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驾创新2025中报深度解读:L4商业化破局,全球化布局打开估值空间

付轶啸
08-25

在智能驾驶产业加速渗透的2025年上半年,港股上市公司佑驾创新(2431.HK)交出了一份颇具看点的中期业绩答卷。这份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1%;在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背景下,毛利率稳中有升至15.0%,展现出“规模扩张+效率提升”的双重积极信号。

透过数据表象,其核心业务的全面爆发、L4商业化的实质性突破、客户结构的高端化升级以及国际化布局的深化,共同勾勒出这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行业变革期的成长路径,也为投资者揭示了其长期价值增长的底层逻辑。

一、核心业务多点开花,座舱与车路协同成增长新引擎。

佑驾创新上半年的业绩增长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呈现出核心业务全面上扬的良好态势。

其中,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上半年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2.4%,占总营收比重达69.8%,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座舱与车路协同两大业务线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整体业绩攀升的重要力量。佑驾创新的业务矩阵在报告期内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全面增长态势。

而真正点燃增长引擎的则是两大亮点业务一一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和车路协同业务。这两大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不仅优化了公司的收入结构,降低了单一业务风险,更验证了其技术布局的前瞻性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上半年收入达0.61亿元,同比激增99.0%,几乎实现翻倍增长,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17.6%,这一增长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从政策端看,今年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明确要求车辆配备驾驶员监控功能(DMS),为座舱业务打开了政策红利窗口。据佐思汽研数据,2025年6月国内DMS装配率仅为22.4%,随着政策落地,这一市场尚存巨大提升空间。

。从产品端看,佑驾创新推出的智能座舱DMS一体机iCabin Lite,通过将摄像头与控制器高度集成,精准响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化”趋势,不仅满足车企对开发效率与成本控制的核心诉求,更代表了座舱感知硬件的前沿方向。这种“政策驱动+产品迭代”的双重加持,让智能座舱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车路协同业务同样表现亮眼,上半年收入0.39亿元,同比增长63.4%,占总营收比重11.2%。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车路协同作为单车智能的重要补充,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佑驾创新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集成了自主设计的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与自研V2X技术,不仅能支持公路和路口的交通情况分析,还能协助管理工业园区通行及停车场运营,多场景适配能力使其在智能交通基建浪潮中占据先机。从行业趋势看,随着新基建投资向智能交通倾斜,车路协同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又一重要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4.1%提升至15.0%,这一细微但关键的变化背后,是规模效应与产品结构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单位固定成本被摊薄;同时,高毛利的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iPilot系列)收入占比提升,推动整体盈利水平改善,为公司长期盈利奠定基础。

二、客户生态从自主到合资持续扩容,平台化项目驱动未来,产品创新和技术护城河不断夯实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佑驾创新在客户拓展与产品创新上的双轮驱动。

客户拓展方面,公司上半年新增18个来自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Tier1的项目定点,累计为42家汽车原设备制造商实现量产,合作版图持续扩容。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公司成功切入全球知名车企旗下合资品牌及豪华品牌供应链,新增某新能源车企等重要客户,合作范围从国产自主品牌向合资车企延伸,标志着其技术实力与产品可靠性获得更高层级市场的认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上半年从长安汽车及某全球知名车企获得的均为车型平台定点,新增4个整车厂客户的6个车型平台项目。不同于单一车型定点,车型平台通常用于制造一系列共享类似部件、系统和功能的车型,意味着更高的量产规模预期(一个平台可衍生多款车型)、更低的单车型开发定制成本、更快的项目落地速度和更强的客户绑定深度,通过标准化流程提升交付效率,这将为公司未来营收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产品创新上,佑驾创新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双线突破,构建起日益完善的产品矩阵。

·智能驾驶:快速迭代产品矩阵,上半年重磅推出基于地平线征程6系列芯片的iPilot 4 Plus(覆盖城市场景的领航辅助)及更高阶的iPilot 4 Pro(基于256TOPS算力,实现复杂场景决策与通行效率突破),后者已获得整车厂平台型项目定点,预计2026年H1量产,卡位高阶智驾赛道。

·智能座舱:推出集成多模态大模型能力的智能管家BamBam,提升交互智能性;发布行业领先的DMS一体机iCabin Lite,高度集成摄像头与控制器,响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化”趋势,满足车企降本增效和多车型适配的核心诉求。

同时,技术迭代与认证加持,护城河加深。智能座舱项目成功通过Automotive SPICE(ASPICE) V4.0CL3最高等级国际认证,并成为国内首个通过车载机器学习模型ML- SPICE评估的案例。这两项权威认证是国际顶级车厂供应商的“敲门砖”,标志着其在软件开发、质量管理、流程体系及AI模型应用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持续获得高质量订单、尤其是海外订单铺平了道路,技术壁垒和行业地位得到权威背书。

三、L4商业化新里程碑,从载人到载货,第二增长曲线浮现。

本次中报最令人振奋的突破,莫过于L4级自动驾驶业务(iRobo)迎来了实质性的商业化落地与收入贡献。在智能驾驶的进阶之路上,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一直是行业公认的难点,也是衡量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尺。佑驾创新上半年在L4业务上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实现了技术到商业的跨越,更打开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L4营收破千万,意义非凡。财务数据显示,iRobo解决方案在上半年贡献收入1005.8万元。虽然绝对值在总收入中占比仍不大(约2.9%),但其意义在于实现了“0到1”的质变,标志着L4业务从技术研发阶段正式进入营收贡献阶段,商业化验证取得实质性成果,证明了技术商业化的可行性,为未来规模化奠定基础。

无人小巴多地开花,验证商业模式。继今年2月苏州项目实现商业化落地(这一“首单”具有里程碑意义)后,无人小巴业务加速拓展,截至6月底已在黑龙江、上海、杭州等多省市落地运营,累计获得项目10余个,形成规模化运营雏形。从行业背景看,无人小巴在封闭园区、景区、城市微循环等场景的需求日益明确,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更加速了这一进程。这不仅带来稳定现金流,更在真实场景中持续打磨技术、积累宝贵运营数据

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公司将L4技术从载人场景向载货场景延伸,切入无人物流这一高潜力市场。

第一代无人物流车(设计容量5.5立方米,最大载重超1吨)已进入开放道路实测阶段。该车融合了乘用车的量产经验、无人小巴的自动驾驶系统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和端到端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技术迁移能力得到验证。配套的运营管理平台及配送APP正在协同开发,旨在实现“仓到仓”短驳运输能力。公司明确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第一代无人物流车,抢占这一爆发中的市场(政策支持、技术突破、电商物流需求驱动)。此外,干线运输、机场、矿山等特定场景的专用车也是其探索方向。

L4业务的多元化场景探索,大大打开了成长天花板。从商业逻辑看,无人物流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电商物流、工业物流对效率与成本的要求不断提升,无人物流车在封闭厂区、城市配送等场景的替代优势日益凸显。佑驾创新凭借在传感器融合、城市NOA同源算法、端到端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积累,有望在这一赛道复制无人小巴的成功,形成“载人+载货”双场景驱动的L4商业化格局。长远来看,L4业务不仅能为公司带来增量营收,更能通过场景数据反哺算法迭代,强化整体技术竞争力,形成“技术-数据-产品”的正向循环

L4业务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佑驾创新不再局限于前装Tier1的角色,开始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延伸,开辟了更具想象空间的第二增长曲线。

四、国际化战略提速,从本土龙头到全球玩家,打造全球竞争力。

在国内智能驾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国际化已成为头部企业寻求增量的重要方向。佑驾创新上半年加速推进海外战略,在市场覆盖、合作布局与本地化运营上多点突破,全球化布局日益清晰。

法规前瞻布局,产品出海顺畅。市场覆盖方面,公司的解决方案已被多家整车厂的多款出口车型采用,成功进入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韩国、迪拜、土耳其、墨西哥等多个目标市场。公司对欧盟GSR等法规的提前布局和产品合规性,是其出海顺畅的关键。

以欧盟市场为例,其通用安全法规(GSR)要求2024年7月起新上市车辆必须配备驾驶员嗜睡和注意力警告系统(DDAW),2026年7月起强制配备驾驶员分心预警系统(AD DW);而佑驾创新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不仅全面符合欧盟ADDW、DDAW法规要求,还是国内首家助力整车厂获得E-NCAP五星评级的供应商,丰富的出海经验使其成为车企出口车型的优选合作伙伴。

双轨并行,切入国际供应链。合作布局上,公司采取“多路径切入”策略拓展海外市场。一方面,通过服务国内车企的出海车型实现“借船出海”;另一方面,深化与国际一级汽车零部件企业Tier 1供应商的合作,成功切入国际整车厂的供应链体系,为未来直接服务国际顶级客户打下基础。这种“间接+直接”的双线布局,既降低了海外拓展的初期风险,又为长期深度合作创造了条件。

本地化运营能力进阶,子公司落子新加坡。渠道拓展上,公司正积极布局海外车展(展示技术实力)和搭建覆盖重点区域的销售渠道网络,为本地化业务提供支撑。此外,公司已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聚焦技术服务与客户拓展,为东南亚及全球市场合作提供支撑。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智能驾驶产业的枢纽,政策开放度高、技术生态完善,在此设立子公司不仅能辐射周边市场,更能吸引国际人才与资源,助力全球战略推进。

五、增长逻辑再确认,长期价值的三重支撑。

透过佑驾创新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长期投资价值的三大支撑逻辑。

从行业维度看,智能驾驶正处于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的高景气周期,国家层面持续出台规范与促进产业发展的制度,整车厂智驾平权战略推动中高阶功能快速下探,AEBS、D MS等功能的强制安装要求不断扩容市场空间,行业红利持续释放,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从企业竞争力维度看,佑驾创新已构建起“技术-产品-客户”的闭环优势。技术上,全栈自研的算法能力与从L0到L4的渐进式布局形成技术壁垒;产品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三大业务线协同发展,产品矩阵日益完善;客户上,从自主品牌到合资、豪华品牌的拓展,从单一车型到平台化项目的突破,为业绩增长提供持续动力。这种综合竞争力使其在行业洗牌中有望占据更有利地位。

从成长潜力维度看,L4商业化的持续突破与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打开了公司的长期增长天花板。无人小巴的规模化运营与无人物流车的即将交付,让L4业务从概念走向实质;海外市场的多点布局则为公司提供了增量空间。同时,公司当前6.35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储备,也为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尽管短期研发投入带来账面亏损,但其展现出的高成长性、广阔的赛道空间以及不断强化的竞争优势,使其在港股智能驾驶板块中极具稀缺性和长期投资价值。随着各项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商业化成果的持续兑现,佑驾创新未来的发展值得更高期$佑驾创新(02431)$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恒生指数(HSI)$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想念家乡
    08-25
    想念家乡
    持续关注政策变动,抓住商机
发表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