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b63fa8
51b63fa8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专注美股成长股投资,已形成熟的选股持股体系
IP属地:海外
11关注
2741粉丝
0主题
0勋章

大叶暴涨,赚钱是等出来的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大叶暴涨     我们先看看大叶的走势,连续3个20%涨停,从底部上来2倍多了, 虽然,公司已经公告了两次异动,但是股价已经凶猛。可以说大叶成妖了。 大叶为什么会成妖,会如此暴涨, 很多人找理由,说割草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概念,是机器人龙头之类的, 大叶股份子公司在奥地利工厂批量生产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已实现视觉识别、路径规划、智能避障等核心功能,属于服务机器人的细分赛道。尽管非传统“人形机器人”,但其技术底层(AI算法、电机控制、传感器融合)与工业/消费级机器人高度共通。 其实,人形机器人还只是一个概念,割草机器人是硬牵扯上去的,割草机器人已经开始有业绩了,只不过,业绩占比还比较低,割草机器人的市场也比较小的。2024年的业绩占比为18%。也算是有点量了。 其实,我们还是要从基本面出发 大叶真正启动是一季度的财报发布之后, 4月28日发布一季度财报,29日第一个20%。 一季度的财报是大超预期的,扣非净利润翻两倍。 一季度净利润1.9亿,超过前面几年的利润总和。 业绩是爆发式增长。 当然,割草机器人是有季节性的,一季度四季度业绩好,二三季度是淡季。 大叶的业绩好应当是明牌的,我之前每个月都会有出口数据分析,大叶在浙江,浙江的割草机器人的数据都可以查到,都是超预期的。 当然,大叶最大的基本面利好是全资收购欧洲公司,而且不增发,全现金收购,欧洲公司的业绩远比大叶自身要好。 2月完成对AL - KO公司收购,并表业绩大增,因为是并表,所以后面的业绩会更有确定性,而不是只是一季度脉冲一下,二季度的业绩依旧会同比去年好很多。 这个是大叶最大的逻辑。 大叶在之前的公众
大叶暴涨,赚钱是等出来的
avatar51b63fa8
05-05 00:00

巴菲特为啥持有的现金类资产这么高?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巴菲特为啥现金类资产这么高     我们先看看他的现金类资产的金额图 可以看出,是在24年一季度开始爆发的,2季度猛增,三季度继续小幅增长,四季度就增幅比较小了。 之前几次股市危机,包括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金融危机,巴菲特都备足了现金,所以,很多人直线思维,认为这次也是一样,巴菲特备足现金应对股市大跌 我们先看看2000年巴菲特的现金储备 巴菲特在2000年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之后储备了充裕的现金抄底。 我们再看看2008年的情况: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并没有大规模储备现金,而且还是平均方式,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抄底了,缩小现金资产减少。但是整体现金规模波动并不大。 而这次现金储备大幅增长,其实是和减持苹果密切相关的 我们来看看巴菲特减持的苹果金额 季度 减持股数(百万股) 减持比例 平均售价(美元/股) 套现金额(亿美元) 2023年Q4 10 1.1% 184.64 18.5 2024年Q1 116 12.8% 181.83 211.0 2024年Q2 389 49.3% 186.49 725.0 2024年Q3 100 25.0% 223.35 223.0 2024年Q4 0 0% — 0 我们把巴菲特累积减持苹果的做成一个柱状图 你会发现和之前的现金图有点像,不是100%一样,但是很像。 巴菲特从23年4季度到24年四季度累积减持苹果1170多亿。 巴菲特的现金是1500亿开始增长的,到3300亿,增加了1800亿,苹果减持占了大头。 所以,可以简单的推论,是巴菲特减持了苹果之后,当然还包括其他的现金收益等,巨额现金没找到很好
巴菲特为啥持有的现金类资产这么高?

巴菲特股东大会的解读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巴菲特25年股东大会的解读     五一期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又是投资界的盛事。今年的大会,巴菲特问答讲了很多内容。我更加我的理解进行解读。 1、关于关税 巴菲特认为关税不应当成为武器,他之前就提议过,用信用证的方式来实现贸易平衡,降低逆差。所谓信用证就是某国从美国进口了多少金额的商品,他就可以出口多少金额的商品到美国,如果用不完可以卖给其他国家。如果不够用,也可以从其他国家去买这个信用证。这样整体美国就可以达到贸易平衡。 这个方法有很强的可行性。只是川普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 2、投资日本 巴菲特说,“未来五十年,我们不会出售这些股票。日本这些公司的经营历史非常优秀”,巴菲特表示,对日本的投资完全符合伯克希尔的投资理念。伯克希尔投资的五家日本商社过去表现非常优秀,打算继续持有这些商社的股票五十到六十年,并希望与他们建立长期且深厚的合作关系。     日本已经度过了失去的20年,经济开始有起色了,这应当是巴菲特看好日本未来的发展。 3、AI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这个问题不是巴菲特回答的,是贾因回答的,他认为AI技术可能会“真正改变”保险行业目前评估、定价和销售风险的方式,以及目前的理赔方式。但贾恩指出,伯克希尔不会在行业内首先采用AI,伯克希尔对任何高调的新技术索赔都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这点值得深度解读,说明巴菲特团队已经开始认可AI对保险行业的长期影响,当然,他们短期还不会投入,会等到机会成熟。 但是,AI已经在开始改变保险行业,有一家以AI为主的美股上市车险公司,借助AI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包括赔付比达到了业绩领先,通过AI来
巴菲特股东大会的解读

4月新势力销量解读,格局再定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4月新势力销量榜发布     5月1日了,各个新势力都不休假,第一时间发布销报,最早发布的是零跑,因为他们家的销量最好,所以好成绩要第一时间汇报。然后是理想、小鹏等。 我们逐一来看: 1、零跑第一名,这个上一周就可以看出来的,零跑B10交付以后,交付量不断攀升,现在可以稳居第一了,至少在5月还可以继续稳居第一。 2、小鹏第二,小鹏是3.5万,略低于之前调研的时候给的是三万大几千的数据,而且亮点是出口,国内销量打开在3万左右,有5000左右的出口,出口增速比较快,出口的利润也会更好。小鹏整体销量略低于预期,应当是和G6的产能爬升有点关系。当然,从利润的角度,可能是超预期的。 3、理想第三,理想略低于小鹏,主要是海外出口远低于小鹏。理想还是平行出口,理想这段时间做了一些促销活动,订单和交付量都在增长,但是理想没有新车,所以,目前只能靠营销手段来提升销量。 4、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小米目前单一车型销量爆款,能到这这个量已经是创造奇迹的。 5、蔚来虽然有2.4万,全是靠降价,但是降价只能是短期行为的。5月份估计其实也不会很大的起色。 6、问界还没有公布数据,问界4月份的交付量还没开始起飞,但是五月份会开始起飞的。 二、5月新势力销量预测     投资还是要看未来,4月的销量已经是历史了,市场最关注的是后面的销量,是5月的销量,是二季度的销量,是25年的销量。 我们先看5月的销量预测: 1、还是零跑第一,零跑B10交付上量以后,会保持比较高的交付量。 2、第二应当还是小鹏,小鹏在5月份,G6会继续产能爬升,而且X9的订单充裕,X9也
4月新势力销量解读,格局再定

复盘关税战,优秀的公司已经爬出坑了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关税战最低潮时间已经过去,好公司已经爬坑了     关税战是4月7日发作的,港股暴跌,我们就看港股的恒生科技指数,如下: 关税战反应最激烈的是4月9日,也是大反转的一天。 我4月10日就分析过,说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已经过了,如下 关税战已经过了情绪最激烈的时候,专注新能车 现在验证了吧。从上面的技术走势来看,是完全验证的。 在关税战最恐慌的时候,我说 千股跌停不必担心,市场情绪的跌都会涨回去的 有些朋友被关税战吓坏了,有的甚至是说2年后可以遍地黄金,是现在的1/2或是1/3,事实上,这类突发性的事件是很难分析判断的,回归基本面才是正道。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经济泡沫,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暴跌的,我的经验就是真正的跌到开始几分之一的系统性风险是可以分析和判断出来的。 关税战是一个系统性风险,但是是个短期风险,是个局部分析,倒不是全局性的大系统风险。 我说市场情绪的跌都会涨回去的,果然,优秀公司是最先涨回去的,这就是跌时重质!跌的时候你才能看出这家公司的质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我们来看看我关注的哪些公司已经爬出了关税战的坑了,从4月7日到今天28日,也就是断断的21天,就爬出了历史性的暴跌 先说这家 是割草机公司,表面上是和关税战密切相关的,受影响巨大,实际上是影响很小,果然,他除了爬坑,还快创出新高了。 再看这家公司 是做保温杯的,90%的收入来自海外,表面上也是受关税战影响的,但是实际分析会发现,他受关税战影响比较小的,因为他的客户在拓展美国之外的市场,这些市场可以用国内产能满足,美国市场他用越南产能来满足,而他一直就是优秀公司,那么在市场泥沙俱下
复盘关税战,优秀的公司已经爬出坑了

解读沪光一季度财报,后面潜力越来越大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沪光一季度财报解读     沪光出了一季度财报,表面上看有点拉垮,但是实际来看,潜力巨大。 同比看,收入持平,净利润略下滑。 但是如果环比来看,就有点差了,收入环比下降35%,净利润环比下降59%,腰斩还多。 一季度环比四季度下降是汽车行业的季节性,看看24年4季度355万,一季度是242,环比下降31%,和沪光的收入环比下降35%基本是线性相关的。不过,比行业整体下降的略多了一点。 沪光的业绩其实和问界的销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看看问界销量25年一季度环比24年四季度下降了53%,导致沪光的收入环比下降35%。 而问界的M9在4月份开启交付,M8也开启了交付,问界从4月份销量环比会有不错的增长,5月份随着产能爬山,销量会爆发式增长,6月份会继续环比增长。问界二季度有望环比一季度翻倍增长,那么对沪光的业绩拉动会很大,沪光二季度的业绩环比一季度会有很不错的增长。 沪光除了有问界这个大客户,受问界的销量的增长而业绩弹性大,而且沪光还有新产品,新能源车整车线束中增加了高压线束、高速线束、特种线束,而沪光都有这些新产品,也在拓展新客户。随着智驾市场增长,线束的需求也在增长。 所以,对于沪光要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沪光的业绩弹性大,股价也波动大,大的波段会比较适合沪光。
解读沪光一季度财报,后面潜力越来越大

从比亚迪一季度财报来看新能车的一些趋势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出海板块爬坑很快     如下图是我的出海板块的K线图 在经历了川普关税战的爆击之后,在不断的爬坑,现在离爬出坑已经不远了。 已经到了一季度财报季,很多公司要发布季报了,有些业绩好的出海,而且业务本身受关税影响不大的,有可能会创出新高。 二、比亚迪一季度财报解读     比亚迪是新能车里面出业绩最早的主要公司,主要业绩如下 比亚迪的一季度业绩是相当好的,收入环比大幅增长。 销量增长是60%,虽然收入增长只有36%。说明单车价格应当是有降低的,当然比亚迪还有其他业务,其他业务增长没那么多。 扣非净利润是117%的增长,说明了新能车的一个重大规律-----规模效应带来好利润。 比亚迪一季度扣非净利润翻倍,主要还是归功于规模效应带来的降本。 我们和去年2季度对比,有很好的可对比性。都是1700多亿的收入,但是今年一季度的营业利润是32.7亿,去年2季度是31.53亿,说明毛利率提升个。同样规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不断的消减上游供应链的成本。 规模越大,效应越好! 所以,后面销量会持续增长的会享受到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包括赛力斯、小鹏、零跑、小米等。 第二就是海外销量爆发式增长: 一季度海外销量21万辆,同比+110%;远高于整体60%的增速,国内销量增长大概是50%。 海外销量占比达到了21%了,属于占比比较高。海外的销售价格高,毛利率更好,提升了整体的毛利率。 所以,有海外发展战略的,未来海外业务发展的好,净利润也会更好。 零跑、小鹏的出海潜力巨大,今年就可以看出出海的业绩。 比亚迪的一季度的新增139亿,期末在手现金和等价物116
从比亚迪一季度财报来看新能车的一些趋势

M8到底是卖的好还是不及预期?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问界M8卖的到底好不好     M8在逐步成为现象级,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目前谈论M8的自媒体也非常多。     对于M8卖的好不好,自媒体有两边倒的看法, 有的认为M8定价高,销量不是预期中的那么高,所以股价也没啥反应。有一篇几万阅读量的公众号文章长文分析M8销量不及预期。 也有非常看好的,比如草老师,用的都是很惊悚的文字 M8大卖,这个大家都没有疑问,差异点就是超了预期还是不及预期? 其实,预期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期。我之前的预期就是要和M9销量齐平就可以了。因为赛力斯的主要净利润是来自M9的,M7去年销量还不错,但是走量为主,毛利率并不高,而M9的毛利率是很好的。 如果M8的销量能和M9差不多,而M8的毛利率也很不错,那么赛力斯的净利润会大幅提升,可以会解决翻倍。当然,产能爬升初期成本高,会限制利润,一旦产能爬升到位,达到一定的量以后零部件开始降价,毛利率就会很好。 按这个预期,目前的股价显示是低估的。 按这个预期,现在M8的订单是M9的两倍,而且远好于23年M9发布时的订单,最新的信息,M8 72小时大定4.4万。再看看23年M9第一次发布时的订单 2023 年 12 月 26 日发布仅 2 小时大定破 1 万; 12 月 28 日,大定突破 2 万台,  2024 年 1 月 1 日,大定突破 3 万台,间隔 4 天。 而M8是72小时4.4万,M9没有确切的72小时的大定,但是可以推算,2万到3万之间,大概是2万多,现在M8是那时M9的近2倍。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看。M8是大超我的预期的,M8爆款大
M8到底是卖的好还是不及预期?

反弹结束了么?并没有!德业业绩预告了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反弹快结束了么?     对于大盘,有两种看法: 1、超跌反弹,已经反弹了3天,快差不多了,又要继续向下了 2、关税战最坏的时候已经过了,市场会逐步恢复 我是倾向于第二个结论的,关税战最快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市场在不断的逐步恢复。 当然,关税战还会不断的演变。 但是之前的系统性暴跌,已经是非理性的,是纯情绪的,有很多是完全不受关税战影响的,这些已经在反弹了,有些反弹的很不错。比如今天的智驾车, 看看我的智驾车板块指数,以及回补了关税战带来的暴跌的缺口了。 就是已经完全回到内关税战之前的点位了,智驾车板块还会按之前的节奏前行,短期不好说,但是拉长时间,智驾车板块还会再创出新高。 所以,现在是轻大盘重个股,今年避开被关税战直接或是间接影响的公司。 二、德业的业绩预告是超预期的     德业预告了一季度业绩: 同比大幅增长,净利润的中线是6.75亿,扣非是5.65亿,都是非常好的业绩,是超过预期的业绩。 业绩超预期的原因也有: 主要是一些非发达地区业务的增长,欧洲也有增长。 之前有个调研,就提到德业的一季度业绩会不错。 果然业绩出来就超预期了。德业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他这个业绩是超过行业平均水准的。过段时间,大家再等其他储能逆变器公司出业绩看看,就会发现德业的业绩是鹤立鸡群的。 逆变器出海,全球市场其实已经进入温和增长阶段了,市场本身没有太大的增长,但是德业能做到好于同行的增长,就是因为公司本身的优秀,包括产品设计规划、海外市场的开拓等。 德业按这个业绩,目前是明显低估的。今年40亿净利润的概率很高,很多研报基本都是这个业绩预测,那么目前P
反弹结束了么?并没有!德业业绩预告了

关税战已经过了情绪最激烈的时候,专注新能车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关税战已经过了情绪最激烈的时候了    这次关税战,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就是周一,跌停数千家,港股的跌幅进入历史前十。   本来美国加征34%的时候市场反应温和,因为市场早有预期。   但是我方反制之后,市场暴跌,因为市场的预期是双方的反制会不断升级,所以周一暴跌,暴跌的核心原因是预期双方反制的不断升级。 果然,川普再加税50%,今天是低开高走,这已经是在周一的预期内了,当然,今天的低开高走是有GJD的功劳的。然后我方反制,再加美国50%,美股也波澜不惊了。说明市场已经脱敏了,已经在周一的预期中了。 所以,我认为关税战市场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不会再一天普跌20%了。 关税战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而且可能不只是关税,可能还会扩大到其他方面,包括中概股在美股的上市等。关税战还会持续演进。 关税战市场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持续演进,股指很难持续上涨,不排除阴跌出更低点。 关税战的持续发展,会让出海相关的板块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要避开出海相关的板块,选择不受关税影响的板块,新能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新能车的4家最好公司    新能车是完全不受关税影响的,之前有人担心新能车的芯片,如果英伟达高通芯片受关税影响,其实,这两个都是台积电代工为成品,从台湾进口到大陆的,也不受美国关税影响。 新能车有4加最好的公司: 1、赛力斯 赛力斯的智驾芯片是华为的,这次属于受益公司,完全不受关税影响。而且M9已经开启交付,上险量一下子就大幅增长,上周才0.34万,这周就0.48万了,这周还有清明假期。 而且好事将至 应
关税战已经过了情绪最激烈的时候,专注新能车

千股跌停不必担心,市场情绪的跌都会涨回去的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千股跌停!!!但是不必担心    昨天我的文章说这是一个系统性风险,今天A股港股暴跌,就验证了我的提前预判 关税事件是个系统性风险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系统性风险,所谓的系统性风险就是千股跌停,无差别的下杀,和基本面无关,市场完全不考虑基本面,只有情绪,而且是恐慌情绪。 恐慌情绪下,资金夺路而逃,根本不管是不是低估了,不考虑基本面。 今天A股创业板跌12% 港股恒生指数跌13% 恒生科技指数跌17% 港股的单日跌幅进入了港股历史的前五。 对于这种千股跌停,是事件性的,也是情绪性的,只要是事件性情绪性的,最终跌多少都会涨回来的,拉长时间看,市场还是看基本面的。 我们回忆一下,最近的几次千古跌停,从第一次贸易战,到疫情爆发,后面的疫情反复,这些千股跌停,后面都涨回来了,没有例外,历史上所有的千股跌停都涨回来了,只是时间长短。 市场长短以年来计的话,一般都在一年内,最多2年。 而这次川普关税,对基本面的影响是远低于第一次贸易战和疫情的。经过第一次贸易战,中美贸易金额占GDP比例远低于第一次贸易战。更远小于疫情对基本面的影响。 所以,这次市场情绪的恢复应当会比第一次贸易战更快,也会比疫情期间的大跌恢复的更快。 当然,川普关税后面还有不断的有演讲变化,比如再增加报复关税之类的。这个市场已经有预期了,后面看看会不会有新的一些预期。 除了市场会自发的调整恢复,也会有政策和GJD护航。 可以明显的看到2:30以后有资金拉动,应当是GJD在干活。 盘后 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千股跌停不必担心,市场情绪的跌都会涨回去的

关税事件是个系统性风险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关税事件是个系统性风险    之前我们谈了很多基本面,都没有谈系统性风险的事情,因为之前没有系统性风险。 但是川普的关税在逐步演变,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风险了。 先看美股 纳指之前一路调整,已经就是提前开始川普关税的预期,等川普关税出来之后,纳指连续两天跌幅超过5%,这已经就是系统性风险了。 从20204的高点下来已经跌去了23%。 周五港股A股休市,但是韩国日本的股市也暴跌。 今天中东股市开盘也大跌。 周一开盘,港股应当会和美股看齐开盘,开盘之后倒是有可能低开高走。而A股应当会强于港股。 对于川普关税,从目前的内容来看,确实会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这么高的关税,生产出口方肯定是无法全面吃下的,那么必定会传导到最终消费端,会引起美国的通胀,而通胀会影响美国降息,降息估计会推迟,如果通胀超过预期,甚至可能停止降息。而美股的走势和加息降息密切相关的。加税也可能会引起美国经济的衰退,所以,美国周四周五连续暴跌,就是交易的经济衰退的预期。 当然,美股周五的大跌也会我方的关税反制有关。 关税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在出口方面,有些是不可替代,或是短期无法替代的,估计双方会协商都承担一部分,会影响利润,比如保温杯。 对于有些容易被替代的,可能会被其他产地的替代,可能会导致美国进口转移,我们的出口额会下滑。 所以,出海现在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研究出口公司产品的实际影响情况。 出口下滑也会影响整体经济,当然国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具箱也备足了工具,只是等合适的时候发布。 加强内需是大概率的,而加强内需,第一大消费品就是汽车,同时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车的鼓励消费政策
关税事件是个系统性风险

川普关税超预期,智驾车板块不受影响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川普关税超预期,不是利空出尽,而是利空超预期    昨天还在想川普关税该落地了,不确定性好转。 小米到了抄底时么?川普关税落地可能是利空出尽    但是川普关税出来以后,大家发现远超预期,完全不是利空出尽。对出海板块的影响非常大,昨天出海板块大跌 出海指数跌了4.12%,这还是有个涨停的振江股份支撑的。 川普关税不只是对我国加的重,更关键的方式对东南亚加税加的比中国还多,比如越南。之前很多出海已经把工厂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按现在的关税,转了也没用,关税还更重。 这是完全超出之前预期的。 按这个关税,之前做出海的大部分利润会大幅减少。当然也有例外的,大叶的工厂是在墨西哥,这次完全不受影响,所以今天大叶股价也很坚挺。 对于嘉益、匠心等,虽然已经把一部分产能转移到了东南亚,按这次川普关税,会有承担一部分的,终端价格也要上涨,终端价格上涨也会影响整体销量。 所以,出海今天都大幅反应。 川普关税后面还会不断的有变化演讲,估计很多东南亚国家会和川普去关税谈判,如果谈下来了,那对出海的影响会减轻很多。 所以,川普的关税其实还没有落地,目前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后面只要东南亚国家关税谈好,就是从最低谷开始好转。 那出海是不是到了抄底的时候,我认为还有不确定性。 到底东南亚国家关税能谈下多少来?什么时候谈下来?都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出海还没到一个很好的抄底。 有些出海本来就出口美国不多的,影响也不大,比如德业的逆变器出口美国本来就比较少,对业绩没有什么明显影响。 二、智驾车板块不受影响    今天的A股港股都还比较坚挺,而智
川普关税超预期,智驾车板块不受影响

小米到了抄底时么?川普关税落地可能是利空出尽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小米到了抄底的时候了么?   小米在达到1.5万亿港币之后,就开始碰到一系列的事情。 首先是雷军增发,其实小米并不缺钱,在手现金1000多亿,但是可能雷军认为这个股价已经可以了,港股熊了好几年,不趁着目前港股小牛市融笔资,过了这村没有下一店了。先把资金储备好。 市场马上就开始有反应了,开始下跌。 我一直认为雷军这个操作是资本市场厌恶的,当初特斯拉也是盈利以后就不再融资了。 现在账上这么多现金,而且每个季度都还有自由现金流进来。再融资,稀释了股权,也没必要。 也有朋友认为,后面的竞争很激烈,可能会竞相降价,搞的大家都没利润,那先把资金垫搞厚以应对极端情况。 永远只想靠资本市场来面对竞争,这个思路容易导致融资依赖症,比如蔚来就是这样,总认为资本市场只是圈钱市场,并没认真考虑过如何回报股东。 然后就出现事故,死了三人。股价也随即反应。 这个事故的舆情很大,让很多车主开始对智驾有所疑虑。也让大家开始审视小米汽车的劣势了,之前都只看到优势: 1、速度是不是普遍需求? 2、安全性如何?之前大讲特讲的安全性是否名副其实 3、智驾是否安全 每款车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目标市场,但是有时消费情绪被煽起,会扩大化,会超过其目标市场。 在市场充分反应过后,小米的市场依旧会很坚实,但是市场泛化会缩小。 这次事故,对小米的销量会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就像当初M7的车祸一样,后面也影响了M7的销量。  小米学习进化能力很强,这次事故之后,应当会有很多经验教训会体现在后面的车和改款车上。 小米的未来依旧强大 那么现在是小米抄底的时候吗?  目前小米跌幅其实并不大,还不到30%
小米到了抄底时么?川普关税落地可能是利空出尽

零跑三月称霸,小鹏4月要过4万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三月销量榜解读   3月的销量出来了,第一个出来的是小鹏,3.3万,然后就是零跑 3.7万,优等生都是先出来报喜的。 下午理想的也出来了,3.67万 蔚来只有1.5万,李斌的改革没有切中要害,没啥效果,可以预见,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50亿左右。 在港股融的那点钱也不够一个季度亏的。 1、零跑领跑 这次最大的亮点是零跑领跑了,是新势力的第一名 零跑卖这么多,其实他最大的增量是来此出口,一季度的出口有1.5万的,零跑通过代理的形式获得了很多的出口销量。 零跑目前是第一,后面还有很大的整理,B10还没有开启交付,交付以后,销量还将大幅增长,因此零跑今年上半年应当会长期霸榜前三名。 对于零跑,会和小鹏一样,成为25年很耀眼的一颗星。 之前已经分析过零跑 小鹏G6G9订单好不好,零跑也是潜力股 2、小鹏4月要过4万 小鹏这个月只有3.3万,比很多人预期中的要低。实际上,小鹏在财报之后的电话会议已经提到了,G6G9新款产线有个切换,从老款切换到新款,中间产能爬坡需要时间。 所以前面两周的上险量都不高。其实,从订单来看,孙少军已经说了第一周2.5万,第二种1.4万,订单是不缺的,但是产能爬升还在路上。 从一般意义上,即使G6G9没有爆款,新款的销量也会比老款高,实际上前两周的交付量是低于之前的老款的。 我预计从下周开始上险量会开始增长,最晚下下周可以看到。 而G6G9的爬坡,可以让小鹏4月的交付量过4万。 为了G6G9的生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至于像之前G6由于产能跟不上而让很多用户跑掉,小鹏特意把G7的上市推迟了,据说是推迟到3季度了。 3、25年格局基本确定 25年的新势力
零跑三月称霸,小鹏4月要过4万

赛力斯随时要启动了,小鹏不会配股融资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赛力斯随时准备启动了   我昨天发了一篇文章 港股还能入吗?赛力斯最晚5月底启动 昨天说赛力斯最晚5月底启动,现在看来可能很快就要启动了,随时都会启动。 今天已经有启动的迹象了,量已经环比翻倍了。 而赛力斯启动一定是和M8密切相关的,我之前就说过很多次了。 昨天有M8给供应商的要求函,今天又出来了M8大定的信息 M8预计4月中旬发布,按照华为的习惯,发布以后就是大定,就开启交付,交付即上量。 所以,在4月底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问界的上险量开始爆发式增长,会进入前几。股价也应当会有相应的表现。 对于25年上半年来说,M8是赛力斯的最大增量。M8的小定是M9的一倍多,大定估计也差不多,对赛力斯的销量拉升有巨大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对利润的贡献,会远远高于M9。 至于赛力斯的合理估值,我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历史文章记录。到时候可以再来验证。 二、小鹏不会配股融资,李斌配股了   今晚蔚来发布公告,配股融资。   之前比亚迪、小米都是股价涨高了融资,因为他们认为股价已经不低估了。  但是蔚来现在融资,股价确实相当的低,那是因为蔚来季度缺乏现金,所以即使股价低,也要融资。配股1.18亿股,现在股价32.55,至少要折价5%,也就是30,融资大概36亿港币,扣除一些费用,股以及30亿港币左右。 这点钱,还不够李斌亏一个季度的,最多是续命一个季度而已。 接盘的机构或是量化等,估计早就做空控制了风险,只是对所有股东来说是一次大利空。这些机构不会长持的。 蔚来的融资估计还会继续打击新能车板块的走势,当然,是短期的。 而大家都在猜
赛力斯随时要启动了,小鹏不会配股融资

财报季业绩好的反倒跌?!很正常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港股财报业绩好的反倒跌了?   恒生科技指数前几天创出新高后,一直横盘调整,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些业绩好的公司,发布业绩后,业绩爆好,但是股价反倒是跌的。   之前的小鹏是这样。   今天腾讯也是这样。   即使是业绩大超预期的小米,今天也跌了不少。 其实,这和基本面、和业绩无关。而是资金博弈。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1、财报之前已经大涨,而且涨幅不小,这波涨幅其实已经反映了业绩的预期了,只要业绩没有大超预期,那么就有获利资金会兑现而出。 2、业绩都是符合预期,但是并没有超出之前的乐观预期。 这种情况之前在美股是很常见的。 我称之为高位不稳定状态。 就是一波大涨之后,进入高位,估值也不便宜,当然也不算高估。这个时候出业绩,往往是出一个跌一个的。 当然,这里面更多的是市场情绪。等财报季过去了,也充分调整了,市场会重新审视,如果发现有新的增长因素,或是之前模模糊糊的增长因素清晰起来了,或是有数据显示或证明业绩可以增长了,又会开启新一轮上涨。 所以,无论是小鹏和腾讯,包括小米,后面还将创出新高。 二、小鹏的未来潜力   小鹏发了一个股权激励:   如果十年内小鹏港股达到250元/500元/750元分三批解锁。   很多人几乎不相信小鹏能做到。   但是小鹏其实是很会投资的,别说他在最低位的时候投资小米,17港币左右买了1亿美元的小米,现在小米56元,小鹏的1亿美元变成了3.29亿美元了,赚了2.29亿美元  然后小鹏在 2024 年 8 月 21 日至 8 月 23 日(共 3 天)。 港股
财报季业绩好的反倒跌?!很正常

特斯拉为啥暴跌,小鹏为啥环比下降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新势力进入调整   这段时间,港股科技股一波大涨,智驾车板块也比较强势,特别是小鹏,从底部上来翻倍了。超过1500亿港币。 在一波大涨之后,往往会进入调整。而最近又有很多利空因素,首先是智驾车的全球标杆---特斯拉陷入一些困境,股价持续大跌。特斯拉的欧洲1月2月销量大幅同比下滑,特别是2月腰斩。这已经体现在特斯拉国内批发业务上了。 2 月特斯拉中国的批发销量为30,688 辆,环比 1 月(63,238 辆)下降约 51.5%,同比 2024 年 2 月(60,365 辆)下降约 49.2%,同比环比均腰斩,这和2月欧洲销量腰斩对应上了。因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批发主要就是供应海外,特别是欧洲为主。 特斯拉这个销量就是被马斯克作死的,他不断的发表了很多欧洲相关的言论,引起客户的反感。 而特斯拉欧洲销量腰斩正好给出海智驾车机会了,所以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小鹏2月的出口在增长,因为从2月销量3万多,实际上险量只有2.7万左右,可以推算出,2月的出口大概在3000左右,我们可以等待后面的数据。 除了出口数据好,小鹏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是快马加鞭,要赶上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最近小鹏进入波兰、瑞士、捷克,小鹏汽车任命Hedin Mobility Group为瑞士、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的分销商和进口商。 特斯拉的下跌也让智驾车整体板块开始进入调整,而昨天比亚迪再融资对新能车整体板块也是利空。 在短期暴涨之后,本身有技术性调整的要求,加上领头羊特斯拉暴跌,比亚迪融资,使得新势力进入调整,包括理想等都进入调整。 充分调整之后,智驾车还将挑战新高。 二、上险量解读  
特斯拉为啥暴跌,小鹏为啥环比下降

比亚迪带崩新能车,小米该如何估值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比亚迪再融资,美股盘前带崩新能车   根据彭博社披露一个消息,比亚迪居然要融资了。比亚迪将以每股333-345港元的价格,融资52亿美元,目的是支持其研发、海外市场扩张以及其他公司运营需求。    比亚迪目前规模已经达到24年300万,25年估计要400万,这个规模已经是新能车的半壁江山了,规模效应应当已经是在顶峰时期了。   比亚迪之前一直就不赚钱,23年好不容易开始赚钱了,但是盈利状态也不多,24年盈利还不错,但是和他的这个规模体量并不相称。在比亚迪这么大的规模的时候盈利也就这么点,完全无法和同等规模的特斯拉相比,去年比亚迪销量超过特斯拉的时候全网兴奋,但是实际盈利和特斯拉相差很大,更别说对标丰田之类的。 比亚迪目前已经处于规模的巅峰状态了,这个状态就这点盈利,使得投资者对比亚迪未来的盈利状况存在疑虑,现在又要融资,之前就传闻比亚迪压上游货款太多,其实也是向供应链融资。 从公司正常发展来看,之前是大发展时期,市场对盈利要求不高,扩展生产,但是现在这么多规模,市场启动他是个现金牛。就像特斯拉那样,特斯拉过了盈亏平衡点之后,就类似于现金牛了,不再融资,而且现金充沛。 这也是市场为什么一直不给比亚迪高估值的缘故。从巴菲特喜欢的估值模型----现金流折现来看,比亚迪确实不值得高估值。 不过,幸好还有2个新势力的好榜样----理想和赛力斯盈利不错,净利润率均远高于比亚迪。这也是为什么市场愿意给新势力更高的估值,特别是愿意给小米高估值。因为他们未来的盈利增长潜力巨大。 股票的最终估值一定是要基于业绩,基于给股东的净利润回报的,但多更核心的是要
比亚迪带崩新能车,小米该如何估值

李想复活了,理想的投资机会来了

1)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里提到的所有上市公司,仅作为分析之用,不作为交易参考! 2)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仅是个人对公司的分析看法,不做估值,仅供阅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南下资金夺过港股定价权    昨天晚上美股中概股暴跌,被血洗。    但是今天的港股低开高走,特别是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也是低开高走,而港股能够这么强势,全靠南下资金。 昨天的南下资金抵御住了抛盘,使得港股表现强势 之前有多次南下资金度过香江争斗港股定价权,都是草草了事,这次有望取得成果。 港股的这波行情,除了外资券商对中国科技股的重新估值,南下资金功不可没。 最典型的可以看看小米,小米是南下资金的抱团股,所以一路极其平稳的向上。 很像是当年中国移动在港股风光的时候。 历史不断的在重演,只不过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是模式是类似的。 如果南下资金争夺定价权成功,港股的牛市还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很多人,认为港股大涨会带动A股大涨,但是资金是有限的,如果资金都集中南下到港股,那么A股的牛市还要等一等。要等港股先充分表现了。 二、李想复活,理想的投资机会来了    自从Mega失利,李想在微博上闭嘴了。    但是,在李想闭嘴了一年后,又复活重新开嘴了。    开嘴就讲的是纯电i8,这是明显的为i8造势,先蹭Su7和雷军的热度。    后面估计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消息出来。    纯电是今年理想最大的战役,也是决定理想估值的核心。    李想完全看到了这点,所以才重新在微博出山。    看了理想的i8,外形已经改造了,这个外形已经过得去了。i8至少不会向mega那样失败了,能否爆款还不好说,可以观察,但是每个月小几
李想复活了,理想的投资机会来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