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翟相栋、马龙等三位顶流基金经理同时离职,招商基金陷大换血,新总经理钟文岳如何改革?

市值深研社
08-11

在公募基金行业的版图中,招商基金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近期这家老牌基金公司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翟相栋、马龙等三位顶流基金经理集体离职,冲击着招商基金的根基。

与此同时,新总经理钟文岳匆匆上任,面对这一混乱局面,他究竟能否力挽狂澜,还是会让招商基金在困境中越陷越深?这成为了整个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三巨头”出走,招商基金大厦将倾?​

(一)权益黑马翟相栋的离去​

翟相栋在招商基金的舞台上曾大放异彩。他接手濒临清盘、规模仅0.4亿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凭借着出色的投资策略,在短短3年内将其规模做到百亿级别,任职回报高达122.95%。在2023-2024年这两年间,更是连续斩获超27%的收益,机构持仓占比一度高达70%。他的投资风格犀利而精准,对行业趋势的把握独到,深受投资者追捧。

然而,这样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却在今年8月9日因个人原因决然离任,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同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了注销手续。他的离去,让众多投资者对招商基金的权益投资前景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毕竟,其管理的基金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大量投资者基于对他的信任而选择了招商基金的相关产品。如今他一走,这些投资者的资产该何去何从?招商基金又能否找到能够替代他的投资高手,继续为投资者创造丰厚回报,一切都是未知数。​

(二)固收一哥马龙的“叛逃”​

马龙在招商基金的地位举足轻重,堪称固收领域的“定海神针”。他管理的规模一度高达876亿,占公司固收板块的35%,其代表作招商产业债,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年化回报达到5.36%,最大回撤却仅为2%,这样稳健且出色的业绩表现,让他在业内声名远扬。

然而,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马龙陆续卸任其管理的9只产品,到2025年4月1日,彻底卸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基金,清空了所有在管产品。

随后,他加盟天弘基金的消息得到证实。马龙的离去,对于招商基金的固收业务无疑是沉重一击。固收业务一直是招商基金的重要支柱,马龙多年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管理能力,为公司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资金。

如今他转投竞争对手,不仅带走了宝贵的投资经验和客户资源,还可能对招商基金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许多依赖招商基金固收产品的投资者,在马龙离开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选择,这对招商基金的资金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权益老将贾成东的失意转身​

贾成东作为招商基金的权益老将,长期以来是公司权益投资的顶梁柱。在2023年,他管理着多只行业主题基金,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2024年6月,他一口气卸任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随后转任公司其他岗位。但这一过渡并不顺利,同年9月28日,他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正式从招商基金离职,并于今年3月转任申万菱信基金副总经理。贾成东的离职过程充满波折,甚至曾透露为了脱身“交了钱”。

他的离去,反映出招商基金内部或许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涉及到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作为公司的资深员工和核心人物,他的失意转身,无疑给其他员工和投资者传递了一种消极的信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招商基金内部管理混乱的猜测。​

二、动荡背后,薪酬机制成“罪魁祸首”?​

(一)限薪退薪引发的人才危机​

这三位顶流基金经理的集体出走,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便是行业内的限薪退薪政策在招商基金内部引发的强烈震荡。2024年,公募基金掀起降薪风潮,有消息称“退薪令”在引发了多名员工的不满和抗议。

有分析称,对于这些在市场上有着卓越表现的基金经理而言,薪酬待遇不仅是对他们工作能力的认可,更是维持其生活品质和职业动力的重要保障。限薪退薪政策的实施,使得他们的收入大幅缩水,与自身的付出和市场价值严重不匹配。

以马龙为例,他在招商基金多年,为公司的固收业务立下汗马功劳,管理规模庞大,业绩出色。但在限薪后,其收入可能无法体现他的行业地位和贡献,这无疑让他萌生去意。同样,翟相栋和贾成东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困境。在这样的薪酬机制下,招商基金无法留住核心人才,引发了这场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危机。​

(二)薪酬体系僵化阻碍发展​

除了限薪这一直接因素外,招商基金的薪酬体系或许存在着更为深层次的僵化问题。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灵活、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然而,从三位基金经理的离职情况来看,招商基金似乎未能及时调整薪酬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人才需求。

相比一些新兴的基金公司或者竞争对手,招商基金可能在薪酬激励方面显得过于保守,无法为基金经理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回报预期。

例如,在股权激励等方面,招商基金可能落后于其他公司,导致优秀人才纷纷被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所吸引。这种薪酬体系的僵化,不仅使得公司难以留住现有的核心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三、新总经理钟文岳,力挽狂澜还是无力回天?​

(一)经验丰富,却面临巨大挑战​

新上任的总经理钟文岳,在金融和投资管理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从业经验。他曾在中农信福建集团公司、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任职,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还在招商基金担任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等重要职务,对招商基金内部情况较为熟悉。然而,过往的经验并不能保证他能够轻松应对当前招商基金面临的复杂局面。三位顶流基金经理的离职,已经在市场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同时,公司内部的管理架构、投研团队等也可能因为这一系列人事变动而陷入混乱。

钟文岳需要在短时间内稳定军心,重建投资者信心,调整公司战略方向,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改革举措能否见效存疑​

面对困境,钟文岳必然需要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来拯救招商基金。但这些举措能否真正见效,目前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薪酬机制方面,他是否有能力打破原有的僵化体系,建立起一套既能满足行业规范又能激励员工的合理薪酬制度?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如何吸引优秀的基金经理加入招商基金,填补三位顶流离职后的空缺,同时稳定现有团队,防止更多人才流失?在业务发展方面,如何调整投资策略,提升产品业绩,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例如,在吸引新的基金经理时,招商基金的品牌形象已经因为近期的动荡受到一定损害,如何在薪酬、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将是钟文岳面临的一大难题。

此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招商基金在经历此次动荡后,能否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抓住新的投资机遇,也取决于钟文岳的决策和领导能力。如果他不能及时、有效地推出并执行改革措施,招商基金很可能在这场危机中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