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世界像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话虽然夸张,但哪怕像美日这种超大型经济体,也不过是由少数利益群体凭经验和感觉在把控方向——而是人就会有路径依赖,最近的美日贸易协定,就是双方在各自路径依赖下的一拍即合。
先讲讲美国,自二战以来,他们积累财富最高效的手段就是美元潮汐,这是直击人性弱点的连环套——大多数中小国家,就跟普通人一样,没背景、没资源、没特殊技能,更没有原始积累,只能靠在国际市场借美元债来维持本国经济,从而掉进了美元潮汐分三步走的局中局,那三步呢——
“咱们都知道第一步,要发美元债,就得先花钱请高盛、摩根等老美投行提供承销服务,这就类似贷款中介,费用是发行金额的1%到5%,而且国家经济越差,费率越高。
同时,还得聘请穆迪、惠誉、标普这些机构做国际评级,也就是给国家信用打分,费用大概是几百万美元外加发行金额的1%到3%,同样是越穷越贵。
关键是,不仅要交钱,还得把本国经济、财政和金融数据毫无保留地交给他们,让本国变成不设防的透明体——等发行成功,就能拿借来的美元拉动本国经济,甚至直接发福利,民众支持率自然就上去了。
所以,只要进了发美元债的坑,大多数中小国家就像吃糖上瘾一样,发了又发,根本停不下来。
这时,第二步就来了,美元会快速加息
等加到你连债券利息都还不上时,标普、惠誉、穆迪就会出来降低你的国际信用分
本来因为美元加息,借新还旧的利率就大幅升高,信用分再一降,借债利率不得飙升到天上去
,就在这时,高盛、摩根等老美投行会趁机发几篇研究报告,用你提供的数据算出几项预警指标,然后得出你快还不上钱、即将债务危机的结论
因为他们报告影响力大,你的债券价格马上暴跌,借债利率一路狂飙。
同时,本国楼市股市大概率也是一片惨淡,就在这些国家急得抓耳挠腮、无计可施时,高盛、摩根就会派人专门飞过去,提供所谓专业的债务重组服务。说白了,就是让你打折变卖核心资产,好让先锋、贝莱德等老美投资机构趁机抄底。等他们买够了,美元就开始快速降息
高盛、摩根紧接着发看好你的研究报告,穆迪、惠誉、标普也会提高你的信用分,全球金融市场跟着摇摆。当你的债券价格上涨,借贷利率回
落,你就慢慢走出债务危机,相应的,本国楼市股市也止跌反弹,甚至创新高,但可惜,涨再多也跟你关系不大了,因为大头都被先锋、贝莱德等老美投资机构赚走了,整个过程中,他们就像金融收尸人一样,1980年南美债务危机、1998年东南亚债务危机、2016年新型产油国债务危机,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这就是美元经济的路径依赖,富老师说的所谓美元潮汐,那为啥说这次是全新模式呢?那是因为在2022和2023年最新一轮美元加息中,几乎没有经济体陷入债务危机,美元潮汐突然失效了,老美金融大佬们没去找新路径,而是想打补丁再撑一阵,毕竟人性如此,他们就盯上了小日子,因为小日子经济也有自己的路径依赖
小日子是岛国,没资源、没能源,却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傍大佬这三个字,
但傍大佬可不是谁都能行的,你得有吸引大佬的东西,还得能压过其他傍大佬的人
小日子之前是咋成功的呢?大家都知道老美在小日子扔了两颗原子弹,二战结束后,老美启动马歇尔计划,大量输出美元和工业品重建欧洲,很多人不知道小日子也被纳入其中,而且比欧洲还受宠,毕竟是人家殖民地,法律,制度都是人家老美改的,军队还驻扎着呢,所以欧洲只是拿美元买老美货,小日子不光拿大量美元,还获得老美技术转让、学术合作、安全保障和市场全面开放
于是,小日子企业用老美资金和技术大量生产汽车、家电,再卖回老美市场赚巨额利润,把傍大佬模式发挥到极致。到1968年,短短23年,小日子经济就从废墟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后,他们就飘了,觉得自己成功全靠自身能力,看大佬眼神都没了敬畏,不仅在竞争中对老美家电和汽车品牌不留情面,还趁火打劫,不断买入老美核心资产
老美金融大佬们二战后对小日子经济百般呵护,那可不是做慈善,而是在养肥它,就在他们准备收割时,小日子自己送上门了
1985年,老美迫使小日子签订广场协定,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小日子企业把过去30年积累的大量资本投到老美本土,光丰田一家就在老美投资300多亿美元,一直到2022年以前,双方似乎心照不宣,默默遵守套路
小日子企业在美投资产生的巨额利润,基本都留在老美继续投资,很少汇回国内
所以你看,这些小日子经济支柱企业,实际成了老美经济的赚钱机器,老美大佬们简直是养成系玩法的鼻祖,甘愿被养,就是小日子经济的路径
依赖
“那为啥2022年左右,双方配合不灵了呢?是小日子察觉到了什么,还是有其他原因?这背后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利益博弈?“眼看着美元潮汐好像失效了,日本就犯嘀咕了,怀疑美元还是不是真大佬,万一傍错就麻烦了
所以2023和2024这两年,小日子企业开始把海外美元汇回国内,带动小日子国内楼市、股市甚至物价快速上涨,小日子经济似乎结束了失落的30年,重新增长,然而,老美可不是好惹的,旗下金融机构马上行动,先以近乎零的利率大量借入日元,再通过外汇市场操作,让日元快速贬值,然后迅速抄底小日子核心资产,典型的就是最近巴菲特购买五大商社的动作
这样一来,小日子企业往本土汇回的利润越多,小日子资产价格涨得越高,提前低价买入的老美金融机构赚得就越多,关键他们还没出本钱,全是低息借的日元
因为日元大幅贬值,还钱时就不用掏那么多美元,在汇率上又狠狠赚了一笔。
老美金融大佬这种一鱼两吃的顶级金融操作,就是要敲打小日子,表明自己宝刀未老,美元潮汐只是暂时失灵,别想不老实
所以美日再次达成贸易协定,但和40年前的广场协定不同,这次小日子很可能是自愿、积极且主动的,别看英国是第一个跟老美签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但毕竟血脉同源,不能完全作数,小日子才是第一个真正入伙的
随着协定签署,小日子企业会再次大规模对美投资,小日子和老美金融市场很可能就深度绑定了
然后,通过一轮轮人工推动上涨,配合老美关税的威逼利诱,其他发达经济体很可能也会学小日子
通过向老美本土大量投资与美元深度绑定,合力为美元潮汐续命
这种全球资金向老美汇聚的模式一旦形成,很多中小经济体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外流压力,甚至爆发流动性危机
但这次不一样,出来巧取豪夺的金融收尸人,可能不只是老美了,还有东方印度,印度对非洲的矿产铁路石油投资的多,所以说这国际经济局势,太复杂了,还有最近我们这还提到供给侧改革,财富的分水岭,这是咋回事呢,我觉得这轮供给侧改革,很可能在第三个季度就见分晓,谁能成为下一波有钱人就看这了,有三个点让今年局势变明朗了,一是美元的降息和贬值预期,老美要发债超印,美元预计贬值9%,这种情况下,美元肯定会往新兴市场流动。为啥美元贬值就会流向新兴市场呢?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后,在本国购买力下降,而新兴市场有更多投资机会和潜在增长空间,资本是逐利的,当然会流向更能赚钱的地方
就好比水往低处流,资本也会朝着利润高的地方涌动,新兴市场相对来说发展潜力大,对于资本的吸引力也就更大
而且,新兴市场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二个点,美元降息,而且明年1月可能停止扩表,这也会让资金流向新兴市场。现在美股降低了银行间准备金率,这就有点左脚踩右脚的意思,
就说稳定币法案,美元买美债,然后发稳定币,稳定币又能买股票,稳定币把股票价格推高后,股票可以质押,质押又能放出美元
然后美元再买美债,美债又发行稳定币,这样循环质押,本质就是提高杠杆率
就好比买房帮你把经营贷抵出来,让你有更多钱用,放大杠杆倍数。不过,这风险也很高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倒下,
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崩塌风险确实大的,
第三个点就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在各个行业选苗子,扶持龙头企业,消灭竞争对手
因为一般行业很难做到统一减产,一家减产,另一家可能就扩产填补份额
这就像电影院里,只要有人站起来,其他人怕错过电影也会跟着站起来,最后都站起来了
除非有广播通知大家坐下,否则没人愿意坐
供给侧改革就像那个广播,让行业参与者从无序竞争的站着’状态回到有序的‘坐下’状态好好发展
那些实力不够的企业,就像个子矮坐下看不到电影的人,可能就会被淘汰,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逻辑
剩下的都是好苗子,会在接下来做大做强,获得行业垄断地位
不管是技术、生产成本、环保还是能耗方面,都会促使生产要素的PPI供应市场价格提高,形成价格上涨趋势
要是能看懂供给侧改革、美元降息和美元贬值这三大趋势,今年三季度就能知道结果
抓住这些趋势,才能在财富浪潮中找准方向,要是错过机会,可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从身边溜走了
而且,供给侧改革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扶持和打压,它是为了让整个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而且美国喊出了必须赢得AI竞赛的口号,并且列出了包括鼓励创新、大力投资AI基础设施、加强对盟友技术输出等具体的行动计划
这就意味着中美双方的AI技术竞赛进入了冲刺阶段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内卷的风气,保护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动力,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内卷的第二层意义
那规格最高的第三层意义是什么呢?——长期以来,国内的金融体系主要围绕生产端进行,据我了解,68%的贷款是企业贷款,而且贷款用途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生产
这就导致货币投放得越多,供大于求的现象反而越严重,物价水平难以抬升,无法重回健康的温和上涨
整体的工业利润也出现下降。比如从去年年初到今年6月,通过降准降息,国内广义货币累计增加了32万亿
但今年1到6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反倒下降0.1%,工业利润下降了1.8%,比去年同期的降幅又扩大了0.7个百分点
所以企业赚不到钱,还怎么招人,还怎么涨工资,大家收入上不去,消费就上不去,内卷的土壤就更肥沃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反内卷光靠行业协会的呼吁和约谈是远远不够的,得从金融层面断了内卷的粮草
这就是为什么从银行到资本市场都在转型,同质化的重复建设,融资会越来越难。相反,只要是创新的,哪怕暂时还没盈利,也能更快地融到钱,
比如最近科创板就重启了亏损科技公司的IPO审核,宇数科技就已经递交了申请
那为什么说这样的反内卷是未来十年普通人上升的最后机会,大家要知道普通人逆袭单凭自身的努力,几乎是不可能必须得借时代的大势
2000到2015年的地产基建金融造富浪潮,2010到2020年的互联网造富浪潮都是这样
这次的人工智能浪潮,技术迭代更快,普通人能借势的窗口期顶多也就十年
那么在这十年里,如果不靠创新,光靠资金资源和规模优势,就能实现赢家通吃,而且还能拿到金融体系源源不断的支持,那只能是现有的巨头强者恒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