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发布,榜单涵盖“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CBI500)、“线上品牌购买力指数”、“快消新锐品牌榜”。这份指数和榜单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发,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提供技术支持,于2025年5月21日由新华社首次发布,每季度更新一次,本次更新是它的第二次发布,已经出到了2025年二季度,有618的季度。
仔细研究了下,感觉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简直是一份宝藏榜单,如果能稳定按季度更新,呈现出趋势变化,意义将非常大。我不由得想起6月中旬买CELH的经历,当时正是看了一份投行调研说它在美国本土的销量开始企稳回升,海外扩张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叠加夏季能量饮料旺季,于是果断买入,8月份季报超预期,当天它暴涨了20%左右,我后来分两批卖了一些。
图片
这份榜单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获得了淘天集团,也就是淘宝天猫的技术支持。相比传统线下零售的抽样统计,数字平台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提供覆盖面广、颗粒度极高的消费大数据。即便经过脱敏处理,只要模型设计合理,CBI500依然能够精准映射电商用户的真实消费行为,以及各大品牌在平台上的真实表现。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不仅提升了判断的客观性,也为捕捉行业趋势和品牌潜力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中国品牌发展趋势指数,报告还公布了前500名品牌的主动搜索、会员成交、18-24岁成交增速等12个分项得分,虽然都是隐私脱敏后的指数信息,但是也能看出趋势,我觉得中国消费和创投圈应该更充分地关注这份榜单传递的信息。
考虑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消费复苏、反内卷和中国资产牛市浪潮的时代背景,这份榜单的价值更加凸显。它不光为中国消费高质量发展新浪潮提供了量化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消费新趋势的风向标,也可以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为消费行业创业者提供标尺。
下面简单谈谈我对第二季度CBI500榜单的一些观察。
一、数据解读:中国消费风向标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线上零售市场,也是最活跃的线上零售市场之一,而淘天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平台,拥有约10亿活跃消费者,同时,它也是全球品牌线上旗舰店主阵地,这就为这份榜单的数据全面性和准确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线上线下消费并不是完全同频,这份榜单也不能完全反应中国品牌消费市场的全貌,这是它的局限性。
但线上消费代表了中国零售业的趋势和未来,且是中国消费增量的最大来源。另外中国存在一个特殊性:由于历史的原因,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电商和线下零售的品牌是同时成长的,导致今天中国不但电商渗透率很高,高于各个主要的发达国家,而且经营门槛更低,这使得重要的实物消费品牌大多都是先从电商开始做起。因此,很大程度上,这份榜单仍是中国消费的风向标。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呈现出投资趋稳、出口承压、消费回暖的趋势,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内需消费越来越多地扮演了“压舱石”的角色。
政策层面,随着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逐渐推出,“消费提质扩容”被置于战略高度,成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政策执行如火如荼,消费虽然算不上火热,但温和复苏的势头已经明确出现了,以国补为例,2024年四季度以来,这一政策受到热烈欢迎,效果立竿见影,但如何综合、全面地反映消费质量转变的效果,过去一直没有很好的数据可供验证。
我们有反应全社会消费大盘变化的社零数据,有反映价格指标的CPI数据,唯独在反映消费质量变化的数据层面是缺失的,CBI指数的出现,弥补了这个遗憾,中国消费向高质量转型的历史进程第一次有了可量化的指标。
从这次发布的具体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发生7个趋势:
1.618、双11等重要营销节点的价值仍在强化
图片
从综合指数来看,2025年二季度品牌消费指数65.21,较一季度的63.38提升明显,而纵观过去10个有统计的季度来看,每年的第二和第四季度都是品牌消费的高峰,这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在线上品牌消费时受618、双11等重大营销节点影响。
颇有些**识的地方是,一般公众会以为,像618、双11这类大促是大家低价消费的节点,实际上反而是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的高峰期。
仔细想想,这个逻辑也符合常识,虽然大促时无论品牌商品还是白牌低价商品,只要报名了大促活动都会打折,但头部品牌的折扣净额显然更高,廉价商品是没有多少折扣空间的。所以从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电商的促销就一直是以品牌商家为主体的。从这些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对于品牌来说,618、双11等重要大促的价值不仅没有失灵,反而在增强。
2.国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向深层渗透
二季度品牌消费指数高峰除了受益于618大促,也受国补政策提振,从行业品牌消费指数的变化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图片
行业品牌消费指数居于前列的品类包括3C、家电,这些正是同时受益于618和国补的品类。
从环比一季度的涨幅来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3C、家电、家装家居等品类是国补覆盖品类,家装家居是二季度刚开始纳入国补范畴的,所以环比增速居于前列。
品牌线上消费500强的排名变化,也能印证上述逻辑。
图片
前六名苹果、美的、小米、海尔、**、联想都是同时受益于618和国补政策的,源氏木语的排名从一季度的第22名跃升至第8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补在二季度扩大到了家居家装类别。
3.夏季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
除了品牌本身势能、国补、618等因素,美的、海尔在品牌指数中的排名从一季度的第四、第五跃升到二季度的第二、第四,也受益于夏季高温来袭后的空调等家电产品热销。
夏季消费对品牌榜的影响还体现在蕉下、Ulike、Crocs等身上,这三个品牌分别从一季度的的99名、208名、371名上升到二季度的20名、42名、58名。
可口可乐、六神等夏季用品品牌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国货老字号电风扇品牌钻石牌在2季度也进入了500强。
4.国货品牌崛起
2025年二季度CBI指数中,排名前十的品牌国内品牌(含港澳台)占据7席,前1000强中国内品牌达到684个,国外品牌316个;新锐品牌榜前50强中,有48个来自中国内地;这些数据都反应了国货品牌崛起的趋势。
李宁、珀莱雅、安踏、回力、特步、百丽等国货品牌高居前列,就是受益于国潮兴起。
5.智能化未来已来
手机行业的AI化早已是老生常谈,两轮电动车的智能化也已经逐浪而来。小牛电动采用物联网技术与手机 APP 监测车辆动态,极核与绿源的部分车型均引入语音指令系统,在人工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逐步拓展。
追觅扫地机器人通过“高速数字马达+AI智能算法”的核心能力,打造出多款爆品,在机器视觉和控制技术方面建立了优势,位居品牌部第70名。
6.得年轻拥护者得天下
本季度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在“18-24 岁成交人数增速”指标上表现突出,排名显著上升。这与白酒行业的低度化、年轻化转型相关,剑南春的水晶剑系列、泸州老窖的国窖 1573 系列均提供 38 度的低度产品,迎合了年轻人与女性等消费群体的需求。它们的成功再一次验证了消费行业颠簸不破的真理:得年轻拥护者得天下。
7.兼具实用与情绪价值的新锐品牌势不可挡
CBI500还有一个分榜——快消新锐品牌榜,只考虑成立或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超过15年的品牌,模型里加大了赛道成长性、新品成交占比、年轻用户占比等维度的权重。
图片
新锐品牌崛起的大部分都兼具功能和情绪价值,例如,美妆护肤行业前两名上榜品牌中,至本同时强调洁面卸妆的实用功效与舒缓的情绪价值;Fan Beauty Diary 既以海葡萄等功效成分为宣传要点、又以明星自创品牌的背景进行情绪引导;家清子行业第一名品牌绽家侧重于香氛清洁,个护行业的第一名Off & Relax 侧重于功效洗护,这两个品牌均在提供护理与清洁功效的同时,带来悦己性的情绪体验。
新锐品牌榜仅限于快消品行业,在快消行业之外,实际上也有很多成功的品牌兼具功能与情绪价值,典型如高居品牌榜第24名的泡泡玛特,本身就几乎是情绪价值的代名词;追觅在功能创新之外,满足了消费者追求极客精神的价值主张;蕉内、蕉下在服装的功能性之外,满足了消费者追求松弛感、自我接纳、反内卷的情绪共鸣。
二、创投观察:优质样本新视角
6月份我买入CELH时,实际上是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因为我并没有它在美国市场的实时销售数据,仅有一份投行的研报,它的全面性、权威性、精确性、实时性都存疑。
如果我彼时就有一份美国消费市场的全面可信报告,那么当初做决策时的胜率会高很多。
这份CBI榜单,为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者做决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从趋势角度来看,前面分析的中国消费市场七个特征,有一部分是可持续且大概率进一步放大的。
比如618、双11等营销节点的品牌价值持续强化,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的电商行业市场格局会有帮助,结合反内卷、消费提质增效的政策主张,我们应该能意识到,品牌消费价值更强的平台将具备更友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国货品牌崛起也会随着国潮兴起的趋势不断强化,智能化、AI化更是数十年一遇的革命性机会,取悦年轻用户与满足情绪价值、注重悦己性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会是中国消费市场越来越强化的特征。
国补在有些地方已经暂停,长期来看这个趋势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此,受益于此的平台和品牌,投资者应该计入一定的风险。
夏季消费热潮对品牌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可持续的,但是结合品牌的财报信息,投资者可以在下一个夏季到来之前,提前做好决策准备。
具体到品牌层面,那些抓住了AI智能化浪潮的公司,大概率会强者恒强,成为所在赛道的未来霸主,不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如果你已经抓住了这样的标的,就应该珍惜,因为AI是革命性的机会,这种机会上车了就不应该随便下来。
国潮兴起仍然是确定性的机会,但最肥美的肉已经吃完了,剩下的机会更加稀缺,如果说上一波浪潮是雨露均沾人人有份的机会,后面的收益大概率只有最好的公司能享受到,因此要做一定的调仓,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选龙头,换成赛道第一名是最稳妥的决策,李宁、安踏、珀莱雅值得关注。
国补退潮的话,整个3C、家电的需求估计会有一波回调,但综合性强的品牌或平台受到的挑战会更小,小米、美的在这方面风险最小,格力受到的冲击可能会较大,因为它既有季节性因素,还有品类单一的风险。而平台方面,京东因为国补受益最大,面临的风险显然也是电商平台中最高的。
季节性因素也需要具体来看,有些品牌可能因为季节性助力站稳脚跟,走上品牌势能扩张的道路,比如CELH就有这个可能性,这是为什么它短期暴涨但我并没有全部卖出,这种情况比较适用于发展早期的品牌;对于那些本身已经处于头部位置的品牌来说,季节性因素就是一个明显的负面因素需要风险计价,当然,可能市场本身已经计价了这个风险,这需要我们密切留意。
年轻化和悦己情绪满足,跟AI化浪潮的情况类似,都是可以长期计价的利好因素。
但社会情绪多变,年轻用户也会变老,新一代年轻人的喜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这种利好的确定性不如AI浪潮那么高。
不过,泡泡玛特、蕉内、蕉下我仍然认为它们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而CBI榜单正好也提供了一个让我们长期跟踪它们品牌势能的机会。
除了帮助投资者做投资决策,CBI榜单的推出,对于消费品行业创业者也是一个福音,它清晰地勾勒出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偏好和价值主张,为致力于挖掘品质消费富矿的创业者勾勒出了一份精准的行动指引。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份榜单也不异于一份精品消费指南,它们比单纯的平台销量榜、销售评价更精准,因为它的数据维度要丰富得多。
三、与大众需求同频共振
这份榜单最有意思的一点,其实不是发现它可以作为某种程度上的投资决策指南,而是意识到,它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需求是同频共振的。
每个人消费是用钱为自己的价值主张做选择,十亿消费者的共同抉择,很自然也反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
国潮反映了新一代消费者超强的自我价值认同;智能化是全球趋势在中国的本土化创新;悦己需求则反应了这一代年轻人自我接纳、向内探索的特质。
我们会发现,强调硬朗、外炫、竞争的传统品牌价值主张减弱了,迎合柔软、自洽、舒适的新生代品牌价值主张越发受到欢迎。
白酒要喝低度的,衣服要穿低调的,自己感觉舒服最重要,不需要大LOGO炫耀,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更关心自己的内核稳定,但对于那些能带来快乐的东西,花起钱来也毫不手软。
需求引领供给,补贴扩大需求,平台陆续投入的对品牌、商家的扶持更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发展才有了可能。
但真正追求可持续性,还得靠品牌创新,这也是商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我们的品牌开始真正关注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甚至能创新引领需求,而不是局限于价格战,通过价值创造打开全球市场,才有可能避免在一个有限的市场里互搏。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份榜单的出现来得正是时候,它不仅是中国品牌向上突破的阶段性成绩单,也有可能是全球发展、有机生长的开端。
四、CBI指数是什么
CBI指数的全称,是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hina Online Consumer Brand Index,简称CBI),如前所述,该指数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商学院等权威机构制作完成,数据源来自淘天集团。
这份榜单最大的特色,是它避开了一般的榜单基于规模、利润等传统标准的藩篱——这些数据因为惯性通常会有滞后性,而是完全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多维数据制作而成,这使得它一方面更精准,另一方面又更具时效性,能更好地反应品牌即时的线上消费趋势。
具体来说,CBI指数基于销售、价格、搜索、好评、增速等12个维度数据建模,原理如下:基于品牌资产模型与机器学习等方法筛选有效指标,并结合专家评分与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进而对多维度的不同指标加权确定品牌评分,更高的评分意味着更优的品质,CBI 500是季度内综合评分最高的500个品牌,代表了我国线上消费最高质量的品牌表现;快消行业新锐品牌榜则代表了创立时间较短但增速快的快消品品牌。
图片
图片
CBI指数不仅有反应全国市场的综合数据,还有细分到8个一级行业大类、22个二级行业小类的指数,以及具体到300多个城市的区域指数。 $阿里巴巴(BABA)$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