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金融周观察
当阿里拍卖的倒计时定格在“0人报名”的那一刻,照见的是如今部分城商行所面临的尴尬困境。
这已是三年来第二次,廊坊银行的股权处置受到“冷遇”。这家环京地区最重要的城商行,即便以4.86亿元的“折扣价”甩卖估值为6.08亿元的1.67亿股权,仍无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从巅峰时期的15亿元净利润到如今“膝斩”至2.43亿元,廊坊银行的坠落轨迹,恰与环京楼市由盛转弱的镜像吻合。
而这背后折射出的迷之发展困境,远比股权流拍更静默也更令人心惊。
系列令人心惊的数据
2025年7月18日,廊坊银行1.67亿股股权以“零报名"的尴尬结果再度流拍。这已经是该行继2022年2亿股股权流拍后,第二次遭遇大额股权处置的滑铁卢。
深入分析市场冷遇的背后,是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
截至2024年末,廊坊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逆势增长19亿元至161亿元,加上50.11亿元房地产类非标资产,实际风险敞口可能超21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该行资本净额的1.3倍,更约是其全年净利润的86倍。
作为一家环京区域的城商行,却要面对巨大的房地产风险敞口,压力可想而知。然而,廊坊银行要面临的压力却远不止如此。
更令人担忧的是资产质量的持续恶化,不良贷款率连续五年维持在2%以上,2024年攀升至2.44%。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骤降至104.29%,已跌破监管红线。
这两个关键指标不仅在河北省9家银行中排名垫底,更远低于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
联合资信在最新评级报告中特别警示:“需要高度警惕环京地区楼市波动对银行资产质量可能造成的冲击。”
而这一警告似乎正从现实中得到印证。
近期,廊坊银行起诉南京宁渌建设、河北中凯建设两家建筑商的案件引发关注,背后牵涉“河北地产王”荣盛发展的担保纠纷。两笔合计2亿元的涉诉金额,几乎等同于廊坊银行去年全年的净利润。
而荣盛发展提出的“以房抵债”解决方案中,抵押资产本身就已背负多重查封,使得债务清偿前景更加黯淡。
从辉煌到困境
如果把上述系列令人心惊的数据结合发展历程来看,廊坊银行的“坠落”轨迹,更像是一个环京地区金融与地产行业“共生”的缩影。
成立于2000年12月的廊坊银行,前身是廊坊市商业银行。2008年完成改制后,北京银行以19.99%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开启了该行的发展新阶段。但到了2013年至2019年间,华夏幸福通过多次增资扩股,最终以19.99%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这,似乎成了廊坊银行与地产行业深度绑定的开始。
2019年开始,廊坊银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明显跃升,从2018年的80.83亿元猛增至2019年的140.24亿元,同比增幅达73.50%。此后五年,其房地产贷款规模都开始稳居这一“新台阶”。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廊坊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157.52亿元、140.24亿元、124.24亿元、142.30亿元、161.09亿元,在公司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20.11%、16.16%、13.28%、14.17%、18.14%。
而华夏幸福债务危机在2021年爆发,这一昔日的大股东开始不断减持廊坊银行股份。到2025年初,华夏幸福彻底退出主要股东行列。
2024年,廊坊银行遭遇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杀”:营业收入下滑20.82%至37.17亿元,净利润暴跌57.24%至2.43亿元。与2020年巅峰时期的53.77亿元营收、15.87亿元净利相比,业绩缩水幅度令人震惊。
在华夏幸福退出后,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接盘。这种与地产行业深度绑定后产生经营危机,而后不得不由国资入场收拾残局的路子,大家是否觉得,似曾相识?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国资入主后,该行前十大股东中仍有四家存在股权质押情况,三家涉及重大关联交易,公司治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仍未完全消解。
业务策略成迷
从业务结构的变化,其实可以看出来廊坊银行也想求变。只是,策略似乎成迷。
在廊坊银行的收入结构中,利息净收入占据主导地位。该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为33.72亿元,占比达93%,而手续费及佣金、投资收益等其他收入来源占比明显偏低。
而从贷款结构看,近五年来廊坊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持续上升。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个人贷款占比分别为34.49%、38.39%、41.38%、42.19%、44.24%。
具体到个人贷款的类别看,就更有趣了。
其中,个贷中占比最高的是消费贷,2020年至2023年间,就有三个年度的互联网贷款在个人消费贷中的占比高达80%以上,足见其个人消费贷款发展对助贷平台的依赖程度。
此外,令人困惑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在五年间从11.83亿元暴增至202.19亿元,与当前环京楼市的低迷形成强烈反差。
再结合上述五年来并未有明显调控的房地产行业贷款来看,不难发现,虽然廊坊银行的整体贷款业务在调结构,但策略和成效却令人困惑:个贷占比虽然保持上升,但个贷中占比较高的消费贷却依赖“外援”;个人房贷规模逆势暴涨;公司贷款中的房地产贷款规模也未见明显调控。
当前,助贷新规在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中掀起的改革阵痛正如火如荼,又是否会影响其后续的消费贷款业务?如果受影响,后续贷款结构调整又该走向何方?
旧困境未除,新路径未稳。
2024年底,廊坊银行迎来了关键的人事更迭。原董事长邵丽萍退休,由中国银行廊坊分行原行长崔建涛接任。
出身于当地的中国银行系统的崔建涛,此前曾任中国银行廊坊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20年9月,崔建涛正式获批出任中国银行廊坊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从正式担任中行廊坊分行行长再到如今平担任廊坊银行董事长,崔建涛在该分行履职时间已有超4年。
不知道这位在当地金融系统深耕二十年的“老中行”,能否改写这家城商行的命运。如果可以,或将能为不少城商行提供参考。
图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