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面(评级C)
双登定义自己为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储存业务,专注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储能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包含软包电池及方形铅壳电池,铅酸电池包括吸水玻璃垫、胶体电池及铅碳电池。
目前铅酸电池的存货因素为成本低(比锂电低27%)、极端环境适应性(-40℃至60℃稳定运行)双登的优势在于垄断国内三大运营商基站备电市场超35%份额,客户包括**、阿里云等巨头。
基本面顾虑点
1)铅酸加速淘汰,锂电肯定后面主导:在通信基站部分,2024年锂电池渗透率超60%(2020年仅15%),主要因5G基站功耗为4G的3-4倍,铅酸电池能量密度不足;其次在AIDC部分其实从双登业务收入来看,数据中心锂电占比46.7%也在取代铅酸做主力。
2)双登放在锂电市场里跑,靠啥?价格战?按照招股书披露算平均售价,双登锂电池2023年979.2/千瓦时 ,2024年/698.6千瓦时,再看一下行业2024年用户侧工商业均价752,最低中创新航562。
业务优势点:无非就是因为基本盘在通信基站以及AIGC,在后续客户准入门槛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必然也是按照锂电的发展去适配,慢慢缩小自己铅酸的产能,加大锂电的投入甚至去纳电。
财务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3个年度2022、2023、2024: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40.72亿元、42.6亿元、44.99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2.81亿元、3.85亿元、3.53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16.93%、20.35%、16.69%;净利率分别约为6.90%、9.04%、7.85%。
2024年应收账款23.03亿元,6个月内20亿,7~12个月2.08亿,1年以上1.1亿
结论:双登基本面没啥好说的,铅酸发家确实在应用场景这块找到了支柱,但是随着锂电的价格进一步走低,让铅酸价格优势没那么明显,叠加锂电BMS的发展让锂电安全性提高的化,那么一定会加速锂电淘汰铅酸。财务角度也能看到增长其实有点乏力,如果真的全去卷锂电的话财务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
二、发行情况及基石、认购倍数(评级B+)
公司本次发行市值60.48亿港元,前一轮估值53.73亿港元。本次发行H股市值20.61亿港元,发行比例14.05%(可能公司也不想发这么多,毕竟实控人上市前共持有公司约78.3%股权,拿个分红还是很香的,无奈于公众持股以及新规)。招股价为14.51港元,每手500股,入场费7328.17港元。
基石部分:公司是江苏泰州的,三水创投最终泰州市政府国资控制占比28.47%。
认购倍数:截至撰稿认购倍数1550.01倍,真吓人。联交所发行机制设定的,让企业不管基本面的情况下只要能锚足国配订单,尽管发机制B发行10%不回拨,供需继续畸形。
总结:这票打算现金认购,无手续费和杠杠费用,叠加这个倍数中签率也比较低,叠加基本面薄弱暗盘因为供需畸形高开直接走。
阐述几个总结点
1)公司原铅酸路线后边肯定要转向锂电去进市场,公司仅优势就是原有客户基础,然后继续锂电卷价格战,所以基本面不太看好。
2)基本面衍生,国配订单必定鱼龙混杂:按照机制B发行,HKPO10%+基石28.47%也就意味着除基石以外国配61.53%对应5.23亿港元,这里面不妨有产业链支持,应该也有其余不良订单(仅是猜测)因此不适合长拿。
3)机制B发行情况,高认购倍数,暗盘大概率有个情绪溢价的高开,然后按照上述的情况开始低走。
4)再针对前述银诺的发行(天岳A+H不计入),应验了笔者解析新规的时候的判断,大面积非AH的公司发行按照机制B来走,那么随着中签率低的情况衍生,高开低走的项目会越来越多,不敢确定后续打新热情是否会下降(一旦出现连高开都没有那么必然很打压情绪)
大胆预测双登高开低走,这种中签率情绪溢价还是有的,所以建议还是不要有成本的尝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