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科技原本是做园林机械的,在A股众多的细分行业上市公司里面只能称得上泯然众司,而近两年因为公司决定转型机器人在市场中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一.稳中有进的财务报告
2025年8月23日,中坚科技发布半年报,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06万元,同比增长1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12万,同比增长17.04%。
(中坚科技半年报)
如果只是单看财务报告,我只能给出“稳中有进”这四个字来评价,毕竟对于一家主营业务为割草机的公司来说,能做到这个成绩已经算是很厉害了,但令人大跌眼睛的是中坚的市值居然高达200亿!就算现在牛市氛围火爆,上证创十年新高也不能对一家生产割草机的公司如此定价吧。
市场先生永远不会给予错误的估值,支撑当下中坚科技股价的是其实他新开发的机器人业务
二.挪威公司的中国股东
2024年3月,中坚科技宣称投资了全球知名的人形机器人科技公司1X Holding AS,开始涉足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1X是一家位于挪威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主要设计和开发人形机器人以满足全球劳动力需求。中坚科技和兆新股份曾共同投资1X,其中,中坚科技出资305.99万美元,香港兆新出资293.99万美元。
(1X NEO BETA机器人)
至于为何选择将1X做为中坚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坚科技官方是这样回复的:通过与1X的深度合作,中坚科技能够接触到前沿的机器人技术,加速自身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开发。除此之外,12月12日,在投资者活动表中,中坚科技答投资者问称,公司以对1X的投资为契机,与软银、OPEN AI 、三星、SQT等国际大型机构共同参与了1X机器人的发展机会。
2024年10月,中坚科技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中坚智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未来对接合作并开拓人形机器人业务的平台,加快推进海外智能机器人产品的进一步多方位合作。
一方面是无人割草机于人形机器人的涉足,另一方面是机器狗的研发制造。2024年5月,中坚科技设立控股子公司江苏坚米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推出了首款四足机器人品牌“灵睿P1”。
(灵睿P1)
据查“灵睿P1”是中坚科技一款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多载荷、全地形、多功能、高动态四足机器人,具备快速行进、敏捷避障、灵活稳健等功能。其越障能力大于40厘米,爬坡角度大于45度,具有智能化高、通过性强、长续航等优点,可应用于巡检、勘察和安防等各类场景。同时“灵睿P1”也将搭载其自研的大语言模型,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高阶具身智能四足机器人,同时构建行业定制化知识库以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智能性,实现机器人多模态信息高效识别,并准确做出人类期待的行为反馈。
三. 英伟达的生态合作伙伴
2024年8月,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率机器人团队赴美国英伟达全球总部,与英伟达机器人业务负责人Murali Gopalakrishnan会晤。双方首次正式探讨合作框架:英伟达展示Isaac机器人平台的全栈能力,强调物理仿真(Isaac Sim)与AI训练工具链在具身智能领域的价值;中坚科技则提出“园林机械→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三阶技术路径,突出硬件制造与场景落地优势。此次会谈达成合作共识,Murali当场安排英伟达中国团队对接,推动合作从战略层面向执行层面快速渗透。
(左方Murali,右方鲍嘉龙)
迅速的合作也迅速转化为技术成果。依托英伟达Isaac Lab平台,中坚科技将现实场景(电力巡检、复杂地形)转化为高保真虚拟环境,使四足机器人“灵睿P1”的运动算法迭代速度提升3倍,研发成本降低30%。牛顿物理引擎进一步优化关节控制与能耗管理,使灵睿P1负载能力突破30kg,续航达6小时,并通过欧盟CE认证,推动海外订单占比超50%。这一技术融合显著规避了真实场景试错风险,为规模化交付奠定基础,方正证券研究员更是直言中坚科技通过英伟达、**等巨头紧密合作,将对产业进程进行提速。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标志双方关系升维。英伟达在主题演讲中将中坚科技列为“全球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展示其基于Isaac平台开发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并强调“中坚科技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端到端多模态开发框架”。合作延伸至新产品线:无人割草机器人集成英伟达边缘AI芯片,实现厘米级路径规划;人形机器人原型则依托GR00T模型开发认知系统,中坚科技负责关节执行器与整机集成,形成“算法+硬件”深度绑定
(图源:NVIDIA英伟达CPU计算官博)
四.如火如荼的机器人行业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一个女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火热的机器人行业,其技术飞跃的背后是一场资本市场的狂欢。
2025年全球头部机器人企业估值呈现指数级膨胀:美国Figure AI以395亿美元估值完成15亿美元融资,较一年前暴涨15倍;国内宇树科技C轮估值飙至120亿元,智元机器人B轮估值达150亿元,而这两家企业2024年合计营收不足20亿元,净利润总和约1.7亿元。更极端的案例是上纬新材——这家原本主营树脂材料的公司,因智元机器人宣布以21亿元收购其63.62%股权,股价在10天内收获10个20%涨停,市值从31亿元狂飙至227亿元。这种估值与基本面的巨大撕裂,折射出资本对"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标签的疯狂追逐。
(上纬新材K线图,当前市值343亿元)
政策东风也在进一步加速技术渗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纳入国家战略后,北上深三地竞相发布专项行动计划:北京提出三年培育50家核心企业并落地100项应用;深圳瞄准培育10家百亿估值企业;上海则规划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这些政策锚定“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目标,推动机器人在电力巡检、医疗康复等潜力领域突破。
结语:拥抱变革的中坚科技
从园林机械的油锯轰鸣,到四足机器狗的矫健身姿,中坚科技的转型之路,恰是中国智造进化的缩影。当传统制造业遭遇技术洪流,中坚选择以“变”破局——投资1X人形机器人、自研灵睿P1、联姻英伟达算法,每一步都是对“一心搞机”信念的践行:将制造的基因注入智能的血脉,让机械的精密与AI的灵动共振共生。
泰国工厂的焊花与上海实验室的代码,共同编织着这场变革的双螺旋,一端是园林机械的现金流托底研发,另一端是机器人的技术野心刺向未来。正如鲍嘉龙所言:“量产节奏自下而上,但创新目光永远向上。守成创新,或许是当今制造型企业应对时代变革的最佳选项
未来已至,唯变不变。华夏大地从来都没有守成者的墓碑,只有开拓者的脚印。
PS:8月19日的时候中坚科技还在上海成立全资孙公司桦之坚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不过我暂时没能查到这家公司的具体业务是啥,所以就留着下次再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