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德国车市,有些久违的活跃气息。26.48万辆的新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多了11.1%,也带动了纯电市场在补贴退坡后的首次强势反弹,占比重新爬上18.4%。
大众借T-Roc、高尔夫等车型回到增长轨道,单月销量领跑且几乎包揽榜单前列,德系品牌的本土统治力依旧稳固。
但在这些熟悉的品牌名字间,中国车企的存在感正在被数据放大。比亚迪以389.6%的同比增幅超过特斯拉,零跑、小鹏首次在德国销量榜上留下记录,哪怕份额不足1%,也在纯电和插混细分形成了切入口。
这种增长并非偶然,它伴随着德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信心回暖,以及中国车企在定价、配置和智能化上的差异化布局。
01
德国车市概况与竞争格局
2025年7月,德国共售出26.48万辆新车,同比提升11.1%,但仍比2019年同期低约20%,显示市场虽在恢复,但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平。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为166.76万辆,同比下降2.5%。
在动力结构上,纯电动车销量为4.86万辆,同比大增58%,市场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2.9%升至18.4%,不过仍略低于2023年同期的20%。
由于2024年补贴取消导致纯电市场曾大幅下滑,今年的反弹更显突出。年内累计纯电动车销量29.73万辆,占比17.8%。
品牌方面
◎ 大众7月销量5.19万辆,同比大增25.5%,尽管份额19.6%略低于年内平均水平,但在6月大幅下滑后迅速回升。
◎ 奔驰2.46万辆,同比增长7.1%,增速低于市场;
◎ 宝马2.45万辆,同比增长15.8%,份额提升至9.3%;
◎ 斯柯达2.34万辆,同比增长23.7%,同样表现抢眼。
◎ 奥迪则下滑11.6%至1.72万辆,落至第五位。
◎ 欧宝(1.46万辆,+17.5%)与福特(1.15万辆,+29.2%)均有亮眼表现。
◎ 雷诺、库普拉、迷你等二线品牌增速显著,分别上涨47.5%、46.7%和54%,
◎ 而丰田、现代等日系品牌增幅有限,西雅特则继续下滑。
◎ 比亚迪同比暴增近390%,以0.4%份额超越特斯拉,后者大跌55.1%。
车型方面
◎ 大众T-Roc以9397辆的成绩领跑榜单,同比大增19.6%,且是自2024年6月以来单月销量最高的车型,领先第二名大众高尔夫近2500辆。
◎ 高尔夫重回增长轨道,销量7026辆,同比上涨39.8%。
◎ 紧随其后的是大众途观(5072辆,+15.4%)与宝马X1(4945辆,+44%),欧宝科尔萨(4930辆,+23.1%)位列第五。
◎ 斯柯达明锐、大众帕萨特、欧宝雅特、奔驰GLC等车型均在前十榜单内,体现出德系品牌在本土市场的强大统治力。
◎ 新近上市车型中,大众探荣排名第19,斯柯达Elroq列第30,达契亚Bigster冲至第35,并成为品牌在德国的销量担当。
02
中国品牌在德国的表现
中国品牌在德国市场的份额依旧有限,但增速明显。
◎ 比亚迪7月销量1126辆,同比大增389.6%,在新能源细分市场的存在感增强,已超过特斯拉;
◎ 零跑首次进入统计榜单,以638辆、0.2%份额起步,展现了进入欧洲市场的潜力;
◎ 小鹏录得266辆,同比大增1562.5%,年内累计增长更是高达2731.9%,虽规模不大,但增势强劲。
◎ 名爵销售1986辆,同比增长8.5%,继续依靠价格竞争与实用性吸引消费者。
◎ 长城销量216辆,同比下降20%,主要受限于车型适配度与本土化节奏。
◎ 蔚来7月销量47辆,同比增长46.9%,但总体仍处小众市场,主要面向高端纯电细分。
◎ 领克售出17辆,同比激增183.3%,虽体量不大,但增速显著,显示出插混与设计风格在部分消费者群体中的认可度。
◎ 7月也出现了奇瑞的9辆注册数据,表明其开始在德国市场试探性布局。
从车型竞争来看
中国品牌在德国主要集中在纯电与插混市场,尤其是在入门与中高端新能源细分形成互补格局。
◎ 比亚迪的海豹、元PLUS等车型在本地的销量构成中占据主力;
◎ 零跑与小鹏则通过智能化卖点切入,试图在拥挤的德系与特斯拉包围圈中突围。
随着德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逐步恢复,中国品牌有望在细分市场稳步扩大影响力。
小结
从数据看,7月的德国车市是一场双向回暖:一边是德系品牌在主流细分的稳固反弹,一边是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局部市场的加速渗透。
对于比亚迪、小鹏、零跑等而言,当下的份额数字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地位,但增速背后的用户结构变化,意味着它们正被更多德国消费者纳入购车清单。
随着本土新能源补贴政策逐渐淡出舞台,真正的竞争将更多回到产品力与品牌信任上。对中国车企来说,这里的每一次销量突破,都是向欧洲主流汽车生态递出的正式名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