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科技出品 在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由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重塑的关键时期,德国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宣布与Neura Robotics合作,共同开发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 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向新兴智能技术领域的战略转型,欧洲制造业在应对产业压力与结构转型中寻求新增长极的趋势。 舍弗勒计划到2035年在人形机器人生产中实现“四位数中段数量”的导入,并预计届时10%的集团销售额将来自国防、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领域。 对于一家以轴承、传动与汽车零部件闻名的德国家族企业而言,涉足人形机器人看似跨界,实则顺势而为。 近年来,欧洲汽车市场受到多重压力的挤压: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国内电动车转型成本高企以及来自中国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加剧,使得传统Tier 1零部件厂商不得不重新审视增长路径。 舍弗勒的应对策略,正在从“配套”走向“自研+生态”。 公司高层提出到2035年,约10%的收入将来自“非汽车传统领域”,包括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国防工业。这种组合表明,舍弗勒的增长逻辑已从单一市场导向转向多元化的技术驱动。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三类”之一,和舍弗勒核心技术的很契合。机器人关节系统、驱动单元和高精度轴承都是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部件。 舍弗勒原本为工业机器人开发的双列角接触滚子轴承(XZU),如今被改进为更紧凑、更轻量的版本,用于机器人肢体的柔性运动。这种“旧技术新应用”的思路,使公司能够以较低的研发门槛切入新赛道。 舍弗勒CEO克劳斯·罗森菲尔德(Klaus Rosenfeld)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正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生产效率与业务结构,与英伟达的合作便是这一战略的延伸。 舍弗勒已将其全球百余家工厂纳入NVIDIA Omniverse工业仿真平台,以实现数字孪生化的生产体系。这一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制造现场的部署创造了条件,也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