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健康(UNH)$ $苹果(AAPL)$ $谷歌(GOOG)$ $英伟达(NVDA)$ $拼多多(PDD)$
一、要点速览
巴菲特(伯克希尔):仍以 Apple 为头号重仓,但在 2025Q2 减持约 2,000 万股,持仓占比由约 25.8% 下调至约 22.3%;总体策略为“以高质量资产为主、适度获利了结并组合再平衡”。苹果仍是其最大单一持仓。
段永平(H&H):组合相对集中、主题性更强。二季度显著加仓英伟达与谷歌,小幅增持苹果,继续重仓拼多多,并清仓 Moderna。整体体现出“在波动中放大对 AI 与大科技的押注”倾向。
投资含义:巴菲特提供的是“价值/防守”参考,适合稳健长期;段永平给出的则是“成长/主题”参考,适合愿意承担波动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在两者间做配置。
二、前十大持仓对照
伯克希尔(Berkshire Hathaway)——核心持仓与本季变动(摘要)
Apple (AAPL):头号重仓;二季度减持约 20M 股,但仍持有数亿股。
American Express (AXP):长期重仓,持仓稳定。
Coca-Cola (KO):防守型持仓,未见大变动。
Bank of America (BAC):持仓仍大,但近一年已大幅减持。
Chevron (CVX) 等:能源与周期性配置,作为分散与收益来源。
其它:包含若干长期消费、工业类持仓,以及本季披露的若干小额新仓(实现组合再平衡)。
段永平(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核心持仓与本季变动(摘要)
Apple (AAPL):仍为第一大仓,本季小幅增持。
NVIDIA (NVDA):本季显著加仓,作为 AI/算力主题核心。
Alphabet / Google (GOOGL/GOOG):本季大幅增持,成为重要科技配置。
Pinduoduo (PDD):继续作为中国成长股的重要仓位。
其它:包括微软、台积电等标的有小幅调整;清仓 Moderna,组合高度集中,总市值约为 115 亿美元左右。
三、13F 变动摘要(简短版)
13F 变动摘要(简短版):
伯克希尔:本季减持 Apple ≈20M 股;继续大幅减少对 Bank of America 的长期持仓;部分增持(或建立)如 UnitedHealth 之类的股票以实现组合再平衡。
H&H(段永平):本季大幅增持 Google 与 NVIDIA,微幅增持 Apple,清仓 Moderna,继续重仓拼多多。组合较为集中,主题性较强。
四、把大师操作“翻译”成可执行的买/卖思路
下面给出 3 套简明、可落地的策略,分别对应“巴菲特风格(稳健)”、“段永平风格(主题/成长)”和“混合实用派”。这些都是实战导向的规则,便于立即执行或纳入你的投资流程。
A. 巴菲特风格(价值 / 防守)——适合稳健长期投资者
只买“真收益”: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定、护城河明确的公司(如消费龙头、金融优质股、大规模平台型公司)。
分批建仓、逢高适度减仓:不追峰;遇到市场短期过热可逐步减仓,遇到回调分批买入。
仓位控制重于择时:单只股票仓位不超过组合的 5%–7%;保持一定现金以便应对下一次折价机会。
B. 段永平风格(主题 / 集中)——适合愿意承担波动的成长投资者
回调是加仓机会:在你确认长期主题(如 AI/云基础设施)仍成立时,回调分批加仓龙头(如 NVDA、GOOGL)。
组合集中但有边界:把重仓压在 3–6 支“高 conviction”股票上,但单股占比最好不要超过 15%–20%。
坚持止损与验证窗口:若主题股出现基本面恶化,果断止损;否则以 6–12 个月为窗口验证投资假设。
C. 混合实用派(结合两者优点)——多数投资者适用
大盘白马(价值) + 小比例主题(成长):60% 配置价值股(稳健)、30% 配置主题龙头、10% 保持现金/对冲。
逢回踩逐步建仓:把计划资金分成若干份(如 3 份),在不同价格点逐步入场,避免一次性抄底的时机风险。
设“验证指标”:对因 13F 动作入场的仓位,设 KPI(例如营收增长/利润率/市场份额)并在 6–12 个月内检查,决定是否继续持有或减仓。
结语(一句话)
巴菲特的动作更像组合再平衡与风险管理的体现,适合稳健投资者参考;段永平则在波动中积极押注长期主题(尤其是 AI 与算力),适合愿意承担更高波动的成长型投资者。理解两者的逻辑与风格,有助于你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构建既稳健又有成长性的投资组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