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这一次为什么赢了外卖大战?

鹤鹤有铭w
09-01

2018年那次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的决战,阿里被打的溃不成军,但今年阿里用三个月就改写了外卖市场格局,目前日均8000万单,已经差不多接近了美团的一半,也就是说——用三个月的时间,阿里就抢走了美团一半的市场。

为什么2018年和2025年两次外卖大战,最后的结果差别这么大?

第一个原因是竞争主体变了。

从两个创业公司的独立app变成两个超级app之间的竞争。

2018年的时候是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个独立APP在进行竞争,经历了百团大战的美团,确实在线下的运营层面更强,善于打硬仗。

局面稳定之后,随着流量红利见顶,独立app的时代结束了,互联网大厂都在积极的打造超级APP。美团把摩拜单车、外卖、猫眼电影、团购、大众点评几个独立的app都整合进了美团的主app,目标是把美团这个主app打造成超级app。从效果来说是不错的。现在无论是小黄车还是电影或者外卖都是使用美团这个超级app了。

而7年之后这一场外卖大战,战争从两个创业公司变成两个超级APP之间的竞争。而淘宝这个超级app是明显比美团更强大的多。

这次马老师在背后统筹帷幄,阿里集全集团之力投资源,效果也非常的明显。

第二点,竞争的目标变了。

阿里的目标是流量,且从美团抢走的流量,可以在淘宝集团内部生态里,被多维度转化。淘宝闪购买来的流量,大约5%会转化到电商,也就是买完外卖看到了推荐的商品,接着逛淘宝去了,然后支付环节支付宝也咔了一道油水。淘宝日活跃用户多了将近一个亿,这都是因为外卖是高频需求,一天两三次,而电商相对低频。阿里去抢外卖用户,这个流量对阿里集团是非常优质的流量。因此补贴的效果比表面看起来实质高很多。而美团生态弱于淘宝,且处于防守一方,花钱补贴的流量仅仅在外卖一个环节。

我之前看过一个专家会纪要,是业务层面参与外卖大战的人讲的,他反复提到一点,即阿里这次目标是单量,稳态必须在8000万单以上,而不是gmv。说明马老师和蒋凡对这么优质的电商增量流量已经想清楚了。

当阿里把美团外卖的流量研究清楚,用户画像符合淘宝需求,引流之后再阿里生态内部转化效率确定没问题,这场外卖大战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且这些用户里面很大一部分,即使未来补贴停止,也会留在淘宝闪购里,主要还是因为淘宝app作为超级app在手机里比美团更加重要。

或者我这么说吧,如果微信在首页弄个外卖入口且产品和服务能做到美团一样,美团的流量肯定也能被微信抢走,这就是超级app的厉害之处。

只不过微信不会这么做,微信是社交属性,淘宝可是电商属性,即时零售本就是电商的一种形态,非常符合淘宝的用户画像。

风险提示:本文发布的所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