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神爱前“唱空”创新药引众怒被怼,被批不懂装懂,在管基金业绩分化明显
在创新药板块持续火热,相关基金业绩一路高歌猛进之际,业内却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市值深研研究员了解到,近期新浪基金报道,平安基金经理神爱前一句“创新药最大上涨已过”,不仅在业内掀起骂战,更将自身推向专业信任的风口浪尖。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神爱前“唱空”创新药引众怒被怼,被批不懂装懂,在管基金业绩分化明显
在创新药板块持续火热,相关基金业绩一路高歌猛进之际,业内却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市值深研研究员了解到,近期新浪基金报道,平安基金经理神爱前一句“创新药最大上涨已过”,不仅在业内掀起骂战,更将自身推向专业信任的风口浪尖。
这位执掌基金近十年的“老将”,在代表作年内收益稳居前10%的同时,却有多只产品长期跑输基准;一边在二季报中加仓医药板块,一边高调唱空创新药行情,矛盾的操作与言论,让市场对其专业判断能力打上问号。
一句“唱空”引同行怒斥,加仓与看空的操作悖论
7月底,神爱前的市场观点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他在分析中称,当前市场结构性轮动特征显著,西藏水电产业链等炒作主题仅是量化游资的“游戏”,机构难以参与;而在产业趋势中,虽看好AI和创新药,但强调“AI已进入爆发期,创新药偏个股逻辑,港股主流标的最大上涨已过”。
这番言论迅速遭到同行激烈反驳,有业内人士在朋友圈直言其“不懂装懂还敢胡说八道”。争议的焦点不仅在于观点本身,更在于其操作与言论的明显矛盾。
根据二季报,神爱前管理的平安策略先锋混合在二季度减持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板块,反手加仓AI算力、医药和有色,并在运作分析中表示“重点关注创新药等细分机会”。一边加仓医药板块,一边唱空创新药行情,这种“言行不一”的操作,让市场质疑其观点的可信度:究竟是真心看空,还是为调仓制造舆论?
作为曾短暂管理过医疗健康基金的基金经理,神爱前的研究重心始终在泛科技领域,医药投资并非其专长。此次跨界对创新药“下定论”,更被业内解读为“越界发言”,暴露了对细分行业研究的浅薄。
业绩分化显著,代表作亮眼难掩多只产品长期跑输基准
神爱前的争议背后,是其管理业绩的明显分化。
截至7月30日,其代表产品平安策略先锋混合今年收益28.89%,位列同类前10%,任职近十年回报达208.86%,规模12.54亿元,持有人超8.5万户,机构占比35.41%,看似收获市场信任。
但其余产品的表现却黯然失色。平安品质优选A自2021年12月成立以来,三年半时间亏损12.93%,跑输基准7.59%;平安兴奕成长1年持有A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亏损3.25%,跑输基准2.9%;平安策略优选1年持有A自2023年1月成立以来,收益仅2.86%,跑输基准3.8%。三只产品长期跑输基准,与代表作的亮眼表现形成刺眼对比,折射出其投资策略的不稳定性。
这种业绩分化让投资者困惑:究竟是靠运气押对赛道,还是具备持续稳定的投资能力?在创新药言论引发争议后,更多人开始质疑其专业判断的一致性——连自家产品业绩都难以平衡,又如何能精准预判行业趋势?
神爱前的争议,不仅是一句言论的对错之争,更暴露出部分基金经理在追求话题度与维护专业公信力之间的失衡。
当操作与言论背离、业绩呈现明显分化时,市场对其“专业判断”的信任,恐怕将进一步崩塌。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