理规模缩水约20亿美元,将单一股票ETF的总资产管理规模推至2024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在周五,单一股票ETF就迎来了自2022年推出以来第二大的名义交易量——领头羊正是特斯拉。 这种操作模式揭示了散户投资的新逻辑:当普通股票头寸亏损时,散户不仅没有退缩,还转向杠杆产品加倍下注,押注创纪录的抛售不会持续超过一天。 这种交易策略只有在股票次日出现暴力反弹时才能奏效,否则将面临巨大的时间价值损耗和更大的亏损。 对于散户来说,好消息是,由于周一特斯拉股票小幅反弹,TSLL略有上涨。
“特马”开撕、特斯拉大跌后,散户加倍下注杠杆ETF抄底

黄金失宠、比特币ETF狂吸金,华尔街的避险逻辑变了

当黄金ETF资金持续流出之际,比特币ETF却在疯狂吸金。华尔街的避险逻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据彭博数据显示,贝莱德旗下的 iShares 比特币信托基金(IBIT)在5月份吸引了超 63.5亿美元净流入,创下自去年1月推出以来的新高,基金总资产也突破 710亿美元。 谁在买?答案是:机构 这波资金的主力,是机构投资者。 CoinPanel 的交易专家 Kirill Kretov 点出了关键:“在经济不确定性和通胀压力下,越来越多机构正在选择配置受监管的比特币产品。” 甚至连贝莱德自己也“下场”,通过旗下的多元化固定收益基金——“战略收益机会组合”,增持了自家的比特币ETF。 黄金,暂时“失宠”了 与此同时,黄金ETF却遭遇资金外流。 数据显示,过去五周比特币ETF吸引了超90亿美元资金,而黄金ETF同期流出超过 28亿美元。 虽然黄金今年以来仍上涨了25%,但近几周已出现明显回调,目前价格较年内高点回落超过200美元。相比之下,比特币本月早些时候创下 111,980美元的历史新高,受到稳定币立法等监管利好提振。 为什么是比特币?核心在于“去中心化” 渣打银行全球数字资产研究主管 Geoff Kendrick 表示:“由于去中心化的特性,比特币在对冲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可能比黄金更具优势。” 他进一步指出,比特币能同时对冲两类风险: 私营风险:如硅谷银行倒闭等事件; 政府风险:如对美债稳定性、美联储独立性或政策一致性的担忧。 在当前对政策信任逐渐下降的背景下,黄金的“官方属性”反而可能成为短板。 相关性低,配置价值升 更重要的是,比特币和其他资产的相关性正在变弱。 Pepperstone 策略师 Dilin Wu 观察到:“过去一个月,比特币与纳指、美元、黄金的日内相关性都很低。” 这意味着,比特币正在从“投机标的”逐步转型为一种具备配置价值的非相关资产。
黄金失宠、比特币ETF狂吸金,华尔街的避险逻辑变了

美债暴跌,抄底良机来了?长期美债ETF配置全攻略!

最近美债又暴跌了一轮,不少小伙伴可能都在想:能抄底了吗? 被称为“华尔街最准分析师”之一的美银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给出了明确态度:机会确实来了。 简单概括下Hartnett看多美债的理由: 收益率高企,买入窗口打开:美债收益率突破5%,创下历史罕见的高位,构筑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买入机会。虽然这可能是目前市场上最不受欢迎的交易之一,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被忽视的资产,往往越有反弹的潜力。 历史低迷表现带来的反弹潜力:美国10年期国债滚动回报率已跌至负值,跌幅和市场被遗弃的程度与2009年美股和2018年大宗商品类似,历史经验显示极端低迷往往预示着反弹机会。 信用利差异常,反映市场过度悲观:30年期美债与微软债券的收益率利差缩窄到历史低点,表明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用风险评估竟然比对微软还要严苛,存在过度悲观情绪。 暴跌后利空已出尽:推动债券熊市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失误、财政政策失控、贸易与产业政策激进等,但基本都已被市场充分计价,换句话说,“利空已出尽”。 Hartnett认为, 30年期美债收益率超5%是历史性“豪赌长端”的好时机,一旦市场重新对长端债券和美元信心恢复,债券将迎来大幅反弹。 那普通投资者想抓住这波美债反弹机会,怎么办呢?直接买美债门槛高,操作也不太方便,风险控制也比较复杂。 这时候,长期美债ETF就成了一个好帮手——操作简单、配置灵活,还能帮你分散风险。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几只主流长期美债ETF,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些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建议,帮你找到最合适的配置方案。 主流长期美债ETF一览 ZROZ - PIMCO 25+ Year Zero Coupon Treasury ETF 费率:0.15% 久期:27.4年(极度敏感) 投资标的:25年以上零息美债 资产规模:约8亿美元 特点:零息债券,不发利息,到期一次还本,对利
美债暴跌,抄底良机来了?长期美债ETF配置全攻略!

纳指ETF,不只有QQQ:谁才是收益之王?

最近科技股波动明显,不少投资者开始关注:如何在参与科技股成长的同时,也能拿到稳定的现金回报? 其实,除了大家熟悉的QQQ,市场上还有几只采用备兑期权策略的高收益纳指ETF值得关注——QYLD、JEPQ和QQQI,尤其是近期快速崛起的新秀QQQI,在收益率和税收效率上都表现不俗。 要这么选?先贴答案: 追求稳定高收益,对上涨空间要求不高 → QYLD 希望兼顾收益和成长 → JEPQ 注重税收效率,不想明显落后大盘 → QQQI 以下是对三款ETF的详细分析比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往下看~ QYLD:老牌收益王者,分红稳定但增长有限 全称:Global X NASDAQ 100 Covered Call ETF 费用率:0.60% 分红频率:月度 年化分红率:约11%-12% QYLD采用典型的Covered Call(覆盖式看涨期权)策略:持有纳指100成分股的同时,每月卖出平值看涨期权赚取权利金。 优势:分红稳定且高。以1万美元持有为例,每月能拿到80-100美元分红。 劣势:上涨行情容易掉队。比如今年QQQ总回报为-4.8%,而QYLD为-7.0%,差距明显。 JEPQ:更灵活的均衡派,分红+成长两手抓 全称:JPMorgan Nasdaq Equity Premium Income ETF 费用率:0.35% 年化分红率:约9%-11% 资产规模:83亿美元 JEPQ并不简单复制纳指100,而是由摩根大通团队主动筛选高质量成长股,并通过部分备兑策略,保留部分上涨空间。 优势:在分红和增长之间取得平衡。今年回撤(-6.4%)小于QYLD,表现略优。 额外亮点:费用较低,仅0.35%。 QQQI:新晋黑马,靠税收效率脱颖而出 全称:NEOS NASDAQ-100® High Income ETF 费用率:0.68% 年化分红率:约14.38% 推出时间:2024年1月
纳指ETF,不只有QQQ:谁才是收益之王?

这家公司,再次暴露了道指的缺陷

过去一个月,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0%,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仅上涨5%。主要原因就是一家公司:联合健康UnitedHealth Group。 本周二,联合健康暴跌18%,原因是其CEO突然以"个人原因"为由辞职,公司取消2025年业绩预测。这也意味着该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下跌了惊人的48%。 就在一个月前,联合健康还是道指中价格最高的股票,单独占据了指数的9.2%权重。自那时起的股价下跌拖累道指下跌了1938点,是道指大幅跑输标普500指数的主要原因。 这不是联合健康第一次“拖垮“道指。4月17日那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527 点,尽管其 30 只成分股中有 20 只股价上涨,但联合健康131 美元的下跌直接导致了道琼斯指数下跌 805 点,这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点数影响。 为什么一家公司能影响整个道指? 道指是个"奇怪的异类",与常见的市值加权指数不同,它是一种价格加权平均指数。简答来说就是,谁股价高,谁权重大。 这就导致一系列看起来略有点荒唐的结果。比如,一个月前,联合健康作为道指中股价最高的成员,单独就占据了道指9.2%的权重。想象一下,30家公司的指数,一家就占了接近1/10。 又比如,市值3.19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在道指里的权重只有1.9%;市值只有1850亿美元的高盛,因为股价超过600美元,在道指里占了8.7%。 道指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有,但这次联合健康的崩盘,把它的缺陷暴露得一清二楚。一个“怪异的加权机制”,让整个指数沦为高价股的“情绪放大器”。 $联合健康(UNH)$ $道琼斯ETF(DIA)$ $标普500ETF(
这家公司,再次暴露了道指的缺陷

下行抗跌、上涨封顶,Buffer类ETF在美股巨震中爆红

今年以来,美股深度回调,有“抗跌神器”之称的Buffer类缓冲型 ETF逆势爆红。 标普500指数年初至今已经下跌了10%,但这类ETF却逆势吸金。根据 FactSet 的数据,截至 4 月初,投资者今年已向缓冲型ETF注入近70亿美元。这类 ETF 也被称为“目标结果(Defined Outcome)”ETF,目前美股市场上有约400只此类产品,总规模已达700亿美元。 简单来说,缓冲型ETF通过期权策略为投资组合加装“护栏”:在市场下跌时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同时设定了收益上限,牺牲部分上涨潜力来换取抗跌能力。 这类ETF的核心玩法是: 买入看跌期权(put),在市场下跌时提供保护 卖出看涨期权(call),支付期权成本并设定收益上限 保护的范围从10%到100%不等,而上涨空间则设定了明确的收益上限 一般来说,下跌保护越多,收益上限越低。 举个例子,规模达9.06亿美元的FT Vest U.S. Equity Buffer February ETF(FFEB)能保护投资者免受S&P 500指数前10%的下跌,但上涨收益上限为14.5%。而规模较小的FT Vest U.S. Equity Max Buffer February则可以保护100%的损失,但上涨收益上限只有7.12%。 《ETF全球投资第一课》这本书结合了案例,对Buffer类缓冲型 ETF进行了详尽解释。 缓冲类ETF:下行保底、上行封顶 缓冲类ETF包含多种类型,比如传统Buffer系列、Flex Buffer系列、高参与率系列以及低参与率无cap系列等。 中信证券分析了占比最大的“传统Buffer“类ETF,其构建分为三层: 第一层:获取标的资产1:1的收益,可以通过期权组合来构建出标的收益,也可通过买入一份行权价几乎为0的看涨期权或者直接买入标的资产来获取收益; 第二层:设置buffer保护
下行抗跌、上涨封顶,Buffer类ETF在美股巨震中爆红

美元巨变,颠覆ETF对冲格局

当美国变得不那么可预测,美国资产就不再安全了~ 最近,美元指数跌破100,创下三年新低,这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摇摆不定,导致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任正在崩塌。 这导致的结果是: 黄金ETF(GLD、IAU)起飞,年内暴涨超20% 日元/欧元ETF(FXY、FXE)表现亮眼,年内涨幅9% 美元ETF(UUP) 深陷泥潭,已跌超6% 对冲策略大逆转:美国海外投资者增加对美股的外汇对冲,美国本土投资者减少对外国股票的对冲 对于投资者来说,形势正在发生巨变~ 美元正在经历一场“滑铁卢”,而这不仅仅是汇率的波动,更是对现有投资格局的重大冲击,这意味着需要重新评估投资组合,增加对冲美元风险的仓位,并考虑投资非美元资产。 美元霸权动摇,安全资产神话破灭 最近,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美债利率大幅上行,更诡异的是,美元在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同时反而下跌了,日元、欧元、英镑等货币大幅升值,正常情况下,高收益率应该吸引资金流入美国,提振美元,但现在完全相反~ 这背后是美元的信用危机。 去年以来,已有不少投行警告,美国例外论正在终结,这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美元抛售潮。 什么是美国例外论?简单来说,就是认为美国经济、政治制度优于其他国家,美元和美国资产永远是最安全的避风港。但现在,这个神话正在破灭~ 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等背景下,过去几年全球“去美元化”正在加速,而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进一步动摇了对美国资产的信任度,加速美元霸权的瓦解。 最重要的是,美元霸权消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可能是一个长期趋势,需要我们彻底重构投资组合~ 黄金ETF:当之无愧的避险之王 在美元疲软的大背景下,黄金ETF成了最大的赢家。 简单来说: 黄金与美元通常呈负相关关系,美元下跌,黄金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黄金价格已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的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超20%。SPDR Gold Trust (GL
美元巨变,颠覆ETF对冲格局

你可以在港股交易两倍英伟达ETF了

不想熬夜盯盘,又想抓住英伟达暴涨暴跌的投资机会?现在,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 今天,在美国已经爆火一阵的个股杠杆和反向ETF在香港上市了,由南方东英推出,是亚洲首批这类产品。二套房研究员专门找南方东英量化投资部主管王毅聊了聊。 这次新上的产品一共有九只ETF,包括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AI一哥英伟达、马斯克的特斯拉,还有加密货币相关的Coinbase和MicroStrategy。 这些个股杠反产品通过掉期合约实现追踪目标股票的两倍表现或反向两倍表现,简单来说就是:股票涨1%,两倍杠杆ETF涨2%;股票跌1%,反向两倍ETF涨2%。 (图片来源:南方东英) 王毅提到这批产品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不用熬夜交易了。以前想交易英伟达,要么熬到半夜,要么用美股夜盘交易商(最近还出过问题)。现在好了,白天就能交易,而且还能吃信息差。比如DeepSeek模型出来震撼AI圈,或者特朗普又说了什么刺激市场的话,亚洲投资者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这时美国人还在睡觉。 另外,和香港市场已有的涡轮相比,ETF机制更透明,价格也更公开。 以后这类产品肯定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扩展到热门中概股上。 王毅提到:"这是一个渐进的路径,就像香港市场指数杠杆反向产品的发展历程一样,最初只允许做非港股指数的产品,然后才逐步允许做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等港股相关指数的产品。未来我们也可以期待看到针对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港股热门股票的个股杠反产品。"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不过也要提醒一句,这类产品主要是为日内短线交易设计的。用得好,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捕捉市场波动并放大收益;但如果长期持有,可能会因为每日平衡机制导致严重的价值损耗。极端行情下,也可能出现追踪偏差。 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在享受"两倍刺激"的同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个股杠杆和反向ETF:放大收益与风险 个股杠杆和反向ETF是专注于单只股票的交易工具,通过期货、
你可以在港股交易两倍英伟达ETF了

“币圈新贵”索拉纳期货ETF来了

首批索拉纳期货ETF上市,为潜在的现货ETF铺平道路,也标志着主流金融市场对"比特币之外"加密资产的进一步接纳。 根据注册文件,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Volatility Shares LLC于本周四推出两只追踪索拉纳期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这将是首批提供索拉纳敞口的此类产品,索拉纳目前市值约670亿美元,是全球第六大加密货币。 其中,Volatility Shares Solana ETF(代码:SOLZ)将追踪索拉纳期货,而Volatility Shares 2X Solana ETF(代码:SOLT)将提供两倍的杠杆敞口。根据文件显示,SOLZ的管理费为0.95%,而SOLT的管理费1.85%。 上市首日,SOLZ下跌2.35%,SOLT下跌3.84%。 Volatility Shares首席执行官Justin Young表示:"我们的产品推出恰逢美国对加密货币创新重燃乐观情绪之时。我们相信特朗普政府认识到,保持美国在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宣布,美国加密货币战略储备将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核心,同时还将包括索拉纳、与瑞波币挂钩的XRP和Cardano等规模较小且风险较高的代币。 索拉纳最初因前加密货币亿万富豪Sam Bankman-Fried的支持而引起广泛关注。2022年,在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和关联的Alameda Research基金崩溃后,索拉纳的生存曾备受质疑。但由于其相对于竞争对手收取的费用较低,索拉纳此后实现了强势回归。 不过今年迄今,索拉纳仍下跌了约30%。 包括 Grayscale、Franklin Templeton 和 VanEck 在内的几家发行人已提交文件,准备推出现货 索拉纳 ETE,尚未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查。 但行业观察人士将Volatility Shares的基金视为索拉纳现货基金即将到来的信号
“币圈新贵”索拉纳期货ETF来了

美股小盘股ETF大盘点,选对才能跑赢~

最近,美银发布了一份关于小市值ETF的深度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对39只ETF进行了大盘点。 目前小盘股整体表现不佳,但选择具有盈利能力、多因子策略、或者特定成长或价值风格的小盘股ETF,还是有望跑赢大盘。 报告比较长,给大家总结一些干货,如果你正在寻找小盘股ETF的投资机会,不妨看看~ 简单来说,美银美给出了不同ETF的评级,从1-NV(最吸引人)到3-NV(相对不那么吸引人),涵盖了宽基(Broad)、成长(Growth)和价值(Value)三个类别。 其中,SMLF、JSML和SVAL分别在宽基、成长和价值类别中获得了最高评级。以下是详细介绍~ 如何选择优质小盘ETF? 虽然过去一个世纪小盘价值股是美股表现最好的因子(年化14.2%),但近20年大盘成长股表现却狂甩小盘价值股,跑赢幅度高达700%! 据美银分析,小盘股现在面临着几个“拦路虎”: 高利率+不确定性: 资金成本上升,盈利能力差的小盘股更难受。 私募的崛起: 好公司都被私募“挑走了”,小盘股的“含金量”下降。 被动资金“宠幸”大盘股: 资金都流向大公司,小公司更难获得发展机会。 简单来说,报告觉得现在小盘股估值是便宜,但想“王者归来”还得等等~ 不过挑对产品还是有望跑赢大盘,从美银对39只小盘ETF的分析来看,多因子和盈利能力筛选的产品历史回报率显著优于宽基指数。 1. 宽基小盘中的佼佼者 iShares U.S. Small-Cap Equity Factor ETF(SMLF):获得了1-NV的高评级。这只ETF采用多因子策略,综合了动量、质量、价值等多个因素进行选股,平衡了效率、技术和基本面得分,使其在众多小市值ETF中脱颖而出。 Invesco Russell 2000 Dynamic Multifactor ETF(OMFS):同样获得1-NV评级。它基于罗素2000指数的成分股,通过经济周期和市场条
美股小盘股ETF大盘点,选对才能跑赢~

最著名的对冲基金策略,人人可以买到了,认识下桥水全天候ETF!

桥水大名鼎鼎的“全天候”策略,终于走下神坛,进入ETF市场了! 上周, 道富与桥水合作的SPDR桥水全天候ETF(ALLW) 正式发行,这意味着以往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获取的策略,现在散户通过ETF也有机会参与其中。 这款ETF由道富全球顾问管理,桥水作为子顾问提供每日模型投资组合,旨在通过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和其他资产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产生稳定的回报。 近年来,市场上对风险平价策略的兴趣有所降温,毕竟美股常年超强牛市让大多数投资者更愿意重仓股票,桥水基金也遭遇了大量资金外流。 而ALLW上市之际,正值全球市场正陷入宏观动荡,在特朗普关税、美国衰退担忧、欧洲大转向的背景下,全天候策略又到了发挥价值的时刻。 这周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在特朗普引爆的衰退恐慌中,标普500指数跌2.69%,创2024年12月18日以来最差单日表现,纳指更是暴跌4%创两年最大跌幅。当天,ALLW仅下跌1.04%,展现出了抗风险的能力。 正如桥水在最新白皮书中直言:“无论你过去在股市赚了多少,适度分散化都能在市场回撤时提供缓冲。” 宏观动荡中,“全天候”策略再次闪耀 ALLW的核心策略秉持“全天候”策略的理念,由桥水基金对该ETF进行二级管理,提供针对该产品的每日模型投资组合。也就是说,桥水没有直接管理该ETF,而是通过模型交付的方式参与其中。 桥水基金的联席首席投资官Karen Karniol-Tambour和高级投资助理Christopher Ward负责创建模型投资组合。由道富银行全球投资顾问James Kramer领导的团队将负责该基金的日常管理。 该ETF的策略利用杠杆根据预期波动性对资产进行加权,目标是将年化波动率水平控制在10%至12%之间。 根据公开资料,ALLW产品目前的持仓总杠杆约为1.8倍,股票头寸整体约占总持仓的四分之一,包括美国、欧洲、中国等地区股票。其他
最著名的对冲基金策略,人人可以买到了,认识下桥水全天候ETF!

“人造衰退”冲击美股!这几类ETF能帮你"渡劫"~

上周提醒过大家,这一届的特朗普不一样~ 比起美股这个KPI,川普2.0更在意美债,不惜故意制造一场经济衰退来压低利率,减轻债务负担同时清除市场中过度依赖政府刺激的因素。 隔夜,衰退恐慌导致美股暴跌,而这可能才刚刚开始。 那么, 如何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在经济衰退期,某些特定类型的ETF确实表现出更强的抗跌性和价值保全能力。 简单来说, 在经济衰退环境下,高质量股票ETF、防御性行业ETF、基本面指数ETF以及长期债券ETF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有耐心的小伙伴可以看下去,我会详细分析每种策略的逻辑和具体ETF推荐~ 一场人为制造的衰退 野村证券策略师Charlie McElligott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路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财政紧缩,而是一种刻意推动的“工程式衰退”(Engineered Recession),即主动制造经济下行,以清除市场中过度依赖政府刺激的因素,并重新调整政策框架。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讲话中透露了政策方向,其中包括: 从政府驱动增长向私营部门刺激转变。特朗普政府希望减少政府在经济中的直接干预,通过削减政府支出、降低税收和放松监管,促使私人资本承担更多经济增长的责任。 加速国际贸易格局的“重置”。政府正在推动全球贸易的重新平衡,目标是削弱全球化带来的结构性依赖,恢复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这一过程中,关税政策将是主要工具,尽管可能会带来短期通胀压力。 通过“财政收缩”削弱市场泡沫。特朗普政府计划通过减少政府赤字支出来降低市场的过度刺激,并利用 “财富效应衰退”(Negative Wealth Effect),即让资产价格下跌,从而抑制投机行为和过度消费。 在这个经济策略下,美国经济衰退会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痛苦期):包括经济增长的拖累和负财富效应,即贝森特所说的“戒断期”,或者特朗普所说“过渡期”,这一阶段将带来巨大的痛苦,包
“人造衰退”冲击美股!这几类ETF能帮你"渡劫"~

特朗普变了!如何利用ETF穿越市场动荡?

相比第一任期时天天炫耀美股涨幅,特朗普现在更关注压低长期收益率,来减轻美债负担,甚至不惜故意制造一场经济衰退来迫使美联储降息。 这种政策重心转变很可能引发市场更多动荡,美股恐慌指数VIX在2月暴涨近20%。如何穿越市场动荡?本篇为大家介绍几种ETF应对策略: 1. VIX波动率ETF:直接对冲市场动荡 2. 备兑期权ETF:从高波动率中收获收益 3. 等权重ETF:减少对科技股的过度依赖 4. 全球多元化ETF:保持长期投资定力 耐心的小伙伴往下看详细分析~ 特朗普的"新KPI":从美股转向低收益率? 香港知名投研机构Gavekal Research创始人Louis-Vincent Gave在与美银的交流中指出,特朗普2.0的政策优先级已明显转向维持低长期债券收益率。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和埃隆·马斯克的多次发言也证实了这一点。 前雷曼兄弟交易员、Bear Traps Report 创始人Larry McDonald近日表示,如果利率保持在当前水平,明年美国的债务利息将达到1.2万亿到1.3万亿美元。这比国防开支还要多很多。所以特朗普需要降低利率,如果他们能将利率降低1%,明年就能节省近4000亿美元的利息。 因此特朗普团队需要引发一场经济衰退,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利率并延长债务期限。 野村证券分析师Charlie McElligott也认为,特朗普或有意通过"温和衰退"重塑经济~简单来说,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削减政府支出和就业、加征关税,打破美国经济对公共部门的依赖,激发私营部门活力。 不少分析师把特朗普2.0的经济政策称为"游戏规则的改变"——关税威胁、移民收紧、财政赤字高企、公共部门改革...这些政策构成一团迷雾,市场难以判断其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 虽然市场目前相信特朗普不会让政策真正伤及美国企业及股市(所谓的"特朗普看涨期权"),但若后续政策偏离"市场友好",
特朗普变了!如何利用ETF穿越市场动荡?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