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手了!英特尔要迎来“国家队”入场?

Brant0402
08-15

近日,美国半导体行业传出重磅消息。多家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正与英特尔 $英特尔(INTC)$ 进行谈判,计划直接入股这家芯片巨头。这一举措,被视为是为了加快推进英特尔在俄亥俄州延迟的超级工厂项目,并进一步强化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能力。尽管具体持股比例和投资金额尚未公布,但此次行动明显不同于传统的补贴或贷款,而是一次资本注入与战略扶持的组合。

消息传出后,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8月14日交易时段,英特尔股价盘中一度飙升8.9%,最终收涨7.4%,报23.86美元,盘后股价继续上涨约3%。这一表现成为近几个月英特尔最强劲的一次单日拉升,显示投资者对政府“国家队”入场充满信心。

如果谈判顺利,这一资本注入将对英特尔带来多方面影响。首先,资金压力将明显缓解,有助于推进重组计划、加快工厂建设以及先进制程的研发落地。其次,政府入股无疑会在市场中释放积极信号,阶段性修复投资者对英特尔的信心。此外,政府的股东身份还可能带来更多军工和政府项目的绑定订单。然而,资金本身无法立即改变英特尔在制程、AI芯片及服务器CPU市场中的技术劣势,这些短板仍需时间和持续投入去弥补。

过去两年,英特尔在高性能计算和AI市场上一直承受来自AMD和NVIDIA的双重压力。AMD在CPU市场份额稳步提升,NVIDIA则在AI加速卡领域遥遥领先,而英特尔则因产品延迟和市场份额下滑而处境艰难。如果美国政府此次入股成行,短期内更多是提振士气与改善融资环境,对现有格局的影响有限。但在中期,如果伴随出台本土制造优先采购等政策,英特尔有机会从AMD和NVIDIA手中争夺部分高端代工及封装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潜在入股与美国政府近期与NVIDIA、AMD达成的“收入分成”协议有本质不同。该协议允许两家公司向中国出口部分AI芯片,但需将相关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对NVIDIA和AMD而言,这是“交钱换市场”,直接压缩了利润率;而对英特尔来说,政府入股则是“补血”,意味着直接获得资金支持,以改善竞争地位。

总体来看,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的传闻,不仅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新闻,也折射出美国产业政策中“国家资本主义”色彩的进一步增强。短期而言,这将为英特尔争取到宝贵的喘息空间;长期来看,能否借此实现产品力提升与市场份额回升,才是决定此举成败的关键。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