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蔚小理的未来就是三国的蜀魏吴

51b63fa8
08-12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又一家汽车零部件快新高了

昨天的文章谈到有些汽车零部件上游公司有些已经新高了,今天一家港股汽车上游的公司快新高了!

一些汽配新高了,智驾车四季度行情启动在即

汽车零部件在24年四季度和25年一季度来了一波行情之后持续调整,现在第二波行情又来了。

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车上游不断创出新高,智驾车板块的行情也会随之而起。

二、新势力蔚小理的终局和三国对比

新势力从18年蔚来第一上市,然后蔚来在21年达到高光时刻,已经7年过去了,新能车的市占率也到一半了,只说乘用车。

新势力的终局已经可以开始分析了。

新势力都经历过挫折,有些从挫折中成长起来了,有些在挫折中沉沦。新势力的标杆特斯拉也经历了非常多的挫折,但是都克服过来了。

分析终局,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从挫折中恢复过来,有没有恢复能力,有没有恢复的机制。只有能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再迭代升级的,才能成为剩者为王。

这和三国挺类似的,三国中袁绍就是不能从挫折中恢复,在官渡之战之后就迅速瓦解。而曹操虽然历经挫折,但是每次都能从挫折中重新恢复,所以他是剩者为王的。

然后就是能遵循常识,有预防致命性错误的机制,比如刘备在关羽死后执意进攻吴国,虽然大家都劝谏,这基本就是常识性的问题,但是刘备一意孤行,蜀国没有机制阻止这种常识性的致命错误。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了全部兵力的70-80%,这都是致命性的错误。刘备病死也没有恢复的机会了。

蔚来像是蜀国

我们先看蔚来,蔚来有很多问题,而且很多基础性的问题,组织架构问题,换电总资产问题。但是最最关键的问题是李斌花钱太大手大脚了,这个问题他的投资人已经无数次和他说过,但是他改不了的,每个季度大几十亿的亏损,就算快亏到净资产为零,依旧没法减轻亏损。其实只要真心实意的想降本,是一定可以大幅消减亏损的,但是李斌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你怎么说都没用的。当初,投资人为了让他省着点化,特意给他介绍奉玮做CFO,就是想让他能控制开支,确实也控制了几个季度,但是后面还是控制不住,特别是李斌最强能力---融资,融到钱以后,开支更是无度。

没有盈利之前,没有自我造血功能之前,要尽量省着花,这是常识,但是这个常识李斌是不接受的,也没有人能阻止他这么花钱,之前还有早期投资者的劝告,一切尝试都无效以后,后面也没人劝了。蔚来上市以后累计亏损过千亿,然后上市前亏损也有几百亿,累计亏损大概1300亿,累计融资1148亿,在25年一季度财报净资产已经是负的了,就是资不抵债了。这和刘备的夷陵之战是不是有点相似,谁都知道不能这么亏损了,但是也没有谁可以阻止。

基本上就是说融资的1000多亿全部亏完了。

在蔚来上市的7年,这7年间如果控制成本,无论是让李想还是小鹏来,至少可以少亏一半。甚至都可以把亏损控制在一两百亿。

虽然最近乐道90销量不错,但是乐道90的盈利也不能大幅减亏,25年一季度亏损67亿,乐道再赚钱,也赚不了10个亿吧,理想和赛力斯这么大的销量,这么高的利润,一个季度要赚10亿也不容易,赛力斯一季度7个多亿的净利润,理想6个多亿的净利润,都无法填蔚来亏损的零头。

乐道就算一个季度6个亿的净利润,对于蔚来60多亿的亏损来说,只是一个零头。

蔚来在和时间赛跑,只要一个供应商强硬要求缩短帐期,不缩短帐期不供货,蔚来马上就崩盘。蔚来现在是拿着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的现金在运作,早就资不抵债了。

蔚来的未来有很大的概率就是一个蜀国。

当然,如果乐道90能够彻底改变李斌的造车思路,复制到其他车型上去,也许会有很大改进,但是那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没解决。

乐道90目前订单很好,但是交付不给力,我认为有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不给力,供应链会自己考虑风险,在蔚来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在帐期还是很长的情况下,有谨慎原则供应链厂商的不会轻易扩产扩大供应,因为一旦蔚来如果出现问题,现在供货越多,未来的坏账就越大。宁愿去做风险小的帐期少的其他订单。而只要有一家供应链不扩产按照新的订单量来,乐道90的交付问题就会一直存在,等2个月过去,供应链还没搞定的时候,热度就会过去,就会重现乐道60的问题,订单就会转走。

理想像是吴国

再说理想,李想的风格是一言堂,非常强势的领导风格,没什么二号位三号位,其他的都是员工而已。这也就造成,下面的人都是向上管理,只要李想认可李想开心就可以,可以不管最终结果。

这次i8其实很大程度上已经反应了这个问题。谁也不用对结果负责,只有李想对结果负责,还有股东对结果负责。

Mega失利以后,李想的总结很浮于表面,并没看到是理想还没有找到纯电的玩法,归因于三个原因:市场规模、缺乏充电桩、运营体系。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李想只会玩竞争不激烈的增程,不懂得怎么玩竞争激烈的纯电。就算是增程,一旦问界零跑的增程起来了,竞争激烈了,马上理想的增程L6789都掉的很厉害。李想还没有意识到他还没找到红海市场的打法。

关键的原因还是李想没找到如何系统的去做纯电的方法。之前是找到增程这个大家都没发现的市场,这里面有李想深刻的洞察,找到冰箱沙发大彩电的市场,然后李想本身是最强产品经理,又能把产品功能细节打造的非常突出。

而不是上面李想总结的三点,小米也没充电桩,不是照样大卖?!

由于没有真正找到Mega失败的原因,所以这次i8又在重复Mega的失败,

之前Mega外形被吐槽,这次i8的前面和Mega一样,没有变化,只是后面用了L的屁股。

之前Mega上市被认为定价过高,这次一样,虽然后面降价,也无济于事。

后面的i6会成功吗?我认为概率很低,因为i6就是Mega和i8的缩小版,mega和i8都不成功,i6不会有太大的成功。就算i6吸取了定价的教训,但是这个外形依旧不是爆款外形。也许i6常态可以卖到5000-1万,对于理想来说无济于事,理想7月的销量才3万多,加上i6和i8,也做不到5万,同比还是下降的,而且毛利率应当还比去年要低,这就意味着理想纯电战略失败,而增程同样受到巨大的挤压。

最重要的是理想在纯电的失败,说明理想还不会做纯电,市场就不会给高估值。

还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Mega失败以后,李想不能从挫折中恢复,还是机制问题,李想只相信他从小公司带出来几位高管,把外部招聘进来的邹良军踢出去了,从管理上看这已经是土壤板结了。这些一直跟随李想的高管都是习惯于执行李想的意图,并不能给李想战略性的建议,他们从来都是执行的角色。也不能提供李想反思的线索,李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升认知会缺乏信息来源。

再来对比马斯克,马斯克虽然也是一言堂,但是他是有机制来制约他的错误的。就算今年,他大骂特朗普,和特朗普翻脸,还要组建新政党,特斯拉股价马上暴跌,川普是有可能对特斯拉造成毁灭性打击的。这段时间一直有马斯克的盟友(David Sacks)和董事会的朋友在一直劝说(“董事会以留任+聚焦”为目的推出巨额激励),马斯克虽然个性非常强,但是他还是听劝的。所以很快就自己打脸和川普和解,给共和党偷偷捐款。

之前还有好几次这样的经历,都是在最信任的朋友、盟友、投资者的劝说下,纠正自己的错误。所以,特斯拉是有纠错机制的。

而理想是缺乏这种机制的。

理想只能等待李想的认知更新,重新找到如何做纯电的策略方法。否则,理想就会持续平庸。

李想做车这么多年,其实就是做了一款车,无论是理想One,还是理想L系统,都只是一款车,L是One的迭代改款,L6789只是大小不一样的一款车。而Mega本质上还是L系统的油改电,因为能效不高,就想用低风阻外形,所以就有了被大家吐槽的外形。本质上i系统还是L系统的延伸,还是一款车。

李想也就有点像是三国的孙权,孙权自己太强了,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认知就是守住江东,并没有扩大地盘图谋天下的认知。没有谁可以提升孙权的认知。吴国的水准就是孙权的认知水平。

小鹏像是吴国

而小鹏不一样,小鹏有很强的进化能力。

从一开始G9发布失败,小鹏感觉到了痛,进入深度反思,反思之后有一系列的动作,请来王凤英,请走了一起的创始人,重新规划产品,调整组织架构,确定了新的战略,包括智驾,包括出海。

这次反思是极其深刻的,执行也非常到位

除了这种大的进化能力。还有很多小的听劝,能看得到的进化。

比如在看到小米的SU7/YU7成功后,意识到外形的重要性,意识到情绪价值的重要性,很快就确定要在外形上重金投资,改进自己的外形,而且列到和智驾一样重要的位置。

G6/G9的改款也是听取了大量用户的建议。

小鹏经历了G9的至暗时刻,就像曹操经历了华容道,经历挫折再迭代升级。

曹操赢得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其战略,包括经济(屯田)、政治(奉天子)、军事(先北后南)、人才(唯才是举)

小鹏除了能够进化迭代,听劝,还有很好的战略:出海、纯光学智驾、Robotaxi、车型矩阵丰富带来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带来很好的容错性,一两款车卖的不好不影响全局。

理想的战略上是有很大缺失的,缺乏车型矩阵的规划,而且战略愿景在摇摆,之前是家,现在是Family,中间还有个硅基家人。现在也不说硅基家人了,战略愿景摇摆对企业来说就是方向不定,方向摇摆是巨大的浪费。

总结来看

蔚小理和三国的蜀魏吴很像

他们的未来也和三国很像,会有一家成为万亿企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