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非婚生三子”现身,娃哈哈的家事变公案

小市值淘金
07-16

每当中国商界巨人倒下,总要上演几幕“人走茶未凉,家事成谜团”的狗血连续剧。这次轮到娃哈哈了,而且剧情不止狗血,还上头。

你以为宗庆后是“专一民族企业家”?对不起,现实打脸来得很快。继承人宗馥莉刚稳住CEO宝座没几天,突然冒出三位美国籍弟妹,一纸诉状送到了香港法院,说自己是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要分遗产、查信托、还要冻结18亿美元的资产。

熟悉家族企业剧本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兄妹阋墙,这是实打实的权力与财富博弈。

先科普一下:宗庆后生前设立了一个离岸信托,传说中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这个信托在法律上和娃哈哈集团是隔离的,但问题在于——你设个信托,不告诉人家有亲爹的人,人家当然要闹。

三位美国籍弟妹声称宗庆后在2003年就承诺了设立信托,每人7亿美元,并提交了出生证明,要求DNA鉴定,这不是随便撕两张纸那么简单,这是有备而来。企业家设离岸信托是常规操作,合理避税、财富传承、资产隔离,能做的他们都做。但问题来了:你信托设得规范吗?你家族沟通到位了吗?你下半身自律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

说白了,娃哈哈的问题并不新鲜,但典型得吓人。宗庆后没搞清“个人-公司-家庭”的三角关系,股权和治理权混杂;娃哈哈虽然未上市,但品牌影响力大,等同于公共资产;宗馥莉虽已上位,但内部治理结构依旧缺乏透明,资本化路径困难重重。

这三位弟妹来抢遗产,说是兄妹夺产,其实是揭开了家族企业继承机制的病灶——一方面高举家族控制的大旗,另一方面却又在继承安排上草率武断,想靠信托锁定控制权,但没锁住骨肉亲情的地雷。

宗庆后生前树人设“只有一个乖乖女儿”,结果晚节不保,狠狠给自己树的牌坊来了一记回旋镖。

很多人问:“这不是家事吗?和公司没啥关系啊?”

错。大错特错

娃哈哈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它未来有极大可能推动宏胜饮料资本化(大家想想今麦郎代工、关厂转型的那些操作),而宗馥莉就是那个在为资本市场搭戏台的人。

她现在要做的事很清楚:清理旧账、划清界限、稳住控制权。把宗氏家族那点血统政治变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这不是简单的打官司,这是她个人与娃哈哈品牌形象的二次创业。

她如果赢了,不只是把18亿美元信托保住了,更是向市场证明她有能力完成父亲未竟之业、让娃哈哈走向下一轮资本市场的舞台。

娃哈哈的瓜吃到现在,我只想说一句话:中国家族企业,迟早都要还“治理结构不清”的债。

从潘石屹到鲁冠球,从宗庆后到王传福,凡是创始人太强、治理太弱的公司,一到二代交接,问题必定一个比一个爆。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