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关于美联储是否应该快速降息,预期连续反转。
先是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认为当下通胀较高,面临关税的不确定性,决定不降息。
同时公布的二季度美国GDP增速3%,远好于预期,也印证了经济好没有降息的必要。
于是川子发文骂鲍威尔。
但是鲍威尔曾多次公开表示,美联储的目标是维持就业稳定和遏制通胀。
这不,昨天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就业数据给美联储来个下马威,不仅7月就业数据远远不及预期,甚至大幅下调了5月,6月的就业数据:
7月新增就业仅7.3万人(预期11万),失业率升至4.2%;
5月数据从14.4万下修至1.9万,6月从14.7万下修至1.4万,两月合计下修25.8万岗位!
周五,道指跌1.23%,标普跌1.6%,纳指暴跌2.24%,黄金大涨2%以上。
不仅是鲍威尔坐不住,川子也坐不住了,通胀没下去,因为在搞关税战,这是必须的牺牲。
但就业太差,这不打自己脸吗?
于是川子威胁“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Erika McEntarfer。
说她数据造假。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有没有造假? 不知道!
曾经也被质疑大选期间上调和下修就业数据影响大选。
非农数据(包括新增就业人数、失业率、时薪增速)是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反映非农业部门的就业动态。
其波动直接影响市场对经济周期、通胀压力和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
美联储的法定目标是实现物价稳定(核心通胀率2%)和最大化就业。
非农数据直接关联就业市场强弱,是美联储调整利率的核心依据之一。
非农数据有两个: 大非农和小非农。
大非农:由美国劳工部统计局每月第一个周五发布,覆盖全美非农领域就业数据。
小非农:由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在每月第一个周三发布,仅统计私营部门就业,作为大非农的前瞻参考。
前几个月的非农就业数据,为什么突然会下修这么多?
美国劳工部每年将企业调查(CES)数据与更全面的季度就业普查(QCEW)比对,修正历史数据。
为什么误差会这么大?
劳工部依赖企业问卷,但是目前企业的回复率已经低于60%,初期数据存在偏差,加上统计误差,结果就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偏差。
川子能解雇劳工部长吗?
劳工部隶属美国政府行政分支,统计工作受预算、政策压力影响。
虽然川子动不了鲍威尔,但能秒解劳工统计局局长。
疲软的就业数据,使得降息预期升温,9月降息大概率升至86%,而前一天仅为38%。
毕竟通胀和失业率上升同时存在,往往是滞胀的前兆。
下周,美股市场应该会开始进行降息交易,对美股不一定是利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