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伍治坚证据主义
08-22

人们常说,钱的成本是利率决定的。过去几十年,我们盯着联邦基金利率的点阵图,就像学生盯着老师手里的考卷,紧张又期待。可现在情况变了,美联储的点阵图还在,但真正决定市场情绪的,不再只是那条利率曲线,而是央行那本厚厚的“账簿”——资产负债表。换句话说,钱的成本已经越来越像一个会计故事,而不是单纯的利率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先看几组数据。截至2025年8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仍有大约6.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名义GDP的22%左右【1】。这本来没什么稀奇,毕竟疫情之后央行大放水,账面自然臃肿。但真正吊诡的是,美联储的“亏损”也在不断积累。截至今年6月,美联储所谓的“递延资产”——通俗点说就是央行未来才能弥补的亏空——已经高达2320亿美元【2】。这意味着,美联储不仅短期内不能给财政部“上缴利润”,反而成了“吃利息”的机构。因为它要付给商业银行巨额的准备金利息,却拿不到等额的资产回报。

说到这,读者可能觉得奇怪:央行不是可以印钞吗?印点钱不就解决了?问题没这么简单。就像家里开饭店,天天招待客人,总不能因为“自家厨房”就白吃白喝吧。央行当然能印钞,但印出来的钱要么冲击通胀,要么挤压市场的风险偏好,最后还是要有人买单。而现在,这个买单的过程,正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利息支出的增加,转嫁到整个金融体系里。

这对投资人意味着什么?第一,国债收益率的定价逻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过去,我们看长期国债收益率,是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加上一个“期限溢价”。但现在,期限溢价越来越取决于美联储能不能把资产负债表缩下去。如果缩表受阻,央行资产端臃肿,市场就会要求更高的补偿。这也是为什么近两个月,哪怕通胀数据略有回落,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顽固在4.3%上下的原因之一【3】。

第二,外汇市场也受牵连。美联储亏损,不直接动摇美元的国际地位,但会改变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央行联合体”的看法。简单来说,美国国债未来是不是更依赖海外买家?央行有没有足够空间去维持金融稳定?这些疑问,最终会反映在美元的波动上。要知道,截至今年一季度,中国和日本仍持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美债【4】,一旦这些投资者开始重新考虑风险补偿,汇率和资本流向就会变得更敏感。

第三,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更像是“暗潮涌动”。当央行的利息支出高企,财政部少了一块收入,这意味着政府赤字压力更大。赤字压力传导到市场,就是未来税收预期上升,或者国债供给增加。供给增加自然推高利率,而利率一高,股票的估值模型里折现率就得往上调。过去一年标普500靠着“八大金刚”科技股冲高,但这背后,其实是投资者选择性地忽视了资金成本的逐步抬升。一旦市场开始认真计较资金的真实价格,这种“忽视”就可能演变为“补跌”。

当然,也有人说:美联储的账面亏损只是会计处理,并不会真正限制其政策工具。没错,从技术角度看,央行不会因为亏损就破产,它的“无限寿命”保证了递延资产总有一天能冲销。但问题在于,市场不会等那么久。投资者更关心当下的现金流:谁在拿利息,谁在付利息,谁的负担越来越重。这种分配变化,才是资产价格波动的源头。

要理解这一点,可以打个比方。假设一个家庭买了几套房,房租收不上来,但房贷利息天天要还。理论上,你可以说“反正有房在,总能还上”,可银行和邻居们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看到你的现金流吃紧,开始担心你是不是会断供。美联储今天的处境,有点像这个家庭:资产多得是,但流动性上有点捉襟见肘。这种“形象问题”,足以让投资人要求更高的补偿。

所以,钱的成本如今是一个资产负债表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央行不再只是单纯调节利率那么简单,而是背着一大本账,账面上的每一行数字,都可能转化为市场的风险溢价。对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三个启示:其一,看利率不能只看点阵图,还得盯着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其二,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拐点,可能更多由缩表节奏决定,而不是通胀数据本身;其三,股市估值的韧性,不代表资金成本的压力真的消失了。

未来几年,如果AI、能源转型这些资本密集型行业持续扩张,对资金的需求只会更高。到那时,美联储的账本负担可能更重,市场的资金成本也更“真实”。投资者若还是只看点阵图,就像只盯着菜单看价格,却忘了厨房里燃气费和人工费在上涨,最后可能会被现实狠狠惊到。

在金融市场里,故事当然多。有人讲AI的黄金时代,有人讲新能源的资本盛宴,也有人讲新兴市场的复苏奇迹。但别忘了,这些故事背后,都离不开钱的成本。如今,钱的成本早已不是一张利率表能解释清楚的,它是一份复杂的资产负债表,是一笔笔利息支出和亏损递延,是一个宏大的、看似冷冰冰的会计故事。理解这个故事,才是投资人避免“账面幻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eral Reserve Balance Sheet (H.4.1), Aug 21, 2025.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41/current.htm

【2】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Monetary Policy Report, June 2025.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mpr_default.htm

【3】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Selected Interest Rates (H.15), Aug 2025.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15/

【4】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Major Foreign Holders of Treasury Securities, 2025Q1. https://ticdata.treasury.gov/Publish/mfh.txt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