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10点,老王盯着手机屏幕里那只上涨6%(本周上涨23%)的股票,手指颤抖着点击全仓卖出。王大爷刚经历连续四次卖飞牛股的噩梦,尤其是月初忍痛抛售的 AI 芯片股,此刻已经翻倍。
“涨太快了,拿不住,真的拿不住!”——常在球友帖子、投资群里见到这样的说法。
上述,卖飞、拿不住的行为常被称为“股市恐高症”,很多人认为这是投资者的自我修养不够,缺乏基本面分析能力,缺乏估值能力,无交易纪律,投资情绪不稳定。
但我个人认为,恐高不恐高,决定因素在上市公司有没有治恐高的“特效药”。
这篇文章以我追踪了六年的赤子城为样本,来聊聊它是怎么专治股市恐高症的。
目前赤子城市值152.5亿港币(截至8月28日,下同),今年股价上涨了190.3%,上个月股价刚刚创下历史新高。这几年,能爬出2021年Q1之后的暴跌深坑,且创股价新高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挺少的,除了赤子城以外,好像只有造车成功的小米(网易和携程也创新高,但2021年那一拨涨得不多,后面下跌也有限),有遗漏大家可以补充。
图片
就我个人而言,持有赤子城是一点恐高的忐忑心情都没有,不是因为心理素质过硬,而是它有治疗恐高的特效药。
01、赤子城治疗恐高症的第一款特效药叫“水涨船高”
水是收入和利润,船是股价和估值。水位不上升,船漂得越高,摔得越惨。
像某互联网公司,Q2营收和利润均在下滑,但财报发布后两周股价一度上涨超过50%,谁上车了不恐高?
像某 AI 芯片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叠加英伟达H20不卖了的利好,那股价是蹭蹭蹭上涨,但为什么还是有人恐高卖飞呢?因为都害怕自己是最后一个接棒的!业绩再好,那也追不上200多倍市销率的估值啊,一个回调就要跌百分之三四十,谁上车了不恐高?你跺你也麻。
图片
赤子城呢,今年上半年再次超预期:营收达到31.81亿元,同比增长40.0%;经调整EBITDA为6.46亿元,同比增长44.0%。
翻历史业绩,你就知道赤子城为什么股价能创新高了:2020年上半年,赤子城收入为1.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比五年前增长了20倍,高速增长打破小公司业绩没有持续性的印象。这业绩,在这两年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业绩低双位数增长、甚至倒退、且 AI 发展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堪称一枝独秀。
小学数学水平,都能看懂看透这笔再简单不过的账:业绩五年增长了20倍,同期市值才涨了不到6倍。持有这样的公司如果恐高,怕是原地起跳20cm都会晕厥。
赤子城的业绩不用多说,但它业绩能一直好下去吗?反正市场对赤子城的业绩非常有信心!每次大概到了发盈利预告的时候,都有人“提前埋伏”加仓,次日股价会在业绩带动下,多多少少冲一波,算是套利,这都已经成为保留节目了。
资本市场表现是一回事,关于赤子城的业绩持续性,还是得聊聊,而且这是它治疗恐高症的第二款特效药。
02、赤子城治疗恐高症的第二款特效药叫“点石成金”
过去十几年,很多公司的成功,不是因为在电梯里做俯卧撑、倒立或读书,而是因为电梯在上升——而这部电梯,名叫“时代”。互联网和全球化催生了海量的机会!但即使如此,能跨越周期的公司,是少之又少,能点石成金——几乎是做什么成什么,且新业务营收压过老业务的——更是凤毛麟角。
从这个角度看赤子城,才能真正看懂它的价值。赤子城近些年业绩大幅增长,本质是公司“点石成金”能力的体现。
公司2009年出海,最开始做移动桌面工具,移动广告平台,这两项业务较早就不多介绍了。只提一句,同时代很多出海的公司,仅仅做到这一步就扑街,比如美股上市的某豹。
后来赤子城进入社交娱乐行业,从直播社交开始做,MICO挑起公司大梁,简单粗暴的用“主播分成乘2再除以公司收入”,你能发现2022年之前MICO为赤子城贡献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收入。到了2023年,直播行业进入成熟期,又遭遇 TikTok 短视频等业态分流,全行业萎靡,就当市场以为赤子城要陷入增长停滞的时候,新的业绩担当出现了。
赤子城新的业绩担当,是2021年上线的SUGO(陪伴社交软件)和2019年上线的TopTop(“海外版能聊天的QQ游戏大厅”)。2024年SUGO月流水破千万美金,2025年仍然保持三位数的收入增速,收入100%+,利润150%+,彻彻底底替代MICO站上公司的营收C位。另外,高双位数增长的TopTop,今年月流水也过千万美金了。
期间,2022年赤子城收购蓝城兄弟,进入多元人群社交赛道,通过Blued、Finka和HeeSay为国内外LGBTQ提供娱乐和服务。收购之后几个月,蓝城就实现扭亏为盈。
另外,创新业务里面的精品游戏Alice’s Dream,2024年也进入盈利回收期,赤子城再次扩大了能力圈。
各项业务点石成金,给赤子城带来的变化,说是细狗把自己练成巨石强森都不过分。
图片
每一个赛道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长的几十上百年,短的甚至只有几年时间就从萌芽走向衰退,然后逐步被新事物替代。只有不断点石成金,也就是在新业务取得成功的公司,才不会让人恐高。
赤子城如此,其实小米也是如此,带动它股价远远突破2021年Q1高点的,除了造车成功并大卖,其实也隐含着市场对雷军点石成金能力的折现。
03、赤子城治疗恐高症的第三款特效药叫“一心搞钱”
当然,你要擦亮眼睛,有的公司是在点石成金,而有的公司却是在“点金成石”。
怕的就是那种不能脚踏实地,燃烧公司的钱、全体股东的钱去赌一个星辰大海,这样的公司最让人恐高。
毕竟星辰大海这个赛道出过/出国一个贾会计,你要说当初贾会计的商业模式O不OK,那当然是非常OK,是非常先进的。但问题是这套先进的模式,必须匹配天量的资金,毕竟硬件(造TV、造手机、甚至规划造车)要大把烧钱,内容(乐视网和乐视体育买版权、乐视影业拍影视剧)也要大把烧钱,贾会计那不求利润的架势跟做慈善似的!猛猛烧钱支撑的股价上涨,谁一天不窒息几次。最近贾会计又进军币圈,搞“车币双飞”,估计造车的钱又吃紧了吧。
你再看特斯拉,真正不让人恐高的阶段只有2020年,即使那年特斯拉涨了7.4倍。逻辑很简单,除了2020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看不到对手(中国造车势力还没彻底崛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于2019年12月30日投产交付,马斯克的星辰大海终于要脚踏实地了。
说回赤子城,脚踏实地,一心搞钱,既要营收,也要利润,这是赤子城最击中我的点。
不同于一般互联网公司迷信DAU,迷信战略性亏损之后的星辰大海,赤子城对盈利抓得很紧,就是一心搞钱。去年我统计过它的人均创利,只低于几个老牌大厂,处于行业中上游位置(见下图)。
图片
搞钱,可以是一种能力。
赤子城的经营能力碾压中美同行,显形在外的是财务业绩,隐形在内的是新产品开发能力,本地化运营能力,关键成功因素的总结与复用等等。
搞钱,也可以是一种选择。
赤子城最开始选择扎根中东北非,重点运营区域是人均GDP在2.1-7.2万美金之间的中东海湾六国,较高的人均GDP,较年轻化的人口结构(30岁以下人口达到70%),代表着强劲的付费能力和增长潜能——2023年全年、2024年上半年、2024年全年,赤子城核心产品在中东北非的收入增速约是30%、44%、60%+,不但持续赚钱,而且跑出了加速度。
与此同时,信仰决定了这里线下交友不便,具备旺盛的线上社交需求,赤子城用匹配、游戏、语音房等社交方式紧贴需求,想不挣钱都难,毕竟中东土豪穷得只剩下钱。而且,文化习俗导致当地极重关系,一旦建立关系的话,合作会非常稳固,先发者者的优势往往被低估,看看这几年去中东掘金、又铩羽而归的新玩家们就知道了。
一心搞钱,追求利润,其实已经渗透到赤子城日常运营的每一个角落。今年赤子城上线了一款AI agent产品,叫Aippy。7月份听一个赤子城电话会音频,有分析师问这款产品,我就记住了IR回答里的一句话:这款产品选择当前成熟且可盈利的赛道。
是的,连搞个AI agent 都要选相对成熟且能盈利的赛道,管理层一点都没因为过去几年业绩好而变得膨胀,就是一心搞钱,你怎么破?这样的公司涨了你会恐高吗?
04、赤子城治疗恐高症的第四款特效药叫“避险”
这几年,地球上两大巨头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和关税战打得有来有回,投资者一听到什么清单、什么税率,都能给整出应激反应。你根本猜不透金发大统领什么时候会搞事,时不时的黑云压城城欲摧,这种情况下,恐高也是人之常情。
你看某多多,明明业绩那么好,金发大统领直接给你来一手增加关税,再给你来一手取消小包免税,股价就被压制得死死的。
前几个月,地球上的两大巨头因为税率问题针锋相对时,我就说过赤子城是避险股。
虚假的避险股是电力,毕竟税率影响订单,订单影响开工,开工影响用电;而且电力整体是过剩的,尤其是光伏和风电。
真实的避险股是赤子城,它第一大市场在中东北非(核心是海湾六国),其次是东南亚。东南亚在地缘上是小卡拉米,没什么好说的。中东远离龙争虎斗,不受影响。很多人印象中,中东那地方动不动就干仗,好像很乱,会影响赤子城,其实没有。相反,每次干仗,对赤子城来说,甚至有正面影响,穷人受动乱环境影响,跑去线上做主播挣钱,富人则搬到更稳定的海湾六国避难,成为赤子城的用户。
赤子城的四款特效药,1业绩高速增长,2新增长曲线不断涌现,3管理层对各个业务线盈利的追求,4地域维度实现了避险,四管齐下,专治股市恐高症。
世界上本没有股市恐高症,公司给予的信心不足,便有了股市恐高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