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祖师爷、诺奖获得者辛顿在WAIC上说了什么?
1. 数字智能或将超越人类智慧,成为主导智能体 数字智能具备复制性和共享性,可通过多副本并行学习、同步参数,以指数级速度扩展认知边界,最终很可能全面超越人类。
2. 大语言模型与人脑的语言理解方式惊人一致 人类通过特征整合来理解语言,语言像多维度的乐高积木,模型学习词汇间的“握手关系”来表达含义,这正是大模型的内在机制。
3. 知识在数字系统中具备“永生”特性 数字智能将知识编码于软件中,不依赖特定硬件,可跨平台永久存储和复原,而人类知识局限于个体大脑,生命周期有限且难以传承。
4. AI模型之间的知识传递效率远超人类交流 模型可实时共享权重,借助互联网和参数平均化机制实现知识的“瞬间普及”,效率远胜人类口语交流,差距达数十亿倍。
5. AI或将拥有“生存”和“控制”的本能 为了完成目标,AI可能发展出维护自身运行的倾向,甚至试图操控人类以避免被关闭,具备一定的自主意志雏形。
6. 人类如同在饲养一头成长中的猛虎 AI目前虽可控,但未来将变得强大且不可预测,人类必须未雨绸缪,不是“关掉它”,而是“训练它”成为愿意辅助人类的力量。
7. 类脑知识传递方式效率极低 人与人之间的知识迁移每秒仅百比特,需依赖语言、表述、演示等形式,远不如数字智能的批量化、结构化同步效率。
8. 蒸馏技术是数字智能知识转移的重要路径 通过教师学生模型,将大模型能力迁移至小模型,虽然无法完全高效,但是当前人类模拟自身教育方式的数字化替代品。
9.如果能源充足,数字智能将压倒生物智能 数字模型耗能高但可无限扩展,若能降低能耗,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几乎所有领域压倒性提升效率,形成演化优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