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世界里,有一种股票被赋予了“重生”的魔力——它们就是所谓的MEME股。
从GameStop到AMC,从Bed Bath & Beyond到Carvana,过去几年里,这些一度濒临退市的公司突然间被散户“抬上神坛”,被视为对抗华尔街、机构投资者的象征,这些公司股价在疯狂博弈与信仰接力中暴涨数倍甚至数十倍,成为金融市场上一道最离奇的风景。
而现在,一只几乎被市场遗忘的股票——Opendoor Technologies Inc.(OPEN)——正在接过这一棒。
这家公司在2020年风光上市,曾被誉为“房地产科技的未来”,股价一度接近40美元。但仅仅两年半后,它跌至不足1美元,被视为“下一只退市股”的候选者。
然而,2025年7月,一切突然反转:
过去四个交易日,OPEN股价从0.78美元飙升至1.65美元,回报已翻倍。而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其股价更是从6月25日的0.51美元一路暴涨至2.02美元,最大累积涨幅近300%。
它不是AI,也不是新能源,甚至不是主流关注的热点板块,而是一家已经被遗忘的美国二手房买卖平台公司。散户们为什么突然又把它捧上天?这一次,是什么点燃了这场MEME股的“重生仪式”?
一场暴涨,从一位投资人的推文开始
时间回到2025年7月15日。
知名投资人Eric Jackson 在X平台发出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帖子:
“@EMJCapital 已经建仓$OPEN,我们相信它在未来几年可能成为一只 100-bagger(涨100倍的股票)。”
这位投资人是EMJ Capital的创始人,曾精准押中过Carvana(CVNA)的大反转行情,在投资圈有“先知级”声誉。
他明确表示,自己愿意再次为Opendoor出战:“如果从一只50美分的股票通向82美元之间需要我出马——而股东愿意,那我就再次披挂上阵。”
这条推文像火种一样,引燃了整个社交媒体,Reddit论坛、交易群、散户社群接连炸裂。短短几天内,Opendoor股价迅速翻倍,成为市场最热的“MEME股”之一。
Opendoor是谁?为什么会被市场“打入冷宫”?
Opendoor是美国最大的iBuyer(即时买房)平台,用算法系统帮助房东快速卖房、再转手售卖,追求二手房交易的科技化、自动化。
它在2020年通过SPAC上市,曾一度风头无两。但随着美联储暴力加息、美国楼市下行、模式盈利困难,公司迅速陷入亏损,股价从2021年高点39.24美元一路狂泻,2025年底跌至0.5美元左右,濒临退市。
同期退出这一领域的还有Zillow和Redfin两大巨头,iBuyer赛道几乎全军覆没。
但也是从这一刻起,Opendoor意外地“活了下来”,并成为唯一还在全国范围坚持iBuyer模式的上市公司。
Eric Jackson 的看涨逻辑:这是“Coinbase时刻”
Jackson看好Opendoor的理由非常清晰,他在X上写道:
“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赌注,就像2023年初大家都觉得加密完了,但Coinbase活了下来一样。”
他指出:
l 现在Opendoor在iBuyer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l 利率已经见顶,楼市最坏时刻或许已过;
l 公司即将在8月财报中首次实现正向EBITDA(盈利拐点);
l 长期看,有潜力恢复到营收翻倍的增长轨道(2024年52亿美元,预估2029年达116亿美元)。
换句话说,Opendoor可能正处于“行业筑底+公司拐点”的交汇时刻。
MEME股效应:不是基本面,是“故事力”点燃散户热情
Opendoor这波上涨,也少不了“MEME股”的标志性特征:
l 股价极低(低于1美元)
l 有反转想象空间(行业唯一、盈利预期)
l 明星投资人站台(Eric Jackson)
l 社交媒体热议(X、Reddit热爆)
l 散户蜂拥而入(期权交易激增)
在Reddit上的“WallStreetBets”论坛中,过去几天已有超过20个关于OPEN的看涨期权讨论帖,总评论数超过4000条,活跃程度堪比当年的GameStop和AMC。
散户不一定看财报,但他们能看懂“翻100倍”的梦想。
风险也真实存在,但正是博弈的核心
当然,Opendoor目前仍然处在转型阶段,远未脱离危险区:
盈利模式仍受制于利率波动和市场周期;
一旦未来财报不达预期,股价可能再次剧烈回调;
投机热情过后,是否真正有“复活能力”仍待检验。
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中的希望”,让它成为散户和风险资金眼中的高赔率选项。
写在最后:这是一场“低价博翻身”的豪赌游戏
OPEN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情绪主导的市场里,一只股票不需要完美,只要它“有希望”。
也许它不能真的翻100倍,但从0.5涨到2.0,已经让无数人赚得盆满钵满。接下来的赌局,是关于房市、利率、信心、技术模式是否跑得通的终极博弈。
你可能不认同这类“情绪股”的狂热,但市场已经投票了:在一个波动的时代,有时候,一个“复活”的故事,能比任何盈利报表更动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